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9-07-05
关注留守儿童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李慧敏 编辑 张德勇

电话: 023-45637555 E-mail:tlxxwb@sina.

com 侣俸镇石蛤村三社的马玉婷今年

14 岁, 是侣俸中学初二的学生.记者在石蛤 村看到马玉婷的时候, 她正和好朋友刘爽 在村里的 留守儿童之家 上网查询资料. 今天是第一次来这里, 没想到还有 电脑这些.暑假爸爸妈妈都不回家, 我就 呆在家里, 帮爷爷干点活, 不出去耍. 马 玉婷性格很开朗, 也懂得体谅大人的艰 辛. 马玉婷家在村里 寂寞山庄 附近, 只 有几分钟的路程.因为每周末才回家, 马 玉婷还不知道那个城里人经常去消费的 地方, 不知何时已建起一个 留守儿童之 家 . 家 里有图书、 有电脑、 有影院, 可以 看书、 上网、 看电影. 我今天和亲戚一起过来吃饭才晓得, 太高兴了! 马玉婷和刘爽喜笑颜开地 上网冲浪. 以前在学校和爸妈视频过. 现在这儿也有电脑, 有空我就过来看看. 有了 留守儿童之家 , 马玉婷这个假期的 生活有了新内容. 我平时没什么爱好, 也不喜欢出去 耍.就喜欢和村里的小伙伴在院坝打打 羽毛球. 马玉婷笑着告诉记者, 家里的场 地不比学校, 自己也不像城里的同龄人, 有那么多活动场所, 还可以进进培训班, 学点画画、 弹琴、 跳舞什么的.听得出, 马 玉婷也憧憬多姿多彩的暑假生活, 但这个 懂事的小女孩嘴上却说: 我不想学那些, 有羽毛球打我就很高兴了! (记者 刘敏) 假期生活就是 宅 马玉婷 (右) 和刘爽在村里的 留守儿童之家 . 父母双全、 生活无忧, 他们和城里的小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但 处境却与农村的 留守儿童 相似: 父母在外务工, 不能常在身边陪 伴, 和爷爷奶奶、 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 或者寄宿, 他们有一个名字 ―― 城市留守儿童 .比起农村留守儿童, 在繁华城市的他们生活圈 子更窄, 玩伴更少, 他们孤单无助, 也需要关注. 在巴川街道体育街社区附近的还建房, 半条街的门面和住房都住 着外来务工人员, 这里是城市留守儿童的一个小集散地.就在这条街 的一个门面, 记者见到了张家华和他的奶奶.张家华是铜梁巴中初一 的学生, 老家在维新镇.父母到贵州做生意已经

8 年了, 但幸运的是, 整个小学他都在贵州读书, 和父母在一起.直到去年, 他才回到铜 梁, 成为 城市留守儿童 中的一员. 父母不在身边, 张家华很不习惯. 很想他们, 但只能打电话, 有时 候一个星期要打三四次. 张家华说.爸爸妈妈经常问学习成绩好不 好, 长胖了没有, 其实都是随便聊, 只要听到他们的声音我就很开 心. 对于为什么不能继续在父母身边念书, 张家华很理解, 一是户口 引起的择校费问题, 二是铜梁的教育质量更好.但每次开家长会, 羡 慕别人的感觉还是会侵袭张家华小小的心灵, 那个时候特别想他 们. 小时候在农村, 可以和很多小孩子一起玩耍, 后来和爸妈在一起 生活也非常快乐.但现在, 父母没在身边, 周围也没几个同龄人, 大 多闲暇时候, 张家华都窝在出租屋里看电视. 在学校, 和同学们都是 朋友 的张家华, 想念父母的情绪却因为男孩子的 好面子 , 没法和 人诉说, 只有身边的奶奶了解、 心疼这个孤独的孩子.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 张家华的成绩虽然不拔尖, 但他却并不内向 自卑, 脸上总挂着微笑.在租住的门面, 房子被隔成了两层, 张家华 住在阁楼上.走上木质楼梯, 昏暗的光线下, 能看到一张床、 一张学 习桌、 一盏台灯和杂物, 这就是张家华的小天地.在这里学习、 思考、 休息, 张家华感到很快乐.当问到觉得自己是不是就像城里的孩子 了, 他沉默了一会, 然后微笑着轻轻地摇了摇头.也许, 在这个孩子 心里, 并没有明确的感受到什么, 却还是感觉到在同一片蓝天下, 和 在城市里出生、 成长的孩子相比, 自己总缺少点什么. 放暑假了, 过几天爸妈就要来接他到贵州, 张家华非常期待, 这几 天不停赶暑期作业, 好早早完成, 和爸爸妈妈快乐地生活两个月. (记者 张欢欢) 记者手记: 走访了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