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9-07-07

东部为堆积平原,地势低平,塘漾棋布;

东南部为滩涂平原,其间孤 丘兀立,地势略转向高原.余杭总面积为 1220km2 ,地貌可分中山、低丘、河谷平 原、水网平原、滩涂平原等,其中平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 61.48%. 2.2.

2、气候特征 余杭区属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因地形不同,小气候差异明显,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 繁,春雨连绵,天气变化较大,常有倒春寒出现;

同时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并受地 形条件影响,西部易寒、中部易涝、东部常缺水.其中降雨集中在五月至七月梅雨 季、八月至九月的台风季节,平均降雨量 1150~1550mm,年降水日为 130~145d, 年平均气压 1011.5hpa.常年主导风向 SSW(12.33%) .年平均风速 1.95m/s. 2.2.

3、水文特征 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大致以东苕溪一带为界,

7 西部为山地丘陵区,东部为堆积平原区,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 38.52%,平原面积占 61.48%.地势走向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山,海拔 500m 以上的山峰,大多集 中于此.全区地貌可分为中山、低山、高丘、低丘、谷地和河谷平原、水网平原、 滩涂平原、钱塘江水域等

9 个单元.东苕溪与京杭运河、上塘河是流经余杭区境内 的三大江河. 北苕溪是东苕溪水系最大的支流之一, 全长 45km, 流域面积约 65km2 , 年均流量 5.63m3 /s.由于地形差异,余杭区形成东西两个自成系统而又相互沟通的 水系-天然河与人工河.西部属天然河水系,以东苕溪为主干;

东部为人工河水系, 以京杭大运河和上塘河为主干. 2.2.

4、生态环境 余杭地属浙西丘陵山地与杭嘉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丘陵山地自然生态保持 良好,中东部平原地带,由于早期开发和人类的频繁活动,原生植物被早已被人工 植被和次生林所取代.平原河网旁常见的植被有桑、柳、竹园,以及桃、梨、枇杷 等.其中枇杷为余杭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另有分属

77 种的各类树种

495 种.市域 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主要有杜鹃、黄鹂、画眉等数十种鸟类;

黄鼬、华南兔、豹猫、野猪等哺乳类动物十余种;

蝮蛇、赤练蛇、龟、鳖、石蛙、蟾蜍等两栖类、爬 行类动物;

泥鳅、黄鳝、条纹唇鱼等鱼虾类.植被以人工种植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 物和乔、灌、草及各种花卉为主,动物以少量的鸟类、鼠类、蛙类、蛇类以及和各 种昆虫等小型动物为主. 2.

3、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⑴ 余杭区社会环境简况 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东濒钱塘江,三面环抱杭州.全区 总面积 1220km2 ,人口 87.67 万.余杭区是杭州通往沪、苏、皖的门户,交通发达, 经济繁荣,沪杭、杭宣铁路纵贯全区,

320、104 国道和沪杭甬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京杭大运河、钱塘江、苕溪和上塘河相互沟通,东联海宁.余杭区历史悠久,自然 条件和区位条件优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较高.全区下辖

14 个街道、6 个镇.其中区府所在地临平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 30km,是全区经济、文化、政 治活动中心.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发达的交通、先进的通信设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经济体系,工业产 品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