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 2019-07-04 |
陶渊明的友人颜延之写《靖节征士 诔》说:「有晋征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 也」,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诗林广记》记载苏东坡 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理解:「此诗景与 意会,故可喜也.无识者以『见』为『望』.白乐天 效渊明诗有云:『时倾一樽酒,坐望终南山.』则流 俗之失久矣.」 可是在苏东坡之前,萧梁时的《文选》、唐朝《艺文类聚》中都是「望南山」,可见并 非宋时俗本才改成「望」的.与苏东坡同时代人的 《蔡宽夫诗话》也愤愤不平道:「『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此其闲远自得之意, 直若超然貌出宇宙之外.俗本多以 『见』为『望』字,若尔,则便有 褰裳儒足之态矣.乃知一字之误, 害理有如此者.」庐山自殷周之际 的匡裕开始,一直到与陶渊明家同 为浔阳地区名门的翟汤,历代都不 乏隐居之士.所以无论是见还是 望,陶渊明都不是无意而为.只不 过苏东坡「用心灵的自由来对抗现 实的不自由」,是「也无风雨也无 晴」的态度来「实现了人生审美化 的超越」.他们两人的感受是不同 的.白居易与他们又有不同,他的《效陶体诗十六 首》序言中明言写於「退居渭上」时.是想以陶渊明 式的「诗酒自慰」,求得精神上的宽慰.此时他四十 刚出头,处於丁忧期间,还没有「江州司马青衫湿」 的经历,从政的热忱尚未冷却,表现的无非是不平之 气.原诗也是:「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并非 「渭上」西南的终南山. 「现实功利N华为政治的悲情和文艺审美,向外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