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9-07-04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杨丹 版式编辑 周鑫 刘平 家 我的家是洞庭湖畔一处普通得不能 再普通的所在. 如果将洞庭湖比喻为一 棵横陈的大树, 万家灯火就是无数栖息 于斯的鸟巢. 鸟巢中不乏豪门,而我家依 然是鸡鹅为伍、禾藕做伴的小院小户. 沟湖密布的洞庭泽地, 到处都是孪 生的景致. 我们像鸟儿放飞,母亲没有要 我们飞得多远多高, 只叮咛记得回家的 路. 感谢洞庭湖水的慷慨,给了我滋润生 命的碧波. 我们如随风潜如夜的种子,在 锄头与镰刀的锋刃上萌芽拔节. 不管成 功还是失败,只要有家的念想,哪怕是落 草的凤凰,也一定有打鸣的力量. 挂在屋 檐下的葫芦,是农家的风铃. 我们青涩的 欢歌,以及风雨交加的哭泣,早已随阴晴 圆缺化作葫芦斑驳的光影. 风儿吹过,总 能听到葫芦的乡音. 禾场上的一炉火,烧 得那么酣畅淋漓. 夜,如此的黑;

火,如此 的亮. 他是我们小户人家冬日最气派的 灯笼,挂在开心的眉宇下. 我要告诉远行的孩子, 人生就是从 一个个小站出发. 家再小,有爱的地方, 他就大. 世代流淌的血脉,就是家不灭的 护城河,守望归来与出发. 芦苇 秋日的东洞庭, 如古城巴陵洒下的 一张渔网,清秀而不失丰盈. 一丛丛的芦 苇,破网而出,任素雅的苇花褪去秋风的 萧瑟. 这是秋阳普照的午后, 我走近巴陵 城洒下的水网,仿佛摇身一变的鱼儿,与 芦苇尽欢. 多年从洞庭湖旁经过,有时脚 步匆匆,有时湖水泱泱,从未过多留意与 湖水为伍的芦苇. 春天的柳,夏天的荷, 秋天的蟹,冬天的鸟,占据了洞庭湖的封 面,不曾有谁倾心于她. 其实,洞庭芦苇 是历尽风浪的水中竹子,她落子于湖水, 布阵于四季,做热闹中的隐者、寂寞时的 风景. 不识字的她,将自己化为纸张,垫 高求知者的肩膀. 她纤弱,却如翠竹,从 不屈服于狂风暴雨. 过水丘 春末夏至, 田野里的秧苗像疯长的 婴儿,张开嗷嗷待哺的嘴,呼唤母亲的乳 头. 她渴盼丰盛的乳汁, 填饱小小的肚 子,然后如可以自由游弋的水鸭般,牵着 蓝天白云的倒影去旅行. 然而,她脚下的土地,现在却没有了 诗意的清波. 泥土湿润而清新. 阳光从禾 苗间筛落下来,留下斑斑光影. 有经验的 老农知道, 这叫晒田, 防止秧苗患烂根 病. 晒田的关键, 是保持土壤适度的水 分. 夏至太阳越来越足,有时田野的水分 蒸发得快, 就要让一场水从渐渐干枯的 稻田迅速流过,称之为过水丘. 于是,平 时不相往来的田坎被挖开了缺口, 一下 子就成了一张网. 有经验的管水者,用闪 亮的锄头挖开高处水渠的堵口, 清澈的 渠水依了水往低处走的古训, 一头扑进 田野. 各自人家守在自己家的稻田旁,看 由急变缓的水,喂好了秧苗. 按七分饱的 道理, 储藏必要的水分后, 水就别过禾 苗,开始下一场旅程. 看过太多的水漫金山, 我独钟情于 过水丘的微澜. 由青而黄的禾稻,也一定 不会忘记那深情一约中七分饱的道理. 那是受益终身的生存法则. 大灰鹅 深夜,洞庭湖腹地的村庄,三三两两 的人家坐落在湖旁田间, 闪闪烁烁的灯 火如稀疏的星星,显得几分神秘而空旷. 我在这夜色中睡去, 除了拂地而过 的风声外,世界已是万籁俱寂. 突然,户 外的鹅屋里,几只灰鹅发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