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南门路口 2019-07-02

15 岁那年, 我 要到离家

20 多里的初中选择复读, 母亲 为了让我在学校穿得体面, 专门跑到集市 上给我买了双粉色方口皮鞋.为了不辜 负母亲的期望, 我穿着母亲买的皮鞋穿梭 于班级、 食堂、 宿舍之间, 最后以全县前 20名的好成绩顺利考入高中.

30 多年过去了, 我拥有了幸福而美 满的家庭, 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成为 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战士.为提升家人 的生活品位, 我总是为自己和家人买各式 各样的鞋子, 运动鞋、 皮鞋、 凉鞋, 再也没 有穿过那土布鞋. 如今看到母亲为女儿做的绣花鞋, 我 不禁热泪盈眶, 为母亲昏黄灯光下的一针 一线而感动, 更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给国家 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而自豪. 一到冬天, 大山里的人家几乎家家都 生起了火塘, 即使天气再寒冷, 坐在火塘 边, 也充满暖意. 火塘, 我们山里人又叫它火炉凼, 亦 称火炉塘. 冬天里, 山里人烧火塘已经成为一种 习惯, 用几块青砖或者短石条, 在堂屋的 一角镶一个火塘, 火塘内堆放着干柴, 用 茅草点燃, 并且不断地添加干柴, 一烧就 是一整天或者一整夜, 升火、 烤火, 煮肉、 煨汤、 围着火塘聊天、 嗑瓜子、 品茶, 成了 山里人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习俗, 慢慢就 演变成了一种火塘文化. 我的老家处在大山深处, 也有这么一 个火塘. 天晴的日子, 三哥总是早早地起来, 扛着担到深山老林里砍干树棒, 一担一担 地垒在院子当中, 到了下雨的时候, 不能 上山砍柴了, 三哥于是从屋子里搬出一条 长条凳, 右手拿起一把锯子, 左手拿起干 木棒, 把木棒横放在条凳之上, 用左脚踩 住木棒, 便呼呼啦啦锯起来, 半天时间, 就 锯了一大堆, 再用斧头劈成小块, 捆扎实, 又重新堆放起来. 堆起的木棒, 遇到天晴的时候就暴 晒, 下雨的时候就用尼龙布盖上.等到下 雪和腊月天冷的日子, 那一堆干木棒就派 上大用场了. 木棒, 这生火的材料, 在我们大山深 处, 多得是, 山坡山洼随处可见, 山里人用 它取暖, 毫不吝惜. 到了深冬, 天气异常寒冷的时候, 我 们兄弟就喜欢围在火塘旁边烤火, 一边烤 火一边讲故事, 山里故事多, 述也述不 完.许多神奇故事大都是来自火塘边. 兄弟六七个, 围着火塘坐 , 窗外, 飘着鹅 毛大雪, 雪花漫天飞舞;

屋内, 我们兄弟有 说有笑, 一阵阵笑声荡漾整个屋子.火塘 真的是一个容情之地, 令人怀念之地.火 苗灿动, 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红彤彤的脸 庞, 我们一边听着精彩绝伦的故事、 唱着 古老的民谣, 一边烤红薯、 烤糍粑、 烤花 生, 火花闪动, 美味润喉, 果香飘荡, 不吃 也醉了几分. 青生哥是个故事篓子, 他经常光顾我 家, 他讲的故事特别生动耐听, 而且人又 聪明, 讲得绘声绘色.那个时候, 几乎每 一个腊月的夜间, 我总是希望他早一点 来, 希望能够多听一些他讲的故事. 火塘的上方, 往往要吊一个铜罐, 木 钩子挂在横梁之上, 铜罐就挂在木钩子的 挂钩之上, 可以上下移动, 铜罐里煮着羊 肉炖粉条, 到了深夜, 一股股肉香扑鼻而 来, 喝一碗羊肉汤, 那是最美的享受. 三哥家的火塘依然还在, 到了冬腊 月, 火塘天天烧着, 可我却很少光顾享用, 因为平日事忙, 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静 静地和兄弟们坐在一起烤火便成了我的 向往.不久前, 我回了一次老家, 三哥家 的火塘着得正旺. 旺旺的火塘, 让冬天充满暖意, 也勾 起我心里太多的美好记忆! 幸福而美满的婚姻靠的是相互的包容, 而非相互排斥和争 斗.在婚姻的道路上, 谁包容的层面越宽广, 谁的婚姻就会越长 久而幸福.攀比、 高压之下, 婚姻很容易变形、 变味――其实, 那 无异于自毁长城, 自掘婚姻的墙角! (黄必胜) 父亲不沾酒, 只爱茶.在我最早的 印象中, 他总把茶叶装在一个绿色罐子 里.当时生活不宽裕, 家里也清闲不了, 没什么时间品茶, 更多的或许是提神, 好 熬夜工作.然而他还很珍视那个罐子, 常常能看到他把一小袋新茶――只能铺 满罐底――小心翼翼地剪开倒进去, 换换 口味.量虽不多, 却能博览. 等过几年清闲下来, 父亲在茶上花的 时间就多了.母亲能喝些酒, 然而体热容 易上火, 父亲便请她一起喝茶, 清火养 生.于是两个人便偶尔在阳台泡上点新 茶, 或是普洱, 或是大红袍, 或是需要慢煮 的藏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