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9-07-11
老顽童 见习编辑: 徐佩电子信箱: qzwblysz@126.

com

电话:

3012635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14 我经历过的 抗战前, 我的童年是 金色的.我家在大山里, 置办年货要去六十多里 外的县城.每当过年, 我 和小孩们就会蹦跳着去 迎接山民买回来的年货, 当看到年货担上挂着红 艳艳的灯笼, 就乐不可 支.父亲在堂前贴春联, 挂太公画像, 姐姐洗刷餐 具和烛台, 过年的气氛洋 溢在家中, 更滋润着童 心.吃年夜饭前, 要先毕 恭毕敬地祭拜天地和祖 宗、 放鞭炮.母亲给我们 兄弟姐妹分发红包, 用绵 纸擦我们的嘴巴, 说: "又 大一岁了, 嘴巴要干净 些, 不要骂人讲脏话. " 年夜饭后守岁, 我坐 在灶塘边往里烧一大截 老树根, 火苗映衬着脸蛋 红光满面.父亲要去山 溪边挑水, 我就提着灯笼 跟着父亲来回.夜深了, 得放两个大火炮后才能 关上大门.黎明时 "开门 口" , 我是长子, 得跟着父 亲燃着鞭炮在门栓上绕 一圈, 大门骤开迎接大吉 大利.我们在门口拜过 天地后就带着祭品到村 头土地庙里祭神拜佛, 寂 静的山村顿时热闹非凡, 庙里熙熙攘攘, "恭喜恭 喜" 声不绝于耳.黎明太 阳出来了, 祠堂的广场上 人头攒动, 大人踢毽子, 孩童做游戏.古朴的民 俗在山村里延续, 谱写出 平和欢乐的年味.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 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的 惨景下度过的.43 户村 民的房屋全被烧成焦土, 家家都搭一个茅棚蜗居 过年.我家向山外的亲 戚借了

4 两猪肉祭祀, 什 么春联、 太公画、 红灯笼、 红包都被剥夺.母亲看 着一小碟猪肉和两盘青 菜, 久立不语, 辛酸地抹 泪, 整过中国都在压抑的 情绪中度过春节. 我失学在家好几年, 又染上 "打摆子" 虐疾, 全 身颤抖地吃着年夜饭. 对比过去的欢乐和幸福, 我怒火中烧, 决心长大以 后参加解放军, 跟侵略者 好好算一笔账.那几年 酸苦的年味, 让中华儿女 怨愤, 并大长志气.

1949 年夏,家乡解放, 我考入华东军大浙江 分校.毕业后分配到独 立营的一个连队当文教.在部队过第一个年 节时, 除夕聚餐, 十来个 可口的菜上桌了.我们 先是以茶代酒相互恭喜, 接着由我指挥唱 《解放军 进行曲》 , 军歌嘹亮.饭 后连长、 指导员教育各班 战士, 过年时仍要保持高 度警惕.我们的营房设 在城厢镇的一个大厅里, 三面门口都需站岗.大 门外下着厚厚的白雪. 寒风刺骨, 站岗的战士紧 裹军大衣, 子弹上膛, 枪 口对准大门口. 年轮滚滚, 一晃便到 了改革开放后.政通人 和, 经济飞跃, 人民生活 水平空前提高.我家同 许多市民一样, 早早地在 大酒店订了年夜饭.大 家欢欢喜喜热热闹闹, 恭 贺声、 敬酒声、 猜拳声此 起彼落, 亲情友情绽放出 朵朵欢乐的花絮.这种 大集体的年夜饭是新时 代的时尚, 演绎出一浪高 一浪的情感高潮, 人们都 沉浸在欢乐幸福的年味 中. 每当回忆起形形色 色的年味, 总会激起我心 中无尽的思绪.以旧换 新, 望岁岁年年安乐祥 和. 包其传 耄耋老人 话过年 孙金奎讲述 胡江丰整理 童年时, 我爸在水亭门 外当搬运夫, 生活极其艰 难.一家人只能省吃俭用 凑些钱过年.十二忙月, 大 人们炒玉米花, 炒酥豆, 炒 花生, 还裹粽子, 打年糕, 买 红纸托人写对联, 给我买红 灯笼.那时的习俗是到南 货店买状元红糕, 谷柜边贴 上 "五谷丰登" , 菜橱上贴 "年年有余" .堂前供桌上 放着供品, 有热鸡、 热猪头、 鱼, 红纸贴供品面上, 还有 水果和红糕.母亲早早地 给我做好新衣服, 买了一顶 新帽子.我快快乐乐地唱 着: "新年到, 新年到, 穿新 衣戴新帽. " 三十夜吃完年夜饭, 妈 妈说今晚熬夜守岁.听到 爆竹响, 已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