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此身滑稽 | 2019-07-06 |
一生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探索,在理论方面的 独到发现与见解,对中国当代白话文写作极具启发意义.曾主编, 《北京文学》 杂志,出版小说集、散文集十多部.题材多反映农村生活或知识分子心态.主 张鼓励新锐,培养新人,回归文学本体.在北京第三届文学节获终身成就奖. 林斤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京西房山,门头沟一带农村下过乡,蹲过 点,体验生活.并曾在山区居住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很 熟悉,对那里的人和事,发生的变化也关注.交过不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
80 年代他还到过燕山,给那里的文学青年和业余作者授课,给人们留下很深的 印象.
1965 年, 林斤澜听到房山县黄山店供销社背篓商店的先进事迹, 又看到 《北 京日报》 发表的社论: 《让"背篓精神"在全市生根开花》 . 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深入生活, 搜集材料, 几乎走遍了全市和郊区的服务行业. 写出一篇大散文: 《背 篓精神开新花》 .发表在当年
10 月份《北京文学》杂志上.文章的开头旗帜鲜 明地说道: "北京郊区的村庄,正迈开大步,赶大寨,追南韩继;
工业战线上,也 掀起了又宏伟又热烈的生产高潮.正在这时候,房山的黄山店,举起了《背篓 商店》这面商业战线上的红旗. "他列举了发生在延庆,昌平,怀柔等地商店,供 销社、以及各地粮库、银行、信用社、卫生所、火车站等行业,开展学习"背篓 精神"的动人场面, 歌颂和弘扬了广大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他说: "从 这个深山小店里,看到了北京到处在学习背篓精神.是学着又创造着,是赶着 又超着,从此一步跨出了商业范围,成为一种精神,在社会上行走,在街头巷 尾传说, 在各行各业中间, 爆发了一簇比一簇动人的火花. "他从这个深山小店里, 看到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精神的无处不在,并开花结果.他的文章为全 市掀起"学背篓,赶背篓"的活动和传播宏扬"背篓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他写的散文《新居》里,他没有写搬进新家的喜悦和兴奋,林斤澜却回忆 起二三十年前的山区生活.那是在他从乡下搬到城里,住进现代化公寓以后.当 时由于有些设施不配套,没有直通公交车,电话也不通畅,办事很不方便.一次 他站在高楼的阳台上,看见成群的鸽子在脚下盘旋,想起了在山区居住的时候, 顶风冒雨送信的邮递员. 它是这样描述那个邮递员的: "那是一个
20 冒头的小伙子, 背着大邮包,一进队部办公室,顺手摘下挂在门边的水瓢,在门后的水缸里,舀 一瓢冰凉的山泉水, 一饮而尽. 下雪天, 拿坐在地炉上现成的热腾腾的水壶给他, 他也正眼不瞧,喝完凉水,连坐也不坐,立刻拿出信件、报纸;
若有汇款条,连 现金也带来了, 若有包裹单, 连包裹也背来了. 发完来信, 就收寄走的信件包裹, 还带卖邮票.三下两下抬腿就起,常常背着邮包临出门,一脚前一脚后,再舀一 瓢,一饮而尽.不喝热的喝凉的,这是习惯,这习惯是抢时间抢出来的,没工夫 坐下来一口一口地啜呀! " 林斤澜那个时候还很年轻,觉得山区生活最苦的是与世隔绝,有了这样的 邮局和那么好的邮递员, 每当收发信的时候, 都有一种感激和崇敬由然而生, "仿 佛山村的阴影都明亮起来了" .特别是那邮递员举瓢一饮的姿态, "都走进了诗情, 画意,梦境. "林斤澜在他的作品里,尽管没提到他的名字,但我们从那细腻,深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不难想象,他所描画的邮递员,就是房山火红年 代的先进典型, 铁脚板任成水的生活原貌. 这些事迹和人物, 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