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7-05 |
2 7 B mv mg mg R ? ? 开始时的弹性势能
2 1
3 2 P B E mv mgR ? ? (2)到达 C 点时,
2 C mv mg R ? ,从B到C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2 2
1 1
2 2
2 C B mg R Wf mv mv ? ? ? ? ? ,克服阻力做的功 0.5 Wf mgR ? (3)从C点到落地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 1
2 2 C k mv mg R E ? ?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因此落地时的动能 2.5 k E mgR ? . 17.【答案】(1)
2 100 / m s (2)
100 1 100t ? (3)0.8C 解析:(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0 E BLv ? ,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 I R r ? ? 安培力表达式: F BIL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a ? , 代入数据解得:
2 100 / a m s ? . (2)若要导体棒在磁场中保持速度 v0=10m/s 做匀速运动,则说明导体棒不受安培力,也就没有感 应电流,可知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则: ? ?
0 0
0 0 B L L BL L v t ? ? ,代入数据解得:
100 1
100 B t ? ? . (3)由电量定义: q It ? , 因为电流保持不变,那么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运动的时间为:
0 t v v a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a ? ,安培力表达式:
0 F B IL ? 0.8 q C ? . 由能量守恒定律:
2 2
2 0
0 1
1 2
2 5 R v Q mv m I rt ? ? ? ? ? ? ? ? ? 代入数据解得:
40 R Q J ? .
五、教学设计题 18.【参考答案】 (1)实验思想方法:倍增法.虽为变力做功,但橡皮条做的功,随着橡皮条数目的成倍增加功也成倍 增加.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相关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
学会物理学中倍增法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物理方法DD倍增法,并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D图像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动能的含义? 2.改变物体动能的原因? 进而引出若想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首先要探究 功与速度的关系 1.学生回忆动能的含义: 物体由 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大小 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 积的二分之一. 2.学生思考后回答: 改变物体动 能的原因是有外力对物体做了 功. 复习导入能够 促进新旧知识 联系, 从而明确 本节课探究实 验的目的. 新课教学 1.猜想: 提出问题:功与速度的变化可能会是什么关系? 实验方案的设计: (1)明确探究思路. 探究出外力对物体做功后物体的速度变化.--->
分析每次功的值和每次对应的速度变化值--->
寻 找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实验方案的设计. 首先将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将学 生展示的实验方案总结补充并确定最终的实验方 案. 实验操作技巧 功的测定. 提出问题: a 在试验中橡皮筋在哪个过程中对小车 做功? b.我们是否能直接测量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 数值?若不能,如何解决该问题? c.如何确保弹力每次做功成倍率变化? (2)速度的测定. 演示:小车被橡皮筋弹射的过程. 引导学生引导并思考:a 小车做什么运动? b.要测量小车在哪段中的运动速度?以及如何测 量? (3)平衡摩擦力 提出问题: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几个力?引导学生 思考实验中为使橡皮筋的拉力充当合力,如何平 衡摩擦力?怎么确定已经平衡了摩擦力? 总结:这样我们就测定了 W 和v两个物理量,再 进行同样的五组或六组实验,再将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就可以得 W 和v的关系. 1.分组讨论, 由小组选派代表汇 报讨论结果. 2.分组讨论方案的实验原理、 方法、等.各小组推举代表展示实 验设计方案,如:重力法、橡皮 筋法等. 3.(1)a 讨论后回答:橡皮筋被 拉伸直到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b.可能的回答: 橡皮筋的弹力是变力, 不用能恒 力功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