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 2019-07-11 |
37 岁的秦观三度应试,高中进士.还是由于 苏轼的举荐,秦观先后担任太学博士、国史 院编修等官职. 令人唏嘘的是,两年后,王安石离世.与 苏轼江宁一别,此生已是永诀.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秦观因苏轼 的一路扶持而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但毋庸 讳言,也正是由于他是苏门弟子,故而从政后 随着苏轼政治生命的起落而备尝世道的艰 辛.贬职、起复、流放;
再贬职、再起复、再流放. 且在彼此的流放途中, 与他的恩师苏轼时有书 信辗转往来.不过在宋朝,几乎没有不曾被弹劾 的官员,比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黄庭坚甚 至蔡京等,都曾体验过贬谪途中的落寞和凄凉. 元符元年(1098 年),秦观由郴州编管横州 (今广西横县), 编管 是一种失去人身自由的 重罚.元符二年又徙雷州.元符三年在雷州自 作挽歌,五月得赦令,八月十二日卒,可以讲死 在了流放途中.苏轼得到消息后, 两日为之食 不下 ,并在信中提到: 哀哉!痛哉!世岂复有 斯人乎? 天下惜此人物. 行文至此, 我未引用一句秦观的诗词,虽 然他的词作是那么打动人,而且和他的贬谪生 涯密切相关,因为本文的用意并非谈论他在文 学上的非凡成就,这方面的表述和研究成果可 用车载斗量来形容了.我所叙述的,仍然是一 种力透纸背的人性. 说句实在话,作为男人的秦观,在生命的 承压上,远没有他的老师那么豁达,也比不过 同一师门、同样被贬谪的黄庭坚.如果说 一蓑 烟雨任平生 是苏轼的洒脱,那么 付与时人冷 眼看 则是黄庭坚的傲然.而且苏轼的流放地 比秦观更为荒僻,远贬海南是当时最严厉的惩 罚,据统计,先后贬谪海南的高级官员共有
27 人,其中就包括苏轼,至于他遭受过的诽谤、打 击甚至死亡威胁也远比秦观更为险恶、更为严 重.但用一句现在的话来说:苏轼的心理素质 十分过硬,他吃得下、睡得着、看得开,且照样 能活出一份自己的精彩.相形之下,秦观却是 一颗多情而纤弱、敏感而忧郁的 词心 (冯煦 《蒿庵论词》),稍有一点痛苦,他就痛彻难当, 划开一道小口子,他就流血不止.但话又说回 来,不谙官场、词才超绝的秦观,却终身甘愿追 随苏轼,哪怕这意味着更多的苦难,而从没有 像其他一些人那样见风使舵、落井下石,搞政 治投机,这就很不简单!他真的就是 一根筋 , 认定了就走下去, 选边站了就永远选边站,已 经追随的就永远追随,至死而未悔;
却把所有 的伤痛和哀愁、落寞和心碎,填进一首首凄美 的词中.谁能否认:貌似柔弱的秦观,不是人中 的君子和世间的大丈夫呢? 有人认为, 文人相轻 是自古以来的一种 恶习.有一个传说,堪称比较极端的事例:初唐 诗人刘希夷写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 不同 ,他舅舅宋之问读罢击节赞叹,要外甥把 诗让给自己,外甥不同意,竟出狠招致其死,可 见宋的人格卑劣.但同样在唐朝,也有王(维)孟 (浩然)、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韩 (愈)孟(郊)的并称和深厚友谊的载传.如果唐 朝主流文人不具备这样高华的胸襟和气度,又 怎能造就唐诗的大气象和大境界?北宋的王安 石、苏轼、秦观之间相互映衬、彼此照耀的星 辉,是一种人格精神、士子风范的传承.唯其如 此,才温暖了后世无数人心,使得中华千古文 脉中那点真骨血历经万劫,却香火不绝. 赶考记 刘泰然 在中国大地上,一二月一般都属一年中最 冷的时候.此时,川流不息的火车厢里填充着的 大多是面带倦意或满足的返乡客,他们腰缠或 多或少的辛苦钱,回家团聚,带给亲友和自己 一份团圆祥和.细心观察,会发现其间还夹杂 着个别青涩的脸庞,它们没有经历多少生活艰 辛的磨砺, 但因为心中装满对于未知的期盼, 尤其显得焦虑和恍惚.他们或背着画夹,或提 着乐器.这是一群艺术考生,忙碌在他们一生 最重要的时段里. 五年前,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一个人坐 着火车驶向未曾去过的城市,去探寻自己未 来的道路.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直接而 真切地触摸到自己的命运. 作为声乐专业艺术生, 某些方面较他人 更为轻松―― ―不需要像器乐生那样带乐器, 不需要像美术生背重重的画包, 几乎就是空 手上 战场 .随身带着的拉杆箱里只需一两 套演出服,便可轻松地在一些城市穿行. 其实,这种轻松也只是表象.乐器和画笔 一定是他们的抓手,而我等声乐生没有任何抓 手,仅凭一条爹妈给的嗓子,像一篇古文里说 的 皆若空游无所依 ,使得心里空荡荡的. 艺考说白了是单独且提前的一场高考. 考好了,后面的文化课高考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