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9-07-01
2019 年4月26 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易舜

电话: (010)

59598071

邮箱:jjbwhzk@sina.

com

5 5 文化 周刊 WEN HUA ZHOU KAN 历史文化源流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生 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

2018 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凿井者 起于三寸之坎 以就万仞之深 谢毅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出自 《刘子・崇学》 ,意思是: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最 后挖成万仞深井.这句话用 凿井 启发我们要笃行实 干、坚持不懈,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正所谓: 学道做工 夫,正如人凿井. 一个人无论是修身,是治学,还是谋 事,也确实同 凿井 的智慧有许多共通之处. 古人云: 万丈高楼平地起. 同样的道理,凿井最先 也只是从三寸深的小坑处开始挖掘的.因此, 凿井者, 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这句话首先包含着脚踏实 地、笃行实干的内涵.中华民族向来提倡这样一种为人做 事的态度.荀子说: 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 不成. 这是在说路程即使很近,不走就不会到达目的地;

事情即使很小,不做就不会成功. 《汉书》 中写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句话以小见大,比喻只有 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说苑》 中讲道: 耳 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这是通过层层递 进的方式指出实践的重要意义,号召人们要做起而行之的 行动者而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李大钊同志也曾感慨 道: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 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前人的谆谆教 诲时刻告诉我们笃行实干的珍贵,勉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 要足履实地、行稳致远.事实证明, 每一项事业,不论 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在求学创 业的过程中,我们 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 知;

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这句话还 传达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如张君房在 《云笈七签》 中所说: 学道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非坚其心,正其行,岂得见泉源也? 在立志用功的过程中,我 们只有做到慎始敬终、持之以恒,才能达成目标与理想.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流淌着众多关于坚持 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激励华夏儿女锲而不舍、砥砺奋 进.明代人冯子咸的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 则退 ,指出了刚毅与恒心是治学的关键,不刚毅则会陷 入懒惰,没有恒心就会退步.《格 言联璧》 中的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则告诉我们只 要坚持不懈,即使再难的事也可以做到.而郑板桥用 咬 定青山不放松 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其中的 咬定 二字最能表现顽强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人向 来提倡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无数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坚持 的可贵.孔子韦编三绝勤读 《周易》 、祖逖闻鸡起舞立志 报国、 徐霞客跋山涉水撰写游记……这一个个故事背后 都体现着中国人的韧劲与执着.再回过头来品味当下, 一张蓝图绘到底 钉钉子精神 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对 凿井 精神的诠释,其形成的精神力量正指引着中华民 族在时代洪流中奋勇前进. 事实上,凿井的过程还隐藏着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规 律.从 三寸之坎 到 万仞之深 的飞跃,说明了要做 好量的积累与沉淀,为开凿出泉源这一质变的发生创造条 件.古人深知这方面的道理,他们素来强调要做好前期的 准备工作,为个人成长、事业成功创造条件. 得之在俄 顷,积之在平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是从读书 做学问的角度告诉人们积学储宝的道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