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 2019-07-08 |
90 年代以来 我国婚姻状况变化分析 陆杰华 王笑非 (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 100871) [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婚姻状况变迁的主要特点,其中无论是结婚状况、 离婚状况,还是分性别、城乡平均初婚年龄,以及分年龄婚姻状况,都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特征.
这 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我国婚姻状况在过去二十年间正处于嬗变的历史时期. [ 关键词]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婚姻状况变化 [ 中图分类号] C91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
3054 ( 2013) 03- 0062-
11 [ 收稿日期]2013 -
04 -
15 [ 作者简介] 陆杰华 (
1960 - ) ,男,辽宁沈阳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笑非 (
1987 - ) ,黑龙江 哈尔滨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之前,受传统 家本位 思想的影 响,我国人口的婚姻家庭观念很强.而自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传 统中国社会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社 会变迁和市场转型成为形塑家庭生活和婚姻观念 的重要力量,人们的观念日益由保守趋向开放, 各种网络社交媒介的兴起和流行使家庭的情感慰 藉及性规范作用渐趋弱化.与家庭功能变迁相伴 而生的是婚姻状况呈现愈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 势: 未婚人数不断增加、丁克家族的出现和普 遍、城市大龄 剩男 剩女 结婚难的困境、 由婚外情导致的中年婚姻危机、由于财产关系等 原因而日益受到关注的老年人再婚问题等等.婚 姻关系的变迁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利用 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大陆婚姻状况总体趋势的变 迁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在于考察一段时期内登 记结婚对数、离婚率、未婚、已婚人口比例变化 等基本信息,并结合性别、文化程度、地域/城 乡等 人口学变量考查变迁背后的结构性特征;
[1 ] [2 ] [3 ] [4 ] 也有学者在思想意识层面对婚姻变 迁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其中包括缔结婚姻基础 的变化、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使夫妻双方在家庭中 地位发生了改变以及人们对婚姻质量的强调和期 望值的提高等. [5 ] [6 ] 除了对婚姻状况总体变化趋势的研究,更多 的学者将目光投向某一具体婚姻态势 ( 包括未 婚、已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四种情况) ,并对 其变迁趋势进行深入的描述.如随着近些年中国 社会离婚率的持续上升 , 闪婚闪离 小三 导致婚姻解体等现象屡见不鲜,而离婚对个体再 婚、子女教育和成长、家庭结构变化乃至社会稳 定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 中国式 离婚越 来越多受到全社会及学界人士的关注,其中既有 利用历史性数据,通过考察粗离婚率、离婚对数 等指标,分析一段时期内离婚水平总体变化趋势 及离婚者性别及年龄结构变化的研究, [7 ] [8 ] [9 ] 也 有利用某一特定时期抽样调查数据,根据婚姻理 论建立解释模型,对离婚风险影响机制进行的 探讨. [10 ] 还有一些学者把目光投向对 丧偶 群体 的研究,而丧偶群体中老年人口居多.随着我国 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及占全体人 口比重都在不断增加,在与老龄相关的诸多问题 中,丧偶老年群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26―为这对其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健康状态都有直 接影响.在对丧偶老年群体的研究中,有的研究 通过引入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变量,对丧偶 人口基本状况 进行分析,并发现日益呈现的 老化 男性化 的倾向, [11 ] 也有的研究对丧 偶老年人口再婚问题进行分析, [12 ] [13 ] 并探讨了 老年人再婚困 境、再婚市场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 此外,婚姻与生育密切相关,而初婚年龄的 变动会直接影响初育行为,进而对人口再生产及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产生影响,因此初婚年龄的变 动也成为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其中既有对短时 期内特定地区初婚年龄变动的研究, [14 ] 也有利用 综合性数据对较长时间内全国人口初婚年龄变迁 的分析, [15 ] 还有的研究对平均初婚年龄推迟的原 因进行探讨,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的影响、婚育观 念的变化、受教育时间的延长、婚姻市场高昂的 费用和同居现象的普及等. [16 ] [17 ] [18 ] 通过以往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经 济转型,婚姻家庭变化特点及趋势引起了学界的 广泛关注.婚姻状态的变迁与个体的受教育程 度、社会经济地位及整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演变密切相关,它的转变反映着公民观念及行为 方式的转变,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不过, 大多数研究援引的数据主要为 四普 五普 数据,这对于反映新世纪以来我国婚姻变化的最 新趋势是远远不够的,原因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