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 2019-07-13 |
一、 教学思路
(一) 设计思路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 羊. 这首产生于我国南北朝时期脍炙人口的 《敕勒歌》 , 形象地勾勒出北方草原 的壮丽图画.镶嵌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大草原, 碧水绿草、 鲜花朵朵、 骏马欢腾、 辽阔无垠, 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生活在那里的蒙古族人民勤劳、 勇敢、 豪放.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创造 了灿烂的音乐文化.本单元通过 牧歌声声 骏马奔驰 两个二级标题的呈现, 通过欣赏、 唱歌和编创活动, 使学生认识、 了解蒙古族音乐, 感受其音乐特点, 体 会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音乐活动中增强对祖国各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内容结构 美丽的大草原牧歌声声骏马奔驰欣赏 《赛马》 (二胡独奏) 欣赏 《吉祥颂》 (呼麦) 欣赏 《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女声独唱) 欣赏 《森吉德玛》 (男声独唱) 葫芦丝吹奏 欣赏 《草原牧歌》 (马头琴与乐队) 欣赏 《牧歌》 (无伴奏合唱) 唱歌 《我是草原小骑手》
41 音乐教学参考书五年级上册
(三) 教学目标 l.在对比欣赏中了解蒙古族音乐中的长调、 短调的音乐特点, 知道呼麦这种 独特的演唱方式. 2.了解无伴奏合唱. 3.认识并了解马头琴、 二胡, 感受、 听辨其音色特点. 4.能用轻快、 富于弹性、 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演唱歌曲. 5.在欣赏、 演唱中感受草原的辽阔宽广和蒙古族人勇敢豪放的性格, 感受蒙古 族音乐的风格, 并能用唱、 奏、 演、 说等表现方式表达草原儿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教材分析、 介绍
(一) 欣赏 《牧歌》 (无伴奏合唱)
20 世纪
50 年代初, 诞生了一首根据内蒙古东部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 《牧歌》 .这首合唱曲像一碗醇厚的马奶酒, 所有听过它的人, 都醉卧草场.不少 外国来华团体都要欣赏这首歌, 他们用了两个字概括对 《牧歌》 的印象, 那就是 ――天籁. 《牧歌》 是蒙古族长调的代表歌曲, 无伴奏合唱 《牧歌》 就是作曲家瞿希贤根 据流行在内蒙古东部昭乌达盟的民歌 《牧歌》 改编, 配上海默的词创作而成的. 改编后的这首歌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 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 部交替出现, 互相呼应, 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 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 意境 得到升华.歌词充满诗情画意, 旋律具有蒙古族民歌中优美、 抒情、 高亢、 悠扬的 特点, 加上舒展的节奏,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 《牧歌》 在简洁的旋律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全曲由带引子的 三个乐段构成, 每个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曲调优美抒情, 宽广悠长, 具有 浓郁的草原气息.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
5 上下回旋, 悠扬飘逸, 仿佛是 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
下句转入低音区低回歌唱, 以
1 为中心围绕进行, 是上句 的下五度自由模进, 低回婉转的旋律, 犹如撒在草原上珍珠般的羊群, 展现了草 原牧区美丽、 壮阔的景象, 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辽阔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无限挚爱 和深情眷恋.这首民歌有着朴实优美隽永的特征, 它有很好的歌词, 给人的感觉 是一切都很宽广优美, 合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翠绿的草地上, 跑着白 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