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 2019-07-06 |
65 种. 花园主 人、
72 岁的印尼归侨郑文泰,
1992 年出资
1 亿元, 在兴隆华侨农场 圈下 了一片上万亩长期因 砍伐遭破坏的荒地, 立志要恢复这片土地上原有 热带雨林的本来面貌. 经过
27 年努力, 许多濒临 灭绝的植物得到迁地保护、 繁殖, 并形成群落, 良 性循环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周恩来: 兴隆咖啡是世界一流 的,我喝过许多外国咖啡 , 还是我们 自己种的好喝 兴隆咖啡, 称得上国人对兴隆印象最深刻的 标识之一. 归国之初, 喜欢喝咖啡的华侨们利用带回的 咖啡种, 在自家的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咖啡树, 自产 自销.
1952 年, 新中国第一家咖啡厂 兴隆华侨农 场咖啡厂 诞生, 其生产的 太阳河牌 咖啡成为新 中国第一包咖啡.
1960 年, 周恩来总理视察兴隆华侨农场, 品 尝了兴隆咖啡, 周总理称赞道: 兴隆咖啡是世界 一流的, 我喝过许多外国咖啡, 还是我们自己种的 好喝. 获得总理称赞的兴隆咖啡, 一时间畅销全国. 直至今日, 常住人口
3 .
6 万的兴隆小镇上 , 有超 过250 家咖啡店, 因为咖啡不仅是当地群众增收 致富的产业, 更是华侨们和当地人的生活必需品. 兴隆人对咖啡的钟爱, 是与生俱来的, 不是别 人强加的. 归侨老故事 咖啡馆老板吴海民说, 喝 咖啡的习惯或者叫传统, 已经渗入华侨们的血液. 据考证, 在东南亚经营咖啡馆的大多是下南 洋的海南人, 而归国华侨大多祖籍海南. 黄文能的父亲黄兴裕回国前就在印尼开咖啡 馆. 他回忆说, 父亲每天
4 杯下肚,
5 点、
7 点、
10 点、
18 点各一杯,
4 个姐姐在店里卖咖啡曾是当 时的一道风景. 全家回国后, 黄兴裕成为兴隆华侨 农场焙炒咖啡第一人. 吴海民的爷爷上世纪
20 年代也在马来西亚 开咖啡店, 回国后, 在兴隆热带植物园负责管理 咖啡园. 他则从
4 岁多就开始喝咖啡, 兴隆很多 侨二代、 侨三代都有这样的经历. 传统的兴隆咖啡在炒制过程中加入了牛油 和白糖, 喝起来 浓而不苦, 香而不烈, 平顺柔 滑 , 口感独特. 然而, 随着世界知名品牌咖啡传 入中国, 兴隆咖啡渐渐不被消费者喜爱, 咖啡产 业逐渐走起下坡路. 印尼侨属、 海南万宁兴隆咖啡协会副会长 吴春光告诉记者: 从纬度来看 , 海南正处全球 咖啡最佳种植区域内. 同时, 海南历史上的火山 爆发又形成了火山质土壤, 这种土壤最适合咖 啡生长, 这是海南咖啡种植的优势所在―― ― 海 南的气候环境、 土壤条件, 与世界著名的蓝山咖 啡产地牙买加相似. 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 咖啡谷 便是这样的 综合性旅游服务区之一. 游客置身咖啡谷, 可以 品一品纯正的兴隆咖啡, 还可一探咖啡成长的 奥秘, 认识有机咖啡的科学种植, 未来这里还将 配套咖啡采摘体验区、 咖啡加工展示区、 咖啡名 人植树区, 建设标准加工厂等. 无论是政府层面、 社会资本, 还是民间人 士,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兴隆咖啡的经济 价值、 文化价值, 意识到传承兴隆咖啡文化的重 要意义. 吴春光说, 实现 让国人喝到自产好咖 啡 的目标不会遥远. 这些文化都不应该被切断 , 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
6 月19 日下午, 正在万宁日月湾训练的中 国冲浪国家队外籍教练迈克・艾伦・韦弗(Michael Allan Weaver), 驾车来到兴隆 南洋 风味 餐馆, 点上一份咖喱鱼丸、 咖喱炒饭, 再来 一杯咖啡、 几块印尼糕点, 坐在窗边慢慢品尝. 自从一年前发现这家餐厅后, 我经常来这 里吃饭, 这里的美食充满东南亚风味, 甚至更加 美味. 迈克对店里的美食赞不绝口. 印尼归侨、 老板娘詹舒敏在厨房和店堂间 来回穿梭、 忙碌不停, 自2015 年开店以来, 她的 店便在本地居民和游客中走红, 大众点评、 小红 书上好评如潮, 被誉为 海南旅游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