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7-04

4 8 ・ 耕作与栽培2006年 第 6期 栽培 技术旱地新 3熟 麦/ 玉/ 豆 模式的内涵 、 特点及栽培技术 雍太文1 任 万军 杨文钰 樊高琼 牟锦毅 (

1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雅安

6 2

5 0

1 4 ;

2 . 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摘要旱地新3熟 麦/ 玉/豆 种植模式集免耕、秸秆覆盖、作物 直播技 术 为一 体,具有抗 旱节水 , 扩大大豆 种植 面积、提升大豆生产能力,改革耕 作和收获方式、保护性耕作土壤等特 点, 以及省工 节本 增效和肥 地环保 生态等优 点;

四川 省多年 多点示范推 广表 明:该模式 较传统模 式经 济益 高140元/

6 6

7 m 以上 , 少施尿素4~6 k g /

6 6

7 m

2 . 易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大豆产业化发展;

通过多年 的试验推广,总结了 麦/玉/豆 模式的栽培技术.关键词旱地新3熟 麦/玉/ 豆特点栽培技术包括四川 、 贵州 、 广西 、 云 南等在 内的西南 6省区是我 国 主要 的农业生产 区,全区耕 地 总面积

1 3

7 4 .

6 4万hm2,其中旱地 面积占53.2%(731.31万 h m ) , 人均占有耕地0.059hm2 , 低于全 国人均耕 地面 积0.106hm2 .该 区人多地 少,地形复杂 , 以丘陵和 山地为主 , 是我国南方典 型的旱作农 业区.长期以来 , 我 国西 南地区早 地以 麦/玉/薯 、 油一玉/薯 、 甘蔗/ 甘薯 等一年 2熟和一年 3熟种植 为主 , 年 种植 面积达358万 h m .这些模式经过多年的应 用,对我国西南地区粮食增产起到 了重要作用 , 至今仍是该 区旱 地的主 体种 植模式 .但近年来 , 随着农 民生 活水 平的提 高,农民饮食结 构的改善 , 甘薯的生产 地位从 主粮 型逐 步转变 为杂粮 型,加之自身栽插 、 采收和搬运劳动强度大 , 贮藏困难 , 效益低 下等 问题 , 甘薯的发展已出现萎缩趋势 .据四J I l 省农业统计 年鉴

2 0

0 4年统计 , 种甘薯的产值和纯收人均是 四川 4大粮食作物 中最低 的, 仅为

3 1

0 . 3元和93.65元/

6 6

7 m .为了适应 新时 期 下农 民对新的生产 技术的要 求和农业增收增 效的需要 , 四JIl农业 大学杨 文钰 教授在 总结 原有旱 地农 业发展 模式 问题 的基础上 , 结合 四川丘陵 、 山区的 自然特点和社会 需求 , 与四 J I l 省农技推广 总站 等合作 研究 形成 了以大 豆代替 甘薯 的早 地高效 生态多熟 种植 新模式 : 麦/ 玉/ 豆 .因此 , 以四 J I l 省 近年来 大面积示范推广的 麦/ 玉/ 豆 模式为 例, 就该模 式的 内涵 、 特点及栽培技 术作一 阐述 , 以便 为四J I l 及我 国西 南地 区旱地农 业生产 提供 科学指导.

1 旱地新3熟 麦/玉/ 豆 模式的内涵 旱地 新3熟 麦/ 玉/ 豆 模式是 四J I J 农业大学 在传统 麦/玉/ 薯 模式的基 础上 , 经过多 年研究集 成 的旱 地新型 种植 收稿日期 :

2 0

0 6 .

1 0 .

2 0 第一作者 : 雍太文(

1 9

7 6 . ) , 男.在职博 士研究 生.主要 从事作 物栽 培生理生态研究基金项目:四川 省科技攻关项目(

0 4 N G

0 2 0―0

1 7 ) 通讯作者 : 杨 文钰 , 教授,博士生导 师;

E . ma i l : w e n y u . y a n g @

2 6

3 . n e t ;

y o n g t a i we n @ s i c a u. e d u. c n 模式 , 其实质 是在有机集成 免耕 、 秸秆覆盖 、 作物 直播技术 的 条件下以大豆代替原旱 3熟制中的甘薯 而进行 的连年 套种 轮作多熟种植制度 , 其复种方式 为 小麦/ T , 米/ 大豆 .该模 式作为一项集抗旱减灾 、 用养地结合 、 保 护性耕作 、 轻型栽培 于一体 的旱地 新型种植 模式 , 体现 了发展优 质、高产、高效 、 生态 、 可持续 发展农业 的内涵 , 促进 了种 植业结 构 的调整优 化,是旱地增 产增 收的重要 技术措施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