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 2019-07-08 |
!() 年, 我大妹刚满 )* 岁, 就 漂 到遥远的新疆.尽管父母极力劝说, 可她却说: 支援边疆建设,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炼, 这是 年轻人应尽的责任. 临行这天, 望着西去的列车, 上海知青甘于 奉献青春的感人场景,让送行的人无不心潮澎 湃. 为了把大妹调回上海,我和父母动了不少 脑筋, 想了许多办法, 终于成功了.父亲嘱咐我 发份加急电报,要大妹乘飞机回上海到新单位 报到,但她在回复的电报上只有四个字: 扎根 边疆. 冬去春来, 大妹与兵团医院里一位上海 知青结婚成家了.那年春节, 他们回来探亲, 父 母又想抓住这个机会劝说他们留在上海工作, 但被婉拒了,他们表示: 上海知青要为开发建 设新疆贡献一份力量! 大妹生了孩子后, 父母更是关心, 在上海 与新疆两地之间 漂 来 漂 去, 既为了能熟 悉新疆的风土人情, 方便生活, 又能帮助大妹 带小孩和料理家务, 让小夫妻专心工作, 后来 妹夫升职为副教授, 大妹也被评上了药剂师. 弹指一挥间, 大妹和妹夫相继要退休了, 面 对何处养老的选择,他们摆脱传统的世俗观念 束缚, 反 叶落归根 之道而行, 做到 漂 的初心 不改,坚持扎根新疆不动摇.大妹的举动看似 不近人情 ,实际上是实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 切贡献给边疆的诺言,是正确人生价值观和思 想境界不断升华的体现.前不久, 大妹寄来 一照片,背景是一排排昂首挺立的胡杨 树.对啊, 胡杨树抗击风沙、 顽强拼搏 的秉性, 正是大妹的真实写照. 文娄惠静 我++ 岁之际,受集团派遣来到马鞍山市含 山县, 在集团投资的一家铸造公司工作. 初来乍到, 同事是新的, 工作环境是新的, 地 域风情是新的……自己犹如一条鱼儿, 漂 在车 间、 漂 在办公室、 漂 在街上.就这样 漂 来 漂 去, 与员工熟悉了, 工作理顺了, 休息日可以 安心去领略当地风光了. ,-)( 年夏天, 当地暴雨不断, 一些河道河水 快速上涨, 情况万分危急.我们公司接到某个镇 政府的求援电话后, 组织了一支抗洪抢险员工队 伍, 冒雨驱车前往遭遇险情的圩子. 当时, 宽阔的 河面已经与一侧堤岸相平, 有几段几十米长的堤 岸垫着几层泥包, 看似缓慢的河水仍一刻不停地 漫溢过泥包. 而堤岸下面, 是一大片绿色的稻田, 不远处是几十户农宅,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几十位员工在镇政府运来的泥堆下分成三 组: 一组挖泥, 一组装泥, 另一组将泥包运到堤岸 处, 交给有经验的村民. 从上午到傍晚, 我们的员 工在雨中将一座小山似的泥堆装进一袋袋泥包, 有的员工嫌雨衣闷热,索性光了膀子挖泥装泥, 有的员工穿着粘满泥土的雨靴, 将装满泥包的小 车一步一步推到堤岸…… 完成任务后, 作为领队, 我带领疲惫的员工 撤离了圩子. 漂 在这里, 我就这样成为抗洪抢 险一员. 我在含山 漂 了五年, 今年即将退休, 可谓 老 漂 了.我们异地投资建设, 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工艺技术, 公司产值利润逐年提升;
同时, 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活动,则是我们沪籍员 工 漂 在这里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老少咸议 上一期 说说 '
老漂'
的五篇文章, 说了 老漂 的责任义 务和无奈烦恼, 这是两种观点的 碰撞.有人提出, 老漂 并不仅 仅是带娃, 老漂 应该有更多的 解释, 比如将 老漂 看作是一种 正常流动, 可以 漂 出一番事 业, 体现人生的价值, 那就有了 积极意义.这种 漂 和上海 海纳百川大气谦和 的城市精神 是紧紧相扣的. 老张是贵州安顺贫困山区里的一个农民,仗着会做一手好 酒酿, ,% 年前挑着扁担, 坐绿皮火车, 从十万大山上 漂 到了上 海, 他在我小区对面菜场租摊, 开始了自酿自卖的小生意. 我因为爱吃酒酿, 于是认识了他.那年老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