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 2019-07-01 |
2015 年8月14 日 星期五 Tel押(010)
62580727 E-mail押zxzhu@stimes.
cn 人物 喜欢舞文弄墨的 理工男 姻本报记者 胡珉琦 一周人物 今年劳动节前夕, 有着 华 夏第一炼钢工 之称的河北钢铁 集团职工郑久强, 接连被评为全 国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 成 为全国钢铁行业唯一获得两项 殊荣的先进模范.技校毕业生, 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苦脏累险 的小转炉前, 以产业工人之身踏 实筑梦于炉台, 为世人展现出一 个大写的 炼钢工 . 我的成长是从最初的'
惧怕'
开始的.
1989 年,
19 岁的郑 久强走出校园, 成为唐钢公司一 轧钢厂转炉车间的一名炼钢末 助手, 那时的车间, 温度高、 粉尘 大, 飞溅的钢花, 稍不小心, 落在 身上就是一个燎泡.第一次取 样,缺少经验加上力量单薄, 取 样勺探入炼钢炉深度不够, 本该 取出来的是钢水, 却大部分是钢 渣. 被影响到检测的炼钢工直接 把刮渣板重重地摔到地上. 第一次取样失败,激起了 郑久强心底的执拗劲儿,怎样 才能干得更好?他的想法很简 单, 就一个字, 勤 .和泥堵出 口、 取样、 清炉坑、 打渣子、 调换 渣斗……自己的活儿精心干, 别人的活儿抢着干,把八小时 工作制延长到十个小时,早来 晚走学习前一个班组和后一个 班组不同的炼钢经验,晚上多 看书, 白天多留心, 逢人便问几 个 为什么 , 自学了高等院校 炼钢专业的全部理论知识, 写 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操作记录. 为了掌握炼钢工的 绝技 ―― ―准确目测 钢水温度,郑久强对着 1600~1700 摄氏度的钢 水, 成千上万炉地 死盯 , 一炉下来, 眼睛就 会被刺得生疼.
23 岁就从炼钢末助手被破格 提拔为唐钢历史上最年轻的炼钢炉长. 凭着一份勤学苦钻,
2002 年,在第一届全 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 郑久强准确报出 炉温
1648 摄氏度的数值,与仪器检测数据分 毫不差, 被誉为 华夏第一炼钢工 ;
他总结的 三二四 炼钢法结束了唐钢
50 多年来完全靠 经验炼钢的历史. 从操作
6 吨转炉、
8 吨侧吹小 转炉到
150 吨顶底复吹的现化代大转炉;
总结 出的 造渣、 调渣、 溅渣 先进操作法, 让转炉炉 龄由
6000 炉提高到 1.7 万多炉. 现代化生产需要团队协作, 仅凭我一个人, 一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
2008 年以来, 郑久强把 更多的精力放在了 传、 帮、 带 上, 不仅为企业培 养出第一代大学生炼钢工, 还将一个不思进取的 技校生带动成长为一名操作技能专家. 留披肩长发、向往港台剧中 古惑仔 生活, 曾经是张军的追求.提起郑久强对他的影 响, 如今已经是唐钢劳动模范、 操作技能专家 的他, 感受颇深.2001 年, 张军是郑久强
150 吨 转炉的第一任炼钢一助手,
2 号炉在吹炼过程 中托圈的冷却水管突然大量漏水.水越积越 多, 就在出钢快结束时, 炉子的倾倒系统突然 掉电, 如果炉身摇不起来, 一旦上千摄氏度的 炉渣溢出后与水接触, 很容易爆炸.这时候, 郑 久强命令张军他们立即撤离现场, 只留下他一 个人操作处理.险事化夷后, 私下谈话郑久强 一句 这种危险的时候只能我来, 因为我是炉 长 , 让张军深深地体会到 担当 的力量. 郑久强
1987 年考上唐钢技校, 很多同学都 松了口气,觉得上了技校就有了正式工作, 不 需要再努力.但他却是班里唯一一个连年被评 为 三好学生 的人. 我一直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从普通工 人, 到工人技师、 高级技师、 首席操作技能专家, 郑久强的每一步成长都印刻着知识的作用. 北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