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 2019-06-30 |
中 秋团圆,以叙天伦之乐;
重阳登高,以崇敬老之礼: ――摘编自蓝吉富刘增贵主编《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 (l)阅读材料一,说明影响中国传统节庆产生的诸方面因素,并分析中国传统节庆中体现的价值观念. (8 分)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的节日表现出日益强烈的世俗化或非基督教化倾向,理性神崇拜、反宗教化装舞会等节日的出 现,显然也直接体现着人民大众狂欢文化的这种反基督教传统.1790 年7月l4 日的联盟节庆典,也已出 现了数万人共同宣誓效忠祖国之类世俗的新因素,这是一个反映了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节日.革命节日 的人民大众文化特质还表现为人民大众对节日的广泛参与,卢梭认为剧院里的演出决不是人民的节日,人 民的节日应当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 让群众自己变成演员, 让每个人都走到别人当中并使自己得到愉悦, 以便使大家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摘编自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节庆文化的新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12 分) 材料三 在中国传统的岁时礼俗中增添有意义的节日的建议, 粱启超就曾在 《清议报》 印行
100 册之际和癸卯年(1903) 元旦时,两次提出此问题.他认为 东西各国,每年必有一二日之大祝典,为国民荣誉之纪念 ,如美国 的7月4日、法国的
7 月14 日等开国成功纪念日.这种庆祝活动,可以使人记已往,振现在,励将来,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添强国、勇猛、进步、自立的气氛.而我国向来无此风气,号称一年中普天同庆的 节日,也不过是元旦这一天.而元旦不过地球绕日一周而复、毫无意识之天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或重要的 值得纪念的意义.他认为,中国人对于前人的事业,则只有考据而无纪念,因此历史的思想极薄弱,而爱 国、爱团体、爱事业之感情也因此不生.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3) ①简要叙述梁启超关于改革中国节庆制度的主张及理由. (6 分) ②上述材料的作者认为梁启超的观点有其进步意义也 有些过激 .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观点?(8 分) 40.(8 分)国际贸易和国际组织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上海附近有两万多名纺织工人和染色工人.江西的瓷器中心,天空被炉火映得通红.广东的制铁业 水力锤不费任何人力不断锤打着.在西南省份,水力造纸机嗡嗡作响.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保证了生机勃 勃的经济.1800 年左右,10%以上的粮食用来出售而不是农民自己吃掉,25%以上的原棉、以及一半以上的 棉布用来销售, 几乎所有的丝、 茶、 盐也同样在市场上出售. 在此背景下, 国际贸易对中国相对无足轻重. 然而,中国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至关重要. 在广州的对外贸易据点,世界各国吵吵嚷嚷地要进入中国几乎紧闭的大门,搜寻中国茶叶、丝绸、大黄、 瓷器等.而且,感谢欧洲茶叶市场的增长,中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荷兰在广州购买的茶叶从
18 世纪前 期的年约
150 万荷兰盾,上升到
18 世纪后期的年近
1650 万荷兰盾.此时,英国成为大买主,在1784 年 后的
20 年里购买了近
3 亿英镑的茶叶. 摘编自 P.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l)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
18 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及成因. (8 分) 41.(10 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