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紫甘兰 2019-07-06

2006 年中心建设发展历程四川大学是我国最早设Z考古专业的大学之一(1960 年) ,著名考古学 家徐中舒、冯汉骥、童恩正等学者长期执教于此.四川大学也是中国西南地 区(云、贵、川、藏、广西)唯一具有从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点综合大学. 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第一,这是一个多民族 聚居的地区,考古学的发现不仅有助于说明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更有助于从 考古的角度研究探讨中国西南边疆在疆域形成、现代边界、民族融合、对中 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贡献等重大学术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 这个地区不仅民族多样,文化多样,而且其自然环境与景观、生态资源分布 等方面也具有多样性,为开展考古学实验提供了独特的场域;

第三,四川大 学考古学者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长江上游地区相继主持或参与了四川 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西藏昌都卡若遗址等重大考古发掘,这些 成果不仅改写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对世界文明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四 川大学的考古学科以及相应的考古实验课程,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近50 年来, 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始终坚持以坚实的田野考古学为基础, 将 考古学与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密切结合,广泛联系文献材料对考古遗 存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传统,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实力雄厚,在全国具有重 要的学术地位.川大考古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点(1981 年) ,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5 年) ,历史学博士后流动 站(2000 年) ,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 年) ,四川省重点学科(1996 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2000 年) ,教 育部?985 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平台、 ?南亚与中国藏区?平台(2004 年) ,国家重点学科――历史文献学(2007 年)的主要支撑学科.与学科建设发展同步,四川大学考古专业一直高度重 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是国内高校较早设Z实验室并开展考古实验教学 的大学之一. 回顾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发 展阶段:

2 中心建设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1985 年以前) 四川大学考古实验教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70 年代.1973 年,四川 大学考古专业在文革期间首次恢复招收本科生时, 即建立了考古技术实验室, 由专人负责指导学生开展考古摄影、文物修复等实践教学活动.四川大学是 最早将现代科技引入考古研究的大学之一.1977 年,已故童恩正教授尝试使 用计算机缀合殷墟出土甲骨,在国内首开将计算机引入考古学研究之先河.

1982 年,童恩正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计划在四川大学建立碳

14、动物 考古、植物考古、地质考古等多个实验室,首次将科技考古的理念引入中国 考古界. 2.发展阶段(1985-2005 年)

1986 年,四川大学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广汉三星堆遗址进行 大面积发掘,在发掘工作中采用了 C14 测年、青铜器修复、象牙保护等多种 技术手段.1986 年,四川大学考古专业与成都博物馆等单位合作,运用多学 科手段,对成都指挥街遗址出土人骨、动物骨骼、文化层孢粉进行鉴定和分 析.1987 年,童恩正教授主持开展?西南地区石器的微痕研究?课题,指导 研究生完成?成都蜀文化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成都方池街遗址出土 的石器资料?的硕士论文,是国内较早进行石器微痕分析的例证.1995 年, 马继贤教授等与日本田中株式会社、 国家地震局合作, 采用地面 CT 技术对云 阳故陵巴楚王侯陵墓进行物探.1996 年,我校考古专业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 所及日本学者合作,采用高空摄影、植硅体研究、孢粉分析、地磁雷达等多 种手段对成都平原的古城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1994 年以来,我校考 古专业师生在三峡库区连续多年度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使用多种方法 和手段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于实践教学与科研,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 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因在三峡库区考古实践教学中取得的突出成就,1997 年,荣获全国高校考古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 年,考古 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考古技术实验室被确定为校级实验室,拨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