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 2019-07-05 |
10 多分钟, 他就可以跨 过怒江从学校回到家. 匹河完小副校长和盛说,
10 多年前 他刚工作时, 怒江西岸的孩子上学还要 滑溜索, 许多学生到五六年级还不太会 说汉语. 怒族家长也不太重视教育, 有的 孩子小学毕业就不读书了. 现在村民都 很支持孩子读书, 我们学校已连续多年 辍学率为零. 未来通了: 跨越天堑脱贫在望 在怒族人口占比达 95% 的匹河乡, 截至去年底, 贫困发生率仍高达 57% . 但怒江两岸的飞速变化, 让怒族人看到 了脱贫的希望. 今年春节前夕,
163 户村民搬进了 位于江边的匹河乡托坪村五湖易地扶 贫搬迁安置点. 村民们住进了崭新的单 元楼, 当地政府还给贫困户家里配置了 电视柜、 沙发、 高压锅、 电磁炉等生活用 品. 可以说是拎包入住. 托坪村驻村扶贫 工作队队长和锐说, 托坪村有好几个小组在 大山上, 过去, 最远的一个村民小组从山上 走到山下要四五个小时. 全村人均只有 0.6 亩耕地, 坡度基本都在
45 度以上. 干活得 弓着身子, 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到山沟里了, 搬迁是唯一出路. 搬下来后靠什么生活, 当地政府早有 谋划. 在五湖安置点的院落里, 一块电子 大屏实时显示着最新的招工信息. 和锐介 绍, 全村
667 个人中, 在外打工的有近
200 人, 其中一半就在乡里务工. 酒店、 小吃店、 洗车店……只要肯干, 总能找到 活. 他说. 离安置点数百米外, 一座现代化大桥 将在今年国庆落成通车. 托坪村五湖村民 小组
51 岁的普肆叁得知这个消息后喜上 眉梢. 过去我们这边不通公路, 我小时候 经常站在江边看对面路过的大卡车. 普肆 叁说, 前不久他花了
12000 多元买了一辆 三轮摩托车, 以后可以开着三轮车外出办 事、 拉货. 等这座这桥修好, 托坪村脱贫就更快 了. 和锐说. 溜索变大桥 , 怒族乡亲跨越天堑踏上脱贫路 直过民族脱贫攻坚 新华社成都
7 月2日电(记者陈地)四 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马依村, 地处高 半山区, 交通不便, 自然资源匮乏, 贫困发 生率近 40% , 是大凉山最典型的深度贫困 村. 五年来, 记者六次到访马依村, 亲历这 个彝族小山村的脱贫之变. 五年前第一次到这里时的一幕幕, 至 今在记者脑海里挥之不去: 崎岖遥远的山 路让村子几乎很难与外界交流;
村民们基 本都居住在和牛马混居的黄泥土房里, 脏、 乱、 差, 破旧不堪;
一日三餐是酸菜加土豆, 全村近百个孩子大白天在村子里无所事 事, 全身上下很难找到干净的地方…… 幸运的是, 脱贫攻坚战当时已经打响. 变化在马依村一点点发生: 记者第二次来 时, 孩子们都走进了校园;
第三次来时,
12 公里的硬化路已从乡政府通到了村委会;
第四次来时, 贫困户们都住进了崭新亮堂 的新房;
第五次来时, 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良 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初夏时节, 天高云淡, 轻风拂面, 记者 第六次来到了村里. 刚走到村口, 记者便看到了老朋友尔 日书进, 他正在阳光下认真地编着竹背篓. 五年前初见尔日书进的画面令人震撼: 他5个孩子中只有
2 个在学校读书, 家里漆 黑, 伸手不见五指, 空气弥漫着牲畜粪便的 气味, 一家人围坐在地上, 午餐是一筐土 豆. 从那时起, 记者每到马依村便一定会来 看看他. 五年的时间, 马依村的每一点变化 都在尔日书进身上都映射着. 如今, 尔日 书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