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9-07-04
A15 责编 赵玉 责校 梁荣高 美编 张海彤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科幻文学窗

2017 年, 王十月决定写科幻小说.

在 这之前, 他被定义为现实主义作家. 他写下 的大多数作品, 是近三十年来普通打工者 的生活. 之所以开始写科幻小说, 他坦言是 多年的梦 . 童年的王十月, 是听着神话传 说长大的, 1986年他观测到了令他兴奋不 已的天文奇观, 这个经历改变了他, 让他 对一切人类未知的现象着迷 . 其后又有机 会了解并学习了很多有关物理学的知识. 近期, 凝结王十月对科技、 现实、 宇宙、 人性最新思考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 《如果 末日无期》 出版. 每一个故事, 都在 未来现 实主义 的统照下, 散发着神奇和人文的光 芒……从流水线上的 王十月 到外太空中 的 王十月 , 始终关注的是人性, 近日, 他 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专访. 未来 与 现实 不再相悖 深圳商报 《文化广场》 : 从创作体裁的 角度来讲, 您从现实主义小说向写科幻小 说迈进, 是否觉得科幻才能承载近年来您 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 王十月: 文学从来是与时代有关的. 如 果没有这些年来科技大爆炸式的发展, 我 可能只是对科学幻想感兴趣, 而不会有创 作科幻小说的动力. 根据驱动计算机工业 发展50年的摩尔定律, 我们的计算机能力 每18个月翻一番. 同样, 按照这一定律, 不 久的将来, 我们的计算机, 将从弱人工智能 晋级到强人工智能, 在强人工智能时代, 我 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结构、 伦理道德, 将面 对巨大冲击, 甚至是颠覆. 当这样的时代扑 面而来时, 作家有义务介入这些问题, 为未 来的时代未雨绸缪.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 科 幻小说, 我认为是最合适的体裁. 深圳商报 《文化广场》 : 您将 《如果末日 无期》 这部小说称之为 未来现实主义 , 您 认为科幻小说与现实生活、 社会发展是怎 样的关系? 王十月: 未来现实主义 是我提出的 一个概念, 很巧的是, 前天和批评家李德南 博士通话时, 他说他注意到了我在这本书 中提到的 未来现实主义 这一概念, 而他 在前不久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也用到了 未 来现实主义 , 两人不谋而合. 这说明了一 个问题, 未来 与 现实 , 不再是两个相悖 的词, 因为科技发展前所未有的迅猛, 我们 今天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生活, 在十年前 来看, 就如同科幻小说一样, 而我们也无法 准确预知十年后5G时代将是怎样的. 我笔 下的科幻小说, 可能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关 联得更加紧密. 这也是我不用科幻小说, 而 用未来现实主义命名我这本书的原因. 技术只是切入小说的手段 深圳商报 《文化广场》 : 这部小说的五 个部分各是五个故事, 分别代表五种思考, 却 相互关联, 这些问题是您目前最关注的吗? 王十月: 是的, 在动笔这部长篇小说之 初, 我先设计了这样的结构, 五部小说相对 独立, 但又是一个整体, 只读其中一章, 将 无法理解我对世界的整体想象, 但我又让 五个不同的章节, 分别承存不同的功能, 就 是你说的五种思考, 它们分别依托于五类 当下发展迅速的技术, 当然, 技术只是切入 小说的手段, 最终指向的是这五种技术背 后关涉的人的存在. 《子世界》 依托的是VR (虚拟现实) , 《我心永恒》 依托的是强人工 智能, 《莫比乌斯时间带》 看拟在写脑联网, 实际上反思的是当下无孔不入的大数据对 社会规则的侵犯, 《胜利日》 看似依托游戏, 追问的却是人性的贪婪及科技对人的奴 役, 《如果末日无期》 依托飞速发展的生物 技术, 写下的却是人类何以面对无边孤独. 深圳商报 《文化广场》 : 像 《子世界》 《我 心永恒》 都特别提到爱情/情感, 这也为您 的科幻创作添加了比较感性的一面, 您怎 样看待科幻创作中这种 柔软的内在 ? 王十月: 谢谢你看到了这 柔软的内 在 . 有读者问我, 你写的是属于硬科幻还 是软科幻, 我开玩笑说, 我写的是软硬兼施 的科幻. 无论是科幻也好, 武侠也好, 或者 我们所谓的 纯文学 也好, 只要是文学, 都 指向人性.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 也是人 类有更丰富的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 也 因此小说中的罗伯特以爱抵抗万年孤独. 悖论指向我们今天面对的困境 深圳商报 《文化广场》 : 您说您是 基于 中国神话、 传说、 道家、 佛家、 量子力学、 人 择原理, 在小说中建立了自己的宇宙模型 , 这模型背后隐藏着您对现实怎样的担忧? 王十月: 书里有些问题直指的是我们 今天的生存, 相信读者读到时会忘记我小 说中科幻的那一部分, 看到我指向的现实. 这个宇宙模型背后指向的, 还是对人性的 悲观与失望. 所以, 我用了 《胜利日》 那一 章, 写了一个不同于其他五章的主角 张今 我 , 我写的是张今我这枚硬币的另一面. 我用五个章节, 上天入地, 实际上只是在探 究一个问题: 我是真实的存在吗. 小说里有 今我 , 还有 我在未来 , 未来的我和今天 的我相遇了, 未来的我希望通过改变今天 的我来改变未来……我在小说中, 写下了 一连串的悖论, 而这些悖论, 指向的都是我 们今天面对的困境. 深圳商报 《文化广场》 : 您眼中一部理 想的科幻文学作品要具备哪些要素? 科幻 文学的魅力是什么? 王十月: 任何文学作品, 都要做到 逻 辑自洽 , 放在科幻文学里, 我们说 逻辑自 洽 , 放在我们平时谈论的所谓 纯文学 里, 我们说 生活的逻辑 和 文本的逻辑 , 你的小说, 可以不符合生活逻辑, 但要符合 文本逻辑. 比如卡尔维诺写一个人被劈成 了两半各自生活, 这显然不符合生活的逻 辑, 他就要在小说中建立起文本逻辑. 如果 没有这一点, 小说将失去可信度. 这个要 素, 适用于所有的小说. 当然, 科幻小说少 不了科学元素, 而且是相对前沿的科学元 素. 你的小说, 最好要能符合现有的、 我们 认为正确的、 或者说尚无法证实也无法证 伪的科学理论. 这是我们区别科幻文学和 别的类型文学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然, 如果 只是有这两点, 你写下的只是科学幻想, 而 不一定是科幻文学. 所以, 刘慈欣说, 科幻 界有一个隐痛, 就是专业性有余, 而文学性 不足. 而没有文学性, 就谈不上科幻文学. 文学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它关乎作 家的语言、 文本的探索、 人物的塑造, 当然, 还有更重要的, 是蕴含其中的人文思想. 科 幻文学的魅力, 我想对于写作者而言, 最大 的魅力在于自由. 深圳商报 《文化广场》 : 流水线上的 王 十月 跟外太空中的 王十月 有何不一样? 王十月: 我在流水线上做过 拉 , 每条 流水线工人, 就是这条拉上的一个肉体部 件, 工人不断快速重复相同的工序、 动作. 这时大脑是放空的, 动作只是条件反射, 这 种感觉, 就很科幻, 像无声的黑白电影. 这 时候, 流水线上的王十月脑子和动作是分 离的, 这时候, 住在我脑子里的王十月, 大 抵就成了太空中的王十月. 直到拉长突然 骂: 堆拉了. 太空中的王十月又回归肉身, 和流水线上的王十月合二为一了. 王十月简介: 王十月, 职业编 辑, 作家, 中国新野 性画家, 著有 《无碑》 《收脚印的人》 《国家 订单》 《寻亲记》 等长 中短篇小说、 散文、 艺术评论400万字. 百余次 入选各种选刊、 选本、 年度 排行榜. 长篇小说 《无碑》 入 选中国日报评选之2009年 十大好书榜, 2000-2009 十年十五部中文佳作 (排第 九) , 中篇小说 《国家订单》 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 小说奖. 另获人民文学奖、 百花文学奖等. 作家王十月出版首部长篇科幻小说 作家王十月出版首部长篇科幻小说 《 《如果末日无期 如果末日无期》 》 后接受本报专访 后接受本报专访 我的作品表现未来现实主义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王十月 首部长篇 科幻小说 《如果末日无期》 . (本文图片由受访 者提供 ) 幽灵一般的 量子纠缠 近日, 重庆出版集团推出了 《量子纠缠》 (修订版) , 本书对量 子纠缠的性质、 特点、 历史及其 应用做出了通俗易懂而又吸引 人的阐释, 带领读者探索了奇妙 的量子物理世界, 如利用量子纠 缠技术能够设计跨越星球的通 信装置, 设置无法破译的密码, 制造在速度和功能上令当今的 机器相形见绌的计算机, 实现心 灵传输等等. 对量子不可思议的 可能性感兴趣的人会在这本书 中得到阐释. 量子纠缠是量子粒子之间 的连接, 是宇宙的结构单元. 一 旦两个粒子发生纠缠, 当一个粒 子发生变化, 立即在另一个粒子 中反映出来, 不管它们是在同一 间实验室, 还是相距数亿光年. 这种现象及其含义看起来是如 此有悖于常理, 以至于爱因斯坦 本人称它为 幽灵一般的 , 并且 认为它将导致量子论的衰落. 布 莱恩 ・ 克莱格的 《量子纠缠》 中描 述的让人惊异的科学, 将因其对 宇宙和我们自身的描绘, 让人震 惊和着迷! 本书的作者布莱恩・克莱 格, 原名 Brian Clegg, 剑桥大 学物理系毕业, 撰写过多本科普 作品, 写作范围涵盖光学、 无穷 问题、 量子纠缠等. 作品包括畅 销书 《万有引力》 《飞行中的科 学》 《神之效应》 等. 布莱恩 ・ 克莱 格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员, 其 作品 《生态学》 曾获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