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2019-07-02
傅欣迎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本报记者 卢昱百年前, 济南开埠, 商海泛潮, 激起商家如许.

在这些商家中有的横空出世, 屹立百年, 有的则飘 飘荡荡, 随波逐流. 寻访历史涤荡之后存留下的老字号, 找寻留 存的牌匾, 让人在时光的穿梭中寻找到一些关于 世事人情的往事, 在片段的记忆中激起昨日的想 象. 瑞蚨交近友 祥气招远财 瑞蚨祥为章丘孟氏所创建. 孟氏世居章丘北 部的旧军镇, 世称 旧军孟家 . 据原瑞蚨祥店员孟 祥文讲述, 旧军孟家在清朝乾隆年间在周村以卖 铁锅为业, 那时商号为 万蚨祥 , 后来开始卖章丘 粗布, 俗称 寨子布 , 再后来慢慢发展到洋货、 绸缎. 1862年迁到济南, 在芙蓉街南头开设瑞蚨布 店, 后又迁至院西大街路南, 改名瑞蚨祥. 孟洛川创建瑞蚨祥之时, 引用了 《搜神记》 中 青蚨 的典故. 因为 青蚨 有 取其子, 母即飞来, 虽潜取其子, 母必知处 且 流转无已 的特性, 后 世遂以 青蚨 为钱币的代名词. 清代陈维崧 《偷声 花木兰・咏钱》 中有: 青蚨铸就开元字, 相看似有 团圆意. 孟氏能从古籍中选出 蚨 字作商号名 称, 并以典故体现货币在流通中 流转无已 的效 能, 而贯之以店主人为顾客 呈祥送瑞 的经营观 念,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 由于孟洛川锐意经营, 瑞蚨祥日益兴隆. 而济 南开埠后, 商业中心已逐渐从老城区转移至商埠, 1923年瑞蚨祥在经二路路北筹建营业大楼, 次年 开业, 称为瑞蚨祥鸿记. 彼时孟洛川已年逾七旬, 住在东流水 质园 . 他每天只去瑞蚨祥在济南城内的老店巡视, 瑞蚨 祥鸿记的店务全由经理史彤雯打理. 据现瑞蚨祥 经理索元全介绍, 瑞蚨祥鸿记正门所挂牌匾为近 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的华世奎所书. 当时华世 奎以卖字为生, 每字润笔费100大洋. 济南瑞蚨祥原经理颜景钰回忆道, 孟洛川曾 经说过瑞蚨祥即便是最后一无所有了, 但这个招 牌是贵重的, 是值钱的, 因为瑞蚨祥是讲诚信的. 在瑞蚨祥的门口, 左右各有一块牌子, 分别写着 货真价实 和 童叟无欺 . 这两句话是瑞蚨祥的 经营方针, 也是所有店员的座右铭. 瑞蚨祥向其他 供货商订货, 向来不签订书面合同, 全凭口头约 定, 几十年来, 从未失信于人. 在瑞蚨祥的营业大厅内, 正面墙上挂着 践言 两个大字的牌子, 与之相对的墙上则书有 修身 二字的牌子. 孟洛川要求店员外对顾客要履行 承诺, 内对自己则要修身. 他还常告诫店员: 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人无信而不立. 孟洛川住济 南时, 曾担任过济南商会副会长, 他将瑞蚨祥的诚 信在商埠推而广之, 使商埠的众多商号竞相效仿. 而彼时商埠内绸布批货店林立, 竞争激烈. 俗 话说 同行是冤家 , 为防止同行到自家店里来抄 价, 刺探商业秘密, 瑞蚨祥独创了几套暗码标价, 如 瑞蚨交近友, 祥气招远财 、 汉泗淮汝济, 恒衡 代华嵩 、 恭从明聪睿, 肃义哲目圣 等, 并将这些 五言对联挂于店铺中各区域的梁柱上. 这些对联 中的汉字分别代替明码数字1至10, 标于商品不显 眼处, 由本店店员掌握, 这样自家人明白, 外人却 是一头雾水. 宏仁广布远 济世养生长 一百多年前, 从北京来济南候补做官的乐镜宇 被当时的山东巡抚委托举办官药局, 后因经费不 足, 难以继续经营. 乐镜宇乃缴还官款, 取得药局承 受权, 以 宏仁广布、 济世养生 之名创办宏济堂. 乐镜宇出身中医世家, 为乐家第十二代传人. 乐家始祖宁波, 明永乐年间, 宁波乐氏有后裔走杏 林迁至北京, 居所行医, 名曰乐家老铺, 为北京乐 家始祖. 入京后第四代传人乐显扬, 入清太医院任 吏目, 康熙八年创药室同仁堂. 其子乐风鸣, 守父 遗训, 在前门外大栅栏创建同仁堂药店. 据宏济堂宣教部主任亓咏介绍, 宏济堂总店 在济南院西大街原珍珠泉理发店旧址, 当时的正 门上方悬挂 宏济堂 石匾. 匾额上没有落款, 字的 书写者还没有确定, 但据原来宏济堂老店工作的 老人讲, 应该是乐镜宇所书. 在总店屋顶上悬挂在左右两边的是 乐家老 铺 、 宏济药店 两块石匾, 中间则是 灵芝螭虎乐 字商标 . 亓咏介绍说, 乐家老铺 的碑刻是由清 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克勒郡王爱新觉罗・寿岂 于1901年所书. 1900年,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同仁 堂内的乐家老铺匾额被烧毁, 当时掌管同仁堂的 是乐镜宇的祖母徐氏, 她请克勒郡王爱新觉罗 ・寿 岂书写了 乐家老铺 牌匾. 1907年宏济堂药店在济南创立后, 乐镜宇的 祖母立下族规, 乐家后人均不得以同仁堂名义在 外开店, 鉴于宏济堂不同于同仁堂称谓, 特批宏济 堂可与同仁堂一样冠以 乐家老铺 的称谓, 同时 赠送 乐家老铺 大理石复制匾额. 以后乐家各房 开店, 均照此例. 在当时宏济堂总店的院子内, 东西两面皆建 有影壁墙. 墙面瓷砖上烧制金色隶书大字, 西墙记 载了阿胶的简况, 东墙则对本堂生产的丸、 散、 膏、 丹等地道药材予以宣传. 据亓咏介绍, 这些早年的 广告应为民国书法家迟海鸣所书. 迟海鸣还为宏济堂写过很多牌匾, 包括药材 包装上的字也有他的手笔. 1920年, 宏济堂在商埠 区的经二路上修建西号. 在主楼正门金色字体的 宏济堂 招牌旁, 从左至右, 四块石制匾额分别刻 着 法遵岐伯、 韩康遁迹、 抱朴游仙、 采授桐君 . 这 四块石匾也出自迟海鸣之手. 由于年代久远, 字迹 已开始模糊, 但仍能看出往昔的神韵. 岐伯是中医之祖, 韩康卖药口不二价, 抱朴 子葛洪炼丹, 桐君相传为药之祖先, 匾额所题内容 均与中医的历史传承有关, 喻指药店法有所遵, 货 真价实, 炮制讲究, 药材地道. 亓咏介绍说, 宏济 堂在百年之前就对药材的选取有严格的规格标 准, 如泽泻只要中段, 白芍要两头打截, 人参一定 要野人参, 阿胶中的驴皮则要保证是河北束鹿县 的纯黑驴皮等. 匾额中的典故传递的不仅仅是中 医历史上的人物信息, 展示的更是中医从业者所 坚守的悠久的中医传统. 撂地画锅结 启明晨光续 相声始于明清, 盛于当代. 相声艺人过去在京 津的庙会、 天桥等处表演. 过去说相声都是先 撂地 , 待等有了观众后再进行表演. 相声艺人招徕 观众的行话叫 圆粘儿 . 圆粘儿 是当时相声艺 人必须掌握的本领, 它至关重要, 因为观众的多少 直接决定着收入的多少. 相声艺人左手提着个白沙子布袋, 右手从布 袋里抓一把沙子, 用握着沙子的手当漏斗, 把沙子 漏下去成字. 一般先用沙子在地上画一个圈儿, 艺 人站在圈儿内, 观众站在圈儿外, 也就划分出了艺 人的表演区域, 这就是 画锅 , 然后再用白沙撒字. 随着观众的增多, 相声表演逐渐走向常态, 进 入到固定的场所中. 茶社就成了相声的理想选择, 观众一边喝茶, 一边听相声叫号, 其乐融融. 有 相 声科班 之称的北京启明茶社、 天津的连兴茶社、 声远茶社, 以及济南的晨光茶社都是这个时期诞 生的. 晨光茶社 是其创办人孙少林请自己的师傅 李寿增起的名字, 是受北京 启明茶社 的影响, 除 在意思上相近之外, 还有与其南北对峙, 遥相辉映 之意. 1943年9月1日, 晨光茶社开业, 牌匾挂上之 后的第一段相声是由5岁的李伯祥与其父亲表演 的, 说的是传统相声 《六口人》 . 据孙少林的儿子孙小林介绍, 为招揽观众, 孙 少林找人定制了一块长两米、 宽一米的牌子, 上面 会预告演出名单. 马三立曾有一个徒弟, 被推荐到 晨光来演出. 根据惯例, 第一天演出, 他的名字在 牌上写得最大, 节目也放在最后压轴. 结果登台 后, 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天, 名字就被前移一位. 最后, 这位演员的名字逐次前移, 排到第一个出场. 因为要是还把他排在后面, 压不住场, 留不住观 众, 就挣不到钱, 连累了大家. 演出负责人就对这 位演员讲: 如果想继续在晨光演下去, 每天只能 拿两毛钱的薪水. 最终这个人还是走了. 往事回眸 字号回忆久 匾额有春秋 卢昱在过去的相声表演中, 圆粘儿 有多种 方法, 较为多见的是用白沙撒字, 行话叫 戳朵 . 侯宝林先生曾考证: 宋朝有 沙书改字 、 沙书改画 , 用沙子写字, 顾名思义很可能就 是 白沙撒字 . 宋代还有 地谜 、 商谜 , 也 是在地上用沙子书写. 相声艺人最早用白沙撒字的、最为出色 的是清末相声表演艺术家朱少文艺名 穷不 怕 .他的艺名出自自家大门上贴着的一副 对联.上联是 无时不怕穷经皓首 ,下联 是 励精矢志朱紫著身 ,横批是 舌治心 耕 .清人李香谷有一首《赠朱少文》诗说: 数十年来艺谋生,寥寥往事赠朱兄, 写得当年郑元和,是大英雄不怕穷. 朱少文每次出门 撂地 , 必须要带一把 扫帚、 一袋白沙和一副竹板, 先用扫帚把地扫 干净, 再开始白沙撒字. 他能撒出一丈二的大 字, 如 虎 、 福 、 寿 等. 字是空心的, 这种 写法即是 双笔勾 . 因为他有文化基础, 所以 撒出的行书笔锋遒劲, 很见功底. 而且, 还要 在每个字旁撒上四行小诗, 以作对大字的释 解. 最后再撒一副对联, 他经常撒的是 画上 荷花和尚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