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 2019-07-05 |
4 3 材料性能 3.1 基质沥青 3.1.1 基质沥青宜选用等级为 70A 的道路石油沥青,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 表3.1.1 70A 道路石油沥青性能指标要求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1.5~+1.0 T0604 软化点(R&
B) (℃)≥
46 T0606 60℃动力粘度(Pa・s)≥
180 T0620 10℃延度(cm)≥
15 T0605 15℃延度(cm)≥
100 T0605 蜡含量(蒸馏法)(%)≤ 2.2 T0615 闪点(℃)≥
260 T0611 溶解度(%)≥ 99.5 T0607 15℃密度(g/cm3) 实测值 T0603 TFOT(RTFOT)后的残留物 质量变化(%) ≤ ±0.8 T0610 或T0609 25℃残留针入度比(%)≥
61 T0604 10℃残留延度(cm)≥
6 T0605 注:试验方法应参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规定的方法执行. 3.1.2 选择基质沥青时,应考虑基质沥青与 SBS 改性剂的相容性. 3.2 SBS 改性剂和稳定剂 3.2.1 SBS 改性剂和稳定剂的选择应考虑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性能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 要求. 3.2.2 SBS 改性剂应具有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和抗低温开裂的性能. 3.2.3 应根据不同的基质沥青与使用要求确定适宜的 SBS 改性剂剂量,SBS 改性剂掺加比 例不宜小于基质沥青的 4%. 3.2.5 稳定剂应能提高 SBS 改性沥青的热储存性,减少离析的发生,促进基质沥青的相容 性. 3.2.6 稳定剂应在沥青和改性剂充分研磨溶胀后添加. 3.2.7 稳定剂的添加量应根据不同标号基质沥青、 改性剂的掺量进行调整, 掺量宜控制在 1? ~3?之间. 3.3 集料与填料 3.3.1 集料的选用应生态环保,宜就地取材.
5 3.3.2 集料的粒径规格和筛分应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应混杂堆 放. 3.3.3 集料的粘附性不应低于
4 级,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 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的规定,低于
4 级的应采取抗剥落措施使粘附性达到
4 级后 方可使用. 3.3.4 粗集料宜采用碎石, 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的规定. 3.3.5 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且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 3.3.6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 3.3.7 填料应洁净、 干燥,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的规定. 3.3.8 当填料采用矿粉时,矿粉应由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加工, 且不应含有泥土等杂质. 3.4 SBS 改性沥青 3.4.1 SBS 改性沥青宜采用工厂化生产. 3.4.2 SBS 改性沥青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4.2 的要求. 表3.4.2 SBS 改性沥青性能指标 技术指标 SBS 试验方法 Ⅰ-C Ⅰ-D Ⅰ-E (高粘) Ⅰ-F (重载) Ⅰ-G (高弹) 针入度 (25℃, 100g, 5s) (0.1mm) 60~80 40~60 ≥40 30~60 60~
100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 -0.4
0 ― ― ― T0604 延度(5℃,5cm/min)≥ (cm)
30 20
30 20 ― T0605 延度(10℃,5cm/min)≥ (cm)50 T0605 延度(15℃,5cm/min)≥ (cm) ― ―
70 50
50 T0605 软化点 (R&
B) ≥ (℃)
55 65
90 85
70 T0606 运动粘度(135℃)[1] ≤ (Pa・s)
3 T0625 或T0619 闪点≥ (℃)
230 280
260 T0611 溶解度≥ (%)
99 T0607 离析,软化点差[2]≤ (℃) 2.0 T0661 弹性恢复(25℃)≥ (%)
65 75
80 80
90 T0662 动力粘度 60℃≥ (Pa・s) ― ―
100000 60000
20000 T0624 粘韧性≥ (N・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