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9-07-11
雪原投稿邮箱地址1063921020@qq・com 责任编辑: 周亮 编辑: 马兴琳 组版: 杨熙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 周末・66版 许兵 老张老张的胡须从唐诗中发芽 老张散步在黑板上 老张的手指是一段段粉笔 老张的心情总是放飞的鸽哨 老张很伟大, 校园的每一块石头都认得他 老张很普通, 老张走入人群再也找不到 老张其实不光叫老张, 也叫老王, 老甘…… 乡村老教师 像一个丰收的农人 走进城里开庆功大会 或许是村里的老把式 选出来成为模范 或许他是个诗人 站在田野里, 吸收着阳光、 雨露 就像一束束的稻穗 沉甸甸, 挺厚实、 挺宽阔 那不带过滤嘴的烟 那抚摸了土地, 又抚摸了诗歌的手 那明亮, 闪着哲人光芒的眼睛 那笑 真的 那就是一个走出山村, 又走进乡村的 播春人 割麦的老师 就站在黝黑黝黑的土地上 扯来天边白色的弯镰 呆望粒粒成熟的金黄 回想一节课一节课的辛劳 放开了原本宏亮的嗓音 ――开镰 就站在秋收中间 岁月浓缩成一色的雕像 割麦的老师 开春时, 又准备在额头上再垦出一份希望 老师的鱼尾纹 停泊的是几十只小船 那条川 微风轻轻拂过, 太阳柔柔照着 是您的细语, 您的目光 滋养着帆一步步的升 船已长大 奔腾在越来越宽阔的江上 王珉 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 ・ 庞德曾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 灵一般的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干上许多花瓣 .

今日采访 母校时, 教学楼前盛开的白玉兰, 不经意间使我沉醉.光溜 溜的枝条上先叶而开的花朵, 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歌的意 象. 诗中的话语是推人及花, 而我的心思, 则是推花及人. 我想到了一位如玉兰般美丽的女子, 她便是教授我3年英语 课程的老师――杨秋萍.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中煽情唱 道: 每当想起你,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那 种温暖, 都来源于杨老师. 犹记得开学第一堂英语课, 我就被她的笑靥所吸引 ――一位温文尔雅的青年女教师走上了讲台, 一张口, 那清 脆如百灵鸟的嗓音读出流利的英文, 配上中文, 语速极快地 说: 从这学期开始, 我就是你们的英语老师, 今后, 你们就 叫我杨美丽! 抑扬顿挫的笑声, 披肩的乌黑秀发, 立马将同 学们吸引住了.假期, 我做了很多英语课程的准备.当时, 她让我们上台标注英语发音, 我毛遂自荐上台标好, 她检查 完后对我表扬有加.若干天后, 她悄悄地找到我: 以后就 由你当英语科代表, 日常英语学习你要多用功, 我知道你是 个好孩子, 这样对你也有很好的鼓励作用. 她就像一股清泉, 让每一个奇妙的英语发音, 温润地流 进我干涸的心田.如果说, 刚开始是被她的美丽所打动的 话, 那么喜欢上英语则是被她的关爱所折服.那是在我生 命中最感伤的一天, 父亲由于长期加班猝然离世, 他将生命 献给了公安事业, 母亲昏迷在床上一蹶不振……令我感动 的是杨老师竟像亲人般, 跟母亲握手, 嘘寒问暖, 聊天拉家 常, 还给我送来了许多有用的英文书籍.原来, 她得知父亲 去世, 赶忙从学校跑来家中.她告诉母亲, 我在学校的表现 很好, 要她振作下去, 为了我好好活着!从那时起, 我就在 心里把杨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了. 后来, 我成了杨老师家的常客, 她常给我讲英文励志故 事, 鼓励我要自强自立.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 她说小 时候她也经历过一样的家庭变故, 有一位恩师也精心栽培她 考上了师范院校.这些话让我暖意遍身, 也让我受益终生. 在我心目中, 杨老师是老师和母亲, 更是我精神上的导 师.父亲去世那段时间, 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她的 关心好似黑暗苍穹里划出的一道光亮, 给我的心灵之门射 进了一丝灵光. 我想说声谢谢你,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这是我最想 对杨老师说的一句话.沿着记忆的枝杈回溯, 总有闪光的 片断让人心情明朗, 恰如 湿漉漉的黑色枝干上许多花瓣 , 这些先叶而开的玉兰花, 燃情绽放, 而杨老师的笑靥, 正如 玉兰, 圣洁而纯粹. 李易农 一根木棍, 自被一双手挥起来 讲台上, 它便有了更严肃的 称谓 这支教鞭是软的, 内心流淌着草木之情 这支教鞭又是硬的, 直楞楞的 高可攀天, 低可点地, 如同 神话里的法器 有时, 这教鞭是条龙 驾着执鞭人激昂云雾而翻飞 有时, 这教鞭是殷切叮咛 让你游离的目光, 在一个点上凝聚 这教鞭, 是木棍的华丽转身 是那个天天举着它的人, 手中的一支竹篙 为学子开启人生的船只, 在知识的河流里 穿行 是一串串期望, 让你飞马扬蹄 一支粉笔的行程 当一支粉笔, 白色的粉笔 被手指握住的刹那 它便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这路, 直通向一块木板的严肃面孔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就像一把刀, 将一片黑色一点点剥离 它挺立着身子穿行, 是 一个大写的人 再也没有比这更醒目的路了 每一步履, 都映射出光线的白 这白, 就像是一条河流荡着的浪花 白得, 如同拂晓的白, 是凝聚 在鬓角的白 这条白色的路 是粉笔的骨头被黑色磨碎了 那飘扬的白色尘粒 化成一股股无形的力量, 充填在 学子们的心中 感恩教师节献给教师节的诗 (组诗) 第第1105 1105期期恩师, 如玉兰花 一支教鞭的舞姿(外一首) 汤飞 提到老师, 我第一个想起小学五年级时的张荣科老 师.提及张老师, 我最先想到的是一个傍晚和未在村小完 成的五年级. 那个暮色渐浓的傍晚, 已经前往乡中心小学读书的我 去找张老师.彼此问答完了我在新学校的情况后, 他从破 旧的抽屉里取出一叠报纸, 我看了一眼, 竟然是连续数期 的 《少年百科知识报》 , 在乡小的报架栏里见过, 不料, 他也 有.我边翻阅边听他说: 你们现在正处于吸收知识的关 键时期, 我在年前专门去邮局定了这份报纸, 打算作为你 们这学期的课外读物, 开阔眼界.虽然咱们是乡村小学, 生活、 学习条件比不上城里, 但在学习上千万不能落后. 哪知, 收到报纸时你们全都离开了.你喜欢的话, 多看 看. 说完, 他叹了口气. 我默然.这是一份内容有趣的报纸, 可现实一点也不 有趣. 张老师是我们村小第一位大学生老师, 在这里可谓是 明星.初来时, 他教授比我们低一个年级的学生, 因为平 易近人地和我们一起打乒乓球而熟识, 几个小伙伴经常跑 到他的寝室里谈天说地, 仿佛是一种优待和特权, 颇引以 为豪. 当初我们读完四年级时, 按照惯例应该到二十里之外 的乡中心小学就读.在作别之际, 忽然传来惊天的好消 息: 我们这一级可留在村小读五年级, 因为有一位大学生 老师!自此, 张老师正式成为我的班主任, 兼各学科老师. 学识丰富的他教书手段与众不同, 讲解深入浅出, 总 能找到不同的办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还别出心裁地把全班 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相互比拼.奖品是作业本.在数 学课本上学到标杆测量法后, 他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标 杆, 以组为单位测量操场的长和宽, 看谁更准确.即使是 形同鸡肋的体育课, 他也严格照课程表执行, 而且绝不将 之当作休息时间, 总是认认真真地准备、 安排, 或者赛跑或 者做集体游戏, 以保证锻炼效果.每当此时, 张老师会一 丝不苟地换上回力运动鞋. 非但如此, 连课余生活都变得有滋有味.以往无非是 丢沙包、 跳绳、 扇纸牌等, 老师从不会过问.张老师却主 动贡献出一副象棋, 放在教室里供我们课余时对弈.先 是有两三成功力者上阵, 不会者围观, 久而久之自学成 才, 趁高手不在时过一把瘾.我便是这样学会下棋的, 只 是棋艺不精, 没人愿意跟我玩.有了他带头, 跳棋、 军棋 齐齐流行开来. 当然, 还有绝大多数同学无缘得见的报纸.在张老 师的带领下, 我们班级的成绩在同乡学校里位列前茅, 家长们无不交口称赞.他真是一个特别的老师, 受人尊 敬爱戴. 特别舒心的日子总是很短.谁都未料到, 它短得只有 一个学期. 五年级下学期开学前, 我们被通知去乡小报名.原因 不明.村小历史上的第一届五年级也从此夭折了. 我们走了, 张老师留在学校继续带低年级的学生.没 几年, 由于生源锐减, 多所村小撤编.张老师并非正式教 师, 只得自谋出路.后来我无意中得知, 他成为了邻村某 户人家的女婿. 至今, 我还清楚地记得曾在张老师的寝室里看到过一 份手写的稿子, 是他的心声: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三尺讲台是我的战场, 粉笔是我的武器, 面对一双双渴求 知识的眼睛, 我明白自己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哪 怕未来分外迷茫, 我也要无比坚定地走下去, 甘愿做一支 蜡烛, 燃烧自己, 照亮孩子们的前途. 幸得这样一位老师, 有没有在他的讲台下读完五年 级, 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世间姓张的老师那么多, 但令我 念念不忘的只有他一个. 未完成的五年级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