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 2019-07-06 |
当年我正在 周口店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全校师生也处于狂热的氛围中. 领命1958 年暑假开学后不久, 校领导去周口店区开会 (周口店原属房山县,
1952 年9月划归京西矿区,
1958 年4月房山、 良乡两县合并, 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 成立周口店区,区政府在原房山县城内) ,领下了种亩产"五十万斤"小麦试验 田的任务. 校领导从区里开会回来, 决定立即付诸行动. 首先是选定试验田的地点. 当 时周口店中学在周口店南头、 京周公路东侧, 路西是一片河滩, 开辟出一片园田, 有水渠可以灌溉,平时种些蔬菜,就在这里划出约
2 分地作为小麦试验田. 深翻首先是深翻土地,要把这
2 分地深挖
5 米,再换上好土.2 分地约有
130 余 平米,深挖
5 米,需要挖走约
1000 立方.由于周口店中学刚刚成立高中,我们 高一年级两个班共
60 多人,这项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我们头上.一场深挖土 地的大战开始了, 这片土地原是河滩, 下挖几十公分就是河卵石和砂子. 那时哪 有机械, 这千方砂石全靠我们一锹锹从深坑里挖出来, 再一筐筐抬走. 师生大干 了半个多月才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换土接着就是回填了, 这一千方好土从哪里来?校领导联系了周口店生产队, 从 一片已经撂荒的土地里挖好土回填到我们的试验田中去.运输工具如何解决? 我们从大队借来马车.车可以借,但牲畜白天还要出工干活,不能借给我们.我 们只能利用晚上时间人拉马车. 夜战开始了, 同学们打着手电, 从地里把土装上 车,然后一人驾辕,大家推车,一路号子声、歌声不断,把一车车好土拉到试验 田.在皎洁的月光下,人拉马车走在京周公路上,在当时也算是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 大家干得轰轰烈烈, 热火朝天, 十几天的时间生生把一块耕地的好土回 填到我们的试验田里.其中上部约
80 公分需要掺上有机肥,肥料是我们上下学 的路上背着粪n,拿着粪叉一点点拣回来的. 管理大干了一个多月, 终于具备播种的条件了. 要实现亩产五十万斤, 谈何容易? 为了高产必须打破常规,遍地撒种,什么株距行距已经全然不顾.2 分地播种了
70 多斤麦种,不管怎样终于赶在秋分前播下去了. 播种之后, 我们经常到试验田去照看, 等麦苗出土以后劳动量就逐渐减少了. 进入冬季, 随着大跃进的热度逐渐冷却, 同学们中间不断出现质疑的声音, 领导 也不再喊口号唱高调了. 按正常田间管理,需要除草、间苗、施肥、灌溉、打药等工序,而试验田是 密集种植的, 人根本无法进入到里面, 因此不少工序无法进行, 只能任其自然生 长.试验田有水渠可以灌溉,但灌溉之后应该锄地,切断水的蒸发渠道,也无法 进行,因此灌溉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收获1959 年春节过后,麦苗慢慢返青分蘖了,一点点长高了,等到麦苗拔节出 穗时,由于没有间距,空气无法流通,东倒西歪,扶也扶不起来.我们在试验田 两侧插上木棍,中间用麻绳把麦苗扶起来也不顶事,逐渐就没人理它了. 好容易到了麦收时,据说收了
70 多斤麦子,与播的种子基本持平.一场闹 剧就这样悄悄收场了. 反思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事情过去五十多年了, 回忆这段历史是要警示人们, 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不能头脑发热,要尊重客观规律,做老实人,说老实 话,办老实事. 宋浩:原山西省大同矿务局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