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 2019-07-04 |
同时, 也存在一种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教条化, 远离时代与民族特点的 僵化教条主义倾向. 中国共产党初 创之时, 生机勃勃, 富于创造力, 但后来教条主义抬头, 其背后多半 都和共产国际中的教条主义抬头有 关.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正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抗日战争的连天 烽火, 使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控制 宣告解散, 由此造成一个十分独特 的历史契机, 使得以毛泽东、 刘少 奇、 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可以放开手脚, 独立自主, 进行理 论创新、 实践创新. 由此也就打破 了教条主义束缚, 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使中国共 产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先锋队, 而且是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从而为 抗日战争、 中华复兴, 提供了一个 顶天立地的思想政治支柱. 时至今日, 我们会比过去更加 客观地评价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 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 尤其是许多为国捐躯的爱国志士、 民族英雄的奉献精神与历史功绩. 即使在这样做的时候, 我们也 仍然首先须注意到一个不可更改的 基本事实, 正是在抗日战争、 民族 解放的历史熔炉中, 中国共产党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 从而成为开天辟地的民族砥柱. 学者会堂 红色经典 传承 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惠雁冰 胡俊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围绕这个重 大节点所展开的抗战教育,再次把 红色经典 与核心价 值观的关系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深刻认识 红色经典 ,将 红色文化 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中华民族 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界定 红色经典 的核心价 值,阐释当代文化的创新品质. 红色文化 是民族文化的内生性环节 在民族文化的发展流变过程中,传统文化是最稳定的 一种文化资源. 家国一体的文化结构、中和之美的文化理 想、 自律慎独 的道德操守与舍生取义的人格气节,圆满 地阐释了个体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关系,构成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神时空,也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 红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内生性环节, 是民族文化 流变发展的历史性产物.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 炮摇撼着传统文化的自足性, 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与图 强兴国的社会心声, 也在不断逼迫着传统文化的自我更 新与民族性格的巨大改变: 天人合一的文化境界转为富 国强民的社会理想, 克己忠恕的道德修养转为为天下呼 的勇敢践行,内敛、含蓄、优雅的民族性格转为穷则思变 的外显与刚毅. 20世纪初期,现代社会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进一步把 中国拖入亡国灭种的深渊.在历史性的劫难面前,以中国 共产党为代表的民族先行者肩负着民族大义, 怀揣着民 族独立自新的理想,艰苦卓绝,不但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现 代中国,而且创建了以革命为先导、以民众为主体、以奋 斗与献身为个体人生价值、 以全民族自由和独立为社会 理想的红色文化.新中国建立后,区域性的红色文化开始 向全国伸延, 并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崭新形态参与到社 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 塑造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思潮云集而入,其在扩展了民族 文化视野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思想意识混乱与 道德信仰滑坡的双重危机,红色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但随着民族文化承传意识的不断自觉和现代公民社会的 不断完善,一度被视为现代化对立面的红色文化,再一次 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资源,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 当代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当中. 红色经典 是 红色文化 的集中投射 战火中形成的红色文化, 之所以能持续主导当代社 会文化的发展走向, 深刻影响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结构 图式,与 红色经典 的感染强烈、传播深远不可分割. 红 色经典已经成为红色文化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成为红色 文化价值体系的集中投射. 主要体现在: 其一, 红色经典 以历史全景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抗敌御侮、 建立民主政权的壮阔 一幕,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困厄中破旧立新、求变图强的历 史发展逻辑.从上世纪20年代的艰难起步,到上世纪30年 代如火如荼的铁血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