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笨蛋爱傻瓜悦 | 2019-07-05 |
8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4 邮发代号: 1-82 星期四 甲午年十月十三 CHINA SCIENCE DAILY
6184 总第 期 扫二维码 看科学报 www.
sciencenet.cn 官方微博 新浪: http://weibo.com/kexuebao 腾讯: 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 www.sciencenet.cn 做 口袋里 的空间天气预报 姻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太阳风速度最高达
430 千米 / 秒左 右, 地磁平静至微扰.
11 月28 日上午
8 点, 每位空间天气关注者都能从一个名为 e SpaceWx 的手机客户端 (APP) 上看到 这样一段话. 在这个以蓝灰色为主色调的 APP 上, 他们还能看到当天不同波长范围 下太阳表面和大气层的图像. 为了做这个 APP, 由中科院空间科学 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以下 简称预报中心) 刘四清、 蔡燕霞等人组成 的研发团队琢磨了近
2 年. APP 正式上线后, 蔡燕霞和团队成员 的构想变成了现实, 预报中心也在空间环 境信息采集和立体化服务上前行了一步. 不过, 他们并未因此感到轻松. 从构想到现实 尽管预报中心早已有了邮件、 短信、 月报等产品, 但这些产品在时效性、 直观 性和信息量方面还存在缺陷. 预报中心 主任刘四清意识到,对于大多数公众来 说, 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访问各种信息会成 为趋势, 而这为空间环境预报服务提供了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1 年年底,他们有了个新点子―― ― 做一款 能装在口袋里 的空间天气预报客 户端. 刚开始,我们想把各种信息全都堆 在首页上, 但后来发现不行, 因为没有重 点, 而且太丑了. 蔡燕霞回忆说, 为做好 这款 APP, 她四处取经, 最后只得痛下决 心―― ―简化、 简化、 再简化.
3 年来, 为把 APP 设计得更加科学美 观, 预报中心助理研究员陈赵峰已记不清 跟美工红过多少次脸. 经常因为一个细 节, 就争得面红耳赤. 陈赵峰笑着说. 如今, 打开 APP, 首页上的太阳成像 图片分外醒目;
图片下方的
4 个圆圈和
1 排指示灯, 分别显示最新的 X 射线、 质子、 电子数据、 地磁指数, 并会根据危害程度 显示绿、 黄、 橙、 红四类颜色;
向右滑动, 能 看见当天的太阳风数据表盘.这些信息的 下方, 还有空间天气预报的综述. 其他页面上, 数据曲线 直观详细地反 映出空间天气变化趋势;
科普信息 则在第 一时间向公众解释太阳活动的原因和影响. 如果有突发空间天气事件,我们还会及时 向用户推送警报信息. 蔡燕霞说. 团队的力量 APP 的上线, 并未减轻团队成员的压 力. 这是首次以 APP 形式服务公众. 刘 四清说, 以前都是为固定的专业用户提供 服务, 而现在万一出错, 会带来不好的影 响. 为了保证稳定性, 我们在 APP 上线前 花了小半年的时间作测试. 准确, 是预报的命脉.空间环境预报 中心的
30 多名科研人员,多半有过做预 报员的经历.百来字的预报信息, 通常凝 结了众多预报员的心血.
8 年前, 蔡燕霞也做过预报员. 今年刚 刚 下岗 的她, 至今深深记得预报工作的 辛苦. 不管什么时间,一旦出现红色警 报, 就要在
1 个小时内赶到这里. 现在, 我们有十几位预报员, 每两周 轮一次岗, 连值两天.每天有两位当班预 报员, 主岗预报员需要随时待命, 副岗预 报员在空间环境事件发生时要能第一时 间到达预报中心. 预报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