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9-07-04

3 1

1 1

1 1

1 1

2 主管 部门 广东省 科技厅 海南省 科技厅 青海省 科技厅 西藏自治 区科技厅 广西壮族 自治区科技厅 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科技局 上海市 科委 天津市 科委 数量 (个)

2 1

1 1

1 1

1 1 注:以第一主管部门统计 3.地域分布 2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5 表3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域分布 所属地区 数量(个) 所属地区 数量(个) 上海市

1 江西省

1 天津市

1 湖北省

1 福建省

3 甘肃省

1 贵州省

1 河南省

1 云南省

2 广东省

2 湖南省

1 西藏自治区

1 海南省

1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 安徽省

1 广西壮族自治区

1 青海省

1 图2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域分布

6

二、人员结构 2016年,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共有1671人,其中固 定人员1318人,占78.9%;

流动人员353人,占21.1%. 1.固定人员 在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有960人,占72.9%;

45岁以下中青年 人员762人,占57.8%;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1229人,占93.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955 人,占72.5%);

研究人员有1160人,占88.0%.队伍结构呈现出以高专业技术职务、高学历的中 青年研究人员为主的结构特点. 图32016 年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构成 图42016 年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年龄分布 其他 19个1.4% 正高级 700个53.2% 副高级 260个19.7% 中级 290个22.0% 初级 49个3.7% 30~44岁689人52.3% 45~59岁481人36.5% >

59岁75人5.7% 10)上发表论文13篇,JCR一区论文占比32.2%;

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中国际专利11 项).代表性成果介绍如下:

36 实验室发现了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的重要小分子药物.揭示了激酶MST1/2可望作为促进组织 再生和修复的药物靶标,并为靶向MST1/2的再生药物开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研究成果在转化医 学顶级刊物―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IF 16.796),并入选为封面文章,袁权副教授 为共同第一作者. 实验室研制出新型的MRI/SPECT/光声三模态探针.运用肝特异性靶向的MRI/SPECT/光声 三模态探针进行肝脏疾病的检测和肝功能的鉴定,创新性地建立了ASGP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 受体)靶向的基于大分子PEI骨架的MRI/SPECT/光声三模态探针.将不同显像方式汇集到一个载 体上,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各模式的优势,从而实现诊断信息互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IF19.79)杂志上.

2、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3人,其中包括千人计划3人(含青年千人1人)、 万人计划 科技创 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科技部中青 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 闽江学者 特聘教授2人、福建省特支人才 双百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福建省 百人计划 人才3人、 闽江学者 特聘教授2人、福 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

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和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实验室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坚持 培养与引进 并重,注重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 年队伍建设.2016年成功引进了3名高级人才:引进德国赫姆霍兹分子免疫学研究所的胡德胜博士 为教授,作为独立PI,引进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病毒学研究所/赫姆霍兹研究中心罗珊珊博士为副 教授,以及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江宜珍博士为副教授. 实验室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努力加强对现有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创造条件为骨干人才给 予更多的支持,实验室获批以来共14人次获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2016年孙晓莲教授入选福建省 闽江学者 特聘教授,刘刚教授入选福建省特支人才 双百计划 . 实验室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为研究生培养搭建良好的科研 平台,鼓励研究生 走出去 交流.实验室共有195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生45名,硕士生 150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