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 2019-07-02 |
xdf.cn/zhongxue
2015 上海普陀区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5.1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8 题(25 分) ①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诗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 那些情态各异、 匠心独具的篇什, 是一缕不灭的曙光,点亮了漫长岁月里的每一个黑夜,也使得每一个白天更加灿烂和妖娆, 它让我们古老的文化传统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 ②情感和意志,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
抒情表意,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类 抒情表意的方法很多,诗歌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人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诗・大序》 )中国人早就认识到诗歌是抒发情感、表达意志的重 要方式,而且,在上古时代,诗、乐、舞功能相近,三位一体. ③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面对着神秘莫测的洪荒自然,面对着无从把握的个体命运, 人类积压了太多的惊慌、苦闷和悲伤.于是,在篝火之侧,鼓乐声中,或是幽怨、或是激昂 的歌声就会在天地之间唱响,个体情感融会成了集体意志,集体意志又传达给了神灵,个体 的焦虑就此得到释放,生活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可以说,人类正是在诗歌光芒的烛照 下,一步一步地走出黑暗的丛林.此时,诗歌表达了人和自然的冲突与和解,情感淳朴而深 厚,节奏简单而重复,我们从《诗经》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原始的震撼力. ④文明的发展,使得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变得重要.在这对关系中,个体仍然是渺小的, 理想令人激动,挫折令人沮丧,歧路令人疑惑……这一切情绪,都必须得到和化解,于 是诗歌的韵律再次出现.楚国大夫屈原有志报国却惨遭迫害,由衷感叹道: 惜诵以致愍兮, 发愤以抒情. ( 《九章・惜诵》 )正是诗歌的力量,拯救了悲愤之中无以自拔的屈原,这位宗室 政治家也就成了个体抒情诗的先驱和巨擘.此后,无论是忧心如焚的阮籍,还是深情济世的 杜甫;
无论是以诗干政的白居易,还是豁达自处的苏轼;
诗歌,都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润滑 剂,是世俗之外的栖息处. ⑤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个体自我最为幽微的探索,不是哲学,而是诗歌.无端而起却 飘渺如烟的爱情,季节变换中莫名的兴奋、忧伤甚至是挣扎,山水花树里摇曳的寂寞、感动 和彻悟,还有总也无法左右的命运……这些,到底是缘于人性的脆弱,还是现实世界的虚幻 呢?正是陶渊明、李白、李贺们,执著于即时的、神秘的、独特的精神体验,他们的诗在风 吹云动、 花开叶落的境界中, 揭示了人的生命的有限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种有限性, 开拓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意义. ⑥中国诗歌,除了开拓生命的境界之外,还以其 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感. ⑦诗和音乐相伴而生, 所以, 音乐节律就成了诗歌最重要的结构方式. 早期诗歌, 如 《诗 更多上海高考考试资讯:http://sh.xdf.cn/zhongxue 经》中的国风,多采用叠句和联章复沓的形式,循环往复,一气相贯,再加上用韵绵密,多 即景起兴,涵泳中能真切体会古老的民间歌谣的情态.至楚辞,因双音词增多,诗句主体由 四言而变为五言,再益一语气词 兮 字,形成以六言为主的诗句形态,而音韵婉约缠绵,风 情婆娑,且多变化,读之令人沉醉. 《诗经》之温柔敦厚,楚辞之沉痛悱恻,皆与各自的语 言形态交相辉映,并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风格类型. ⑧汉代以后,文人结合《诗经》和楚辞的形态,摒弃了复沓、语助词等民歌因素,发展 出了五言体诗.五言体诗算得上是中国诗歌中最为基础性的诗体,它充分体现了汉语和汉字 的特点和优势,形式朴素而整齐,给人一种温润含蓄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往 往是一些不加修饰的、集体性、时代性的情感,因此能够直指人心.钟嵘《诗品》云: 五言 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者耶! 说明了五言诗在描绘事理、抒发情感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后人在五言诗的基 础上,又发展出七言.以上皆为古体诗. ⑨与古体诗相对的是近体诗或格律诗, 又分为绝句、 律诗、 长律, 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格律,是指从汉语四声出发的声律组合的法则,它的目的是使诗读起来声韵起伏有致,自然 而富于变化,形成美妙的音乐效果.唐人在此基础上,穷尽变化,形成多种谱式,而规则也 趋于谨严.在格律诗中,最为出彩的就是对仗.对仗追求的是句式和内容的对称,尤其追求 错落有致中的均衡.对仗的形态有工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借对、当句对、错综对、 蜂腰对、偷春对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流水对, 缈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殷湘 水曲,留在十三弦 是扇面对,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是当句对.这些精美雅致 的诗歌形态,以及蕴藏其中的丰富细腻而新颖别致的意境,是智慧和敏感心灵的结晶,是中 国形式美学的高峰. 1.文章第④段空格中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宣泄 B.喧泄 C.渲泄 D.暄泄 2.写出文章第②段所引用的古文中包含的两个成语. (2 分) 3.文章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进行分析. (3 分) 4.根据文章③―⑤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3 分) 阐述的角度 诗歌的作用 面对神秘的自然界 (1) 面对强大的世俗社会 (2) (3) 开拓人类精神世界, 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意义. 5.文章第⑥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 ) (2 分) A.精巧而谨严的格律 B.复杂而深切的情怀 C.新颖而别致的意境 更多上海高考考试资讯:http://sh.xdf.cn/zhongxue D.精致而多样的形式 6.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 分) A.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功能相近,三位一体. B.第③段中 黑暗的丛林 指的是蛮荒时代人类险恶的生活环境. C.诗歌的体裁及相应的语言形式对意志感情的表达有重要的作用. D.格律诗具有精美雅致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7.根据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内容,结合自身的阅读积累,阐述诗歌是如何 开拓人类精神世 界 的. (4 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7 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水流动的样子.也可以指流水声.②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1)诗歌最后一句中的 五柳 是 (人名) . (1 分) (2)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这是一首五言体诗,属于古体诗. B. 寒山 、 暮蝉 点明了季节特征. C.这首诗重在表现隐居的安逸闲适. D.诗中蕴含着超然恬淡的生活态度. (3)运用现代文一中的观点,从思想情感或韵律美感上对这首诗作简要的评析.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