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 2019-07-13 |
12 月21 日,距火灾发生仅仅过去了十 天,来自社会的爱心捐赠已近20万元.这 个年仅6岁的孩子,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 关怀,小婧的生命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遗憾的是,爱心并未挽留住张婧的生命. 12月27日凌晨,医院判定张婧脑死亡. 延续爱女生命 「其实,早在几天前,医生就告诉我们, 小婧婧的病情不乐观了.」重庆红十字会器 官捐献专职协调员米智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 访时说:「因为小婧婧的父亲身体不好,我 们一直与她的姑姑张仁容联系,希望能让家 属同意孩子进行器官捐献,家属也理解并同 意了.我做了几年协调工作,像婧婧家属这 样答应得如此顺利,真不多见.」 眼看着小婧婧的病情恶化,米智慧提前去 商场,为孩子买了粉红色的新衣服.她动情 地说,「她走的当天,我们还用腮红遮住了 孩子脸上的伤疤,小婧婧是个漂亮的孩 子.」 张仁容说:「我不知道做这个选择,孩子 会不会怪我们,但是婧婧得到了这麽多人的 关心和帮助,我们家无以为报,这算是回报 社会了,我哥哥也这麽想.」 目前,小张婧的眼角膜已经分别移植给两 位失明者,孩子的肝脏也已移植到四川成都 的一位病患体内,婧婧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 得到延续. 助五人重生 生前广获爱心捐助 慈父忍痛作出决定
2015 年12 月27 日,重庆
6 岁的女孩张婧永远闭上了眼睛,张 婧的姑姑张仁容流泪握着孩子的手,喃喃自语:「孩子,你不怪 我们吧?」在这前一日,张婧的父亲刚刚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 捐献志愿登记表》,同意捐献女儿的器官.最终,她捐献的器官 帮助五名患者重获新生.此外,她的遗体也被捐到医学院用於教 学或病理研究. 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蕊、孟冰 重庆报道 「常常梦到女儿 感觉她还活着」 重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张婧的父亲 重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张婧的父亲 ( (右二 右二) )递上荣誉证书 递上荣誉证书. . 记者孟冰 记者孟冰 摄摄全体医护人员为小婧的离去 全体医护人员为小婧的离去 默哀 默哀. . 本报重庆传真 本报重庆传真 张婧的姑姑 张婧的姑姑( (左左) )与张 与张 婧告别 婧告别. . 本报重庆传真 本报重庆传真 六岁女捐器官 六岁女捐器官 川学生赞港人守秩序 两地学生多次互访 感触深刻毕生难忘 「在学生面前我更乐意以家长的身份 出现,告诉他们我所了解的香港,以及 他们渴望知道的香港,在这里我们就是 一家人.」1983年毕业於西南财经大学 的韩瑾先生是位地道的四川人,如今他 已在香港定居二十多年,除担任四川长 江职业学院和香港树德教育投资集团董 事长外,还身负着四川之友协会(香港)会长的职责. 2010年,韩瑾投资创办了四川长江职 业学院.「当时学院 70%的生源来自农 村,香港行公益项目最初只是想帮助他 们看看外面的世界.」韩瑾表示,2011 年4月,作为对学校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 学生的奖励,第一批四川学生访港团正 式成立.「当时考虑到孩子们家里的经 济情况,旅程完全免费,但五天的香港 行之后,这些原本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 卑的农村孩子们变得开朗了,他们受到 了一种精神上的震撼.」韩瑾说,也正 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他决心将这件事 情认真坚持下去. 亲自操刀设计装修
2011 年7月,香港的「长江之家」设立,韩瑾亲自操刀负责装修、设计,安 装书架、挂上留言板、张贴字画…… 「我希望让之后过来的学生体验原汁原 味的香港普通市民的生活.」 「只有青年人能够影响青年人,没有 交流误会就永远不会消除.我不愿意看 到两地有任何敌对的事情发生,因此我 认为既有这个能力就有这个责任,去让 两地的青年互动,让香港的青年通过实 习了解内地,甚至是愿意赴内地工作.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执念.」 西南交通大学 杨逸伦:短短的5天时间,我看到了 一个与印象之中完全不同的香港,夜幕下不仅是繁 华,更是这个城市的活力和精神.香港是一个行走中 的城市,我会慢慢地体会这种忙碌的幸福.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杨洁:这个小小的地方充满温馨, 这座不大的城市充满回忆,感恩遇到的所有人,让我感 到无比珍贵.Just do it. And you will be better. 香港浸会大学 朱庭乐:长时间且极富深度的交流 活动,是我以前参加过的其他交流团所没有的.我发 现四川同学在学习上更加认真,生活上更加自立,更 愿意出去闯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 香港树仁大学 谭慧敏:踏上四川这片美丽的土地 圆了一直以来的心愿,收获到前所未有的友谊.访老 人中心、走进灾区旧址、了解水利工程……这比在课 堂上、书本中和互联网上学到的东西更珍贵和真实. 四川,I will be back! 近5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