编辑: ACcyL 2019-06-30

比如,人与人之间因为相互比较而产生莫 大的得失心和挫败感,却不懂如何去实现独特 的自我价值;

还有,现在自由职业者越来越 多,组织方式更灵活了,人却变得越来越孤 独,就像张锐. 那么,每天都在 吸收 来自外界的负面 能量,陈海贤自己的身心情绪会受到影响吗? 有一个经典的比喻,说心理咨询师是垃圾桶. 在我看来,这是完全错误的,这个角色是聚宝 盆.首先,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有相互的 保护设置,咨询室之外各自生活,并无牵扯. 更重要的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一同去经历黎明 前的黑暗,收获的却是同样的曙光,咨询室就 是一个具有爱、怜悯和温暖的能量场. 陈海贤举了一个例子.在去年他纠结是否 该从浙大离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从癌症中康 复的来访者. 这个天才少年在与癌症的斗争中 重新发现人生意义的故事,让我反复思考―― 如果我的生命只剩最后几年了,我希望怎么度 过它?或许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经历给了我很多 帮助,并帮我最终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陈海贤的 幸福课 有一个原则,叫做满 意原则,是说对生活不能追求完美,样样都 要.而自由和专业,是他真正想要的.从浙大 离职之后,陈海贤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今 年写一本书,做一个真人秀节目的心理顾问, 继续做心理咨询.眼下,他担任心理顾问的生 活实验类节目 《我们

15 个》 第一季已经落幕, 一本关于现代人生活困扰的新书即将在年底发 售. 我接下来想做的事,是成立一个自己的心 理咨询工作室,专门为像我这样敏感内向又爱 纠结的人设计网络及线下课程.不过,我这人 向来不善管理,这点挺愁的. 现在,陈海贤还是知识技能共享平台 在行 上的心理学热门 行家 .通过 在行 , 网友可以约见不同领域的行家,与他们进行一 对一的见面约谈.在他看来, 在行 看似一种 变相的心理咨询渠道,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以 经验分享为名义的社交工具. 网友在预约前要 先告诉行家要请教的问题.这时候我就会做出 选择,合不合适,一下明了.目前来看, '

在行'

很难起到心理咨询的效果,却消耗了同样 的时间成本.所以,我时而开时而关,常常显 示的状态是――行家最近忙,暂不可约. 在大学上一两天课、和督导讨论疑难个 案、潜心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陈海贤每周 的工作安排应接不暇.他说,自己给来访者做 专业咨询的一天反倒是最放松自在的. 对于大 多数来访者来说,幸福是奢侈品;

而对于现在 的我来说,时间比幸福更奢侈.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说法:真正的改变,都发 生在一小时外.陈海贤也很清楚,自己和网友不 能寄希望于在社交网络上短短一两个小时的交流 能发生奇迹. 真正的疏导和治疗,还是得面对 面. 从线上分享到线下咨询,这就是互联网时代 促成的 倒逼 .社交网络为陈海贤带来的客户 流量是巨大的.来访者可以通过他的微信公众号 进行线下心理咨询的预约,不过往往供不应求, 预约的人大大超出他的能力所及. 现在,我算 是个半自由职业者,每周只能安排出一天的时间 接受6-7个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咨询收费是500 元/次 (一次50分钟) . 所以,陈海贤接纳的来 访者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知力,且他还会考量 与来访者的匹配度,通过预访谈来进行双向选 择. 以前来进行心理咨询似乎是一件很不体面 的事,有的来访者是戴着墨镜,有的则围着围 巾,恨不得全副武装通通遮住. 陈海贤发现, 现在的来访者会正大光明地告诉周围的亲戚朋 友自己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甚至介绍他们过来 咨询. 网友占多数,也有不少来访者都是通过 亲友相传找到这里的.不过,他们不愿意在咨 询室里见到陌生人出没. 我个人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心理 咨询,是因为在物质得到满足后,慢慢产生探 索自我、探索内心的兴趣,同时通过心理学的 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陈海贤接受的来 访者年龄跨度很大,从高中生到老年人. 而他 们的困惑大多属于关系问题,所有的心理问题 都源于与亲密关系的互动. 现在,不少心理咨询师只顾着把自己的经 验和想法传达给来访者,告诉他们应该怎么 做,咨询的过程中说的话比对方还多. 尤其是 公立医院,收费标准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 相比相当低廉,但却常常受制于患者多而收益 不佳,心理咨询的体验非常不好.医生只关心 病症,然后开药给建议. 而陈海贤的方式则是 以提问为主,建议为辅,在什么时候给予来访 者适当的回应,并在层层交流中发觉对方正在 回避哪些问题. 陈海贤说自己很有幸,能够参与到来访者 的人生轨迹之中. 他们因为拖延症影响大学毕 业的时候会来找我,与子女关系紧张的时候也 会来找我,这种体验很奇妙,也很有趣. 不过,这样一段漫长的陪伴关系也让陈海贤挺苦 恼,可能一个月只能增加 1-2 个新的来访者, 因为大多都是不断回访的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