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 2019-07-06 |
如果你生 活在烟台, 对烟台的历史文化有 独到见解, 或者与烟台的某些人 或事儿结下不解之缘, 都欢迎提 供新闻线索或投稿, 来稿请注明 作者姓名、 地址、 联系电话, 稿件 一经采用, 稿费从优. 投稿热线:
18653588630 投稿
邮箱:xingzouyantai@
126 .com 投稿地址: 烟台市芝罘区环 山路3号润利大厦1605室 毛旭松 收 邮编:
264003 登 登州 州人 人与 与锁 锁麟 麟囊 囊胶胶东 东农 农村 村的 的分 分家 家书 书 芝罘记忆 安家正 铁匠这个行当已经差不多 消失了, 但留在人们舌尖上的 众多话语却说明: 这个行当曾 经与人们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 光歇后语就有: 铁匠绣花―― ― 改行. 铁匠摆手―― ― 欠锤(揍). 铁匠打铁―― ― 硬碰硬. 铁匠的墩子―― ― 听人锤. 铁匠的围裙―――一身窟窿. 铁匠传手艺―――趁热打铁. 铁匠铺里卖棉花―― ― 软硬 兼施. 铁锤叮叮当当, 火花灼灼 闪烁, 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绝对离不开铁匠. 就经营方式而论, 铁匠有 两类: 走村串庄的和定点加工 的. 走村串庄的, 多半是三个 人一帮―― ― 一个师傅带着两个 徒弟, 其中一个接近出师. 他们 推着一辆小车, 带着家什, 还有 简单的行李. 进村之后, 倒是很 受农民的欢迎, 热情地帮助他 们选择场地、 支炉生火. 他们的 生产是 来料加工 , 很快活计 就来了. 有的要给锄镰锨镢加 点钢铁, 有的则要新打点铁制 工具. 于是炉火通红, 师傅把烧 得通红的铁件钳出来, 放在砧 子上, 手锤指挥, 两个徒弟依照 手锤的指点锻打. 叮叮当当, 好 不热闹. 可是夜晚呢? 即使不是 露宿, 那单薄的被褥也难以御 寒呀! 夏天则除了烘烤之外, 夜 里也得受蚊虫的叮咬. 他们的 服务对象只是农民, 都穷得叮 当响. 黄县的文人写 《铁匠谣》 , 把铁匠生活美化得诗情画意, 只怕从祖辈起就没有人当过铁 匠. 烟台的铁匠不是流动的, 沿着通衢大道有零星的 红炉 , 往往附近有个给牲口上蹄 铁的棚子, 再就是比较集中的 兴隆街. 当年的兴隆街不只是 一条, 铁匠铺也远不止一厂. 他 们已经进行 批量生产 了, 产 品由行商同意收购卖往地方. 当然, 师傅不过是领着干活的 把头 , 掌柜的很少光临现场, 当时也根本无所谓的 劳动保 护 , 有人把解放后才有的 皮裙 说成了旧社会就有, 那是忘 记了时代, 当年有一条布满窟 窿的帆布围裙就已经很不错了. 兴隆街上也流传着 《铁匠 谣》 : 铁锤叮当响, 昼夜辛苦忙. 烟熏又火烤, 炉前汗如浆. 累断脊梁骨, 难养爹和娘. 三百六十行, 最苦是铁匠. 如今, 铁匠早已成为 消失 的行当 了, 但是, 歌谣却留在 了人间. 曲京溪 在我们胶东农村, 养了多 个儿子的家庭, 待一个或两个 儿子结婚后, 一般要分家(只有 一个儿子的家庭也有分家的), 而且儿子越多的家庭分家就越 早. 分家, 要对家庭财产进行分 割;
对儿子儿媳赡养父母的义 务进行书面约定, 并写成文书. 这种分家的文书, 在我们家乡 叫做 分书 . 我父母一共生育了我们四 个儿子,我排行第三.大哥是1975年结婚, 到1976年有了我 侄子后, 家里的人, 增加到了十 二口. 老少四代人, 进出三间旧 草屋, 不方便的地方日渐显多. 那年春天, 父母拿出全家多年 的一点儿积蓄, 生产队提供了 土坯、 麦秸草还有人工, 我们家 盖起了六间新草房.母亲说: 老大, 眼下房子也有了, 你就 出去个人过日子吧. 大哥觉得 自己结婚才一年, 就跟父母分 家, 有点儿不好意思. 而父母则 怕日子长了, 跟我大嫂生出摩 擦, 不如和和气气地分开过好. 按我们老家的规矩, 分家是要 请老舅来主持的. 可我们的两 个舅, 早已疾病缠身行动不便, 不能到场. 父母就商议着, 让生 产队的队长和会计来办理此事. 那年代, 农村还没有电灯. 一天晚饭后, 父亲点上煤油灯, 又拿出了只有过年时才用的玻 璃罩灯, 哈着气, 把玻璃罩擦得 铮亮, 也点了起来, 放到了炕席 上.不一会儿,队长和会计来了, 父母便打发我们到东间奶 奶屋里去, 叫我们掩上房门. 父母和队长会计说了一会儿话后, 大哥推门进了西间. 我们好 奇地从门缝里朝西间瞅, 见会 计正趴在炕沿上写着什么. 父 亲先于母亲下世, 直到2009年 母亲去世后, 我们才在母亲的 遗物里, 发现了一张尺幅大小, 旧了的红纸. 大哥说这就是当 年他分家时的分书. 我拿来看 时, 见上面写的内容大概是: 旧 屋后边的六间房, 西三间给大 哥, 还有屋前的三棵杨树. 大哥 每年供给父母: 小麦160斤、 玉米200斤、 花生10斤、 花生油10 斤、养老钱6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