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7-14

以她的一 片真情感动了最前卫的青年观众, 得到了他 们的认同, 更以剧中人纯洁高尚的内心世界 以及传统美德的芬芳, 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 在乔雪梅形象的塑造上, 李梅调动了积累, 发 挥了优势, 加强了吸纳, 付出了心智. 我以为, 有这样一些努力值得注意: 一是把准人物的基调. 李梅说: 乔雪梅 这一艺术形象是全新的, 不同于旧戏里的三 娘、 秦香莲, 也不同于 《渴望》 里的刘慧芳, 她 是自己的 '

这一个'

, 即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 的有机结合. 剧中, 李梅没有去着意渲染雪 梅的凄苦与无奈, 而是展示她理智的自主与 抉择;

不去呼唤怜悯与同情, 而是引发崇敬与 理解;

不是怨天怨地, 萎萎缩缩, 而是自强不 息, 有所作为. 为了表现好这一点, 李梅从一 出场就注意了人物的特殊身份: 集才貌于一 身的女中学生、 俊美的 校花 , 她有理想, 有 追求, 有幸福的萌芽状态的恋情, 也有对未来 美好生活的憧憬. 而一旦严酷的家庭变故降 临之后, 在一次次地奉献、 忍让、 牺牲的抉择 中, 则努力揭示其内心斗争, 揭示其不得不如 此的内心依据;

特别是面对善意的同情及不 那么善意的悲悯甚至奚落, 更着力展示她寻 求心理平衡的痛苦抗争. 二是把准人物的跨越. 全剧长达

16 年的 时间跨越, 给表演者增加了难度, 对于乔雪梅 来说, 这个跨越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 是从意气风发的少女跨到成熟沉稳的中年女 性. 二是从天真无忧的女中学生跨到操心柴 米油盐的家庭主妇. 李梅出色地完成了女主 人公的这种跨越. 从衣着到步履, 从神情到心 理, 可谓自然熨帖, 顺理成章, 不事张扬, 却又 步步到位, 观众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跨 越, 认同了这番嬗进. 三是把准心路的层次. 乔雪梅不是高大 全的英雄, 家庭变故是在她毫无思想准备的 情况下突发的. 从 我要上大学! 的呼唤, 到 找准 大姐妈妈 的感觉, 李梅十分清晰地把 握了由被动到主动, 由不自觉到完全自觉的 升华, 将其层次分明地展现了出来, 构成了高 尚寓于平凡, 可钦更觉可亲的全景式的生活 画面. 四是把准表演的风格. 该剧写的是大城 市深巷小院中发生的凡人小事, 李梅在塑造 人物的时候, 有意识地选择了真实、 真切、 真 情的路子, 自然流露, 朴实无华, 不事雕琢. 没 有暴风骤雨的剑拔弩张, 情感却渲染得十分 浓烈. 秦腔琴韵吐清奋 戏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运用唱腔塑造舞 台人物, 音乐堪称戏曲艺术的灵魂. 因而, 演 唱艺术对于一个戏曲演员来说, 既是合格与 否的起码要求, 又是艺术造诣高低的检验标 尺. 李梅可以说是一个很善于用 声 的人. 她 的嗓音条件在勤奋练习的基础上已转为强 项, 再加上演唱技法上的博采广纳, 融会贯 通, 使她在继承秦腔传统中迈开新步, 攀上新 高, 成为秦腔新秀中的佼佼者. 李梅演唱有两 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善于声情结合, 以情用 声. 二是运用科学发声方法与技巧, 丰富其音 乐形象. 李梅通过 《迟开的玫瑰》 塑造的音乐 形象, 充分展示了她的演唱才能, 也使她迈上 了声乐艺术的新台阶. 李梅真是个有思想的艺术家! 这是 我读到 《戏曲艺术》 杂志刊发的 《生命的困 惑――关于秦腔的思考 〔一〕 》 这篇文章时 的第一感觉. 今天的李梅, 已经为西北地区众多的 戏曲观众知晓. 几年前我曾与她有过一面 之交, 那时她被邀请来兰州、 白银等地演 出. 我见她时, 平平常常一陕西女子, 不多 言辞, 待人谦和, 衣着朴素, 一旦登台亮相 就灿灿然成了另外一个人, 不论演本戏还 是清唱一两段, 嗓音甜美清亮、 演出神情专 注. 主持人在台上向观众介绍她是 中国戏 剧梅花奖得主、 陕西省秦腔表演艺术家 , 这一幕, 给我印象颇深. 李梅之所以是李梅, 因为她超越了自 我, 已经从 我是 向 我该 的思想境遇进 发. 虽然我读她的文章较少, 但就这篇文章 来说完全可以认为是她性格、 特质的绝好 写照. 佛兰克曾说 人的存在特性就是人永 远朝向自身以外的存在 . 李梅从演出生活 之外的万千世界里, 频频感触、 琢磨和发现 了思想的力量、 存在的意义和可贵的文化 担当, 反思中不免带有忧患、 感喟与一抹无 奈. 这是陕甘宁青包括新疆在内的我们所见到的一些 表演艺 术家 尚不可与她比肩之处. 近些年我国南方出现了 《同唱一台戏》 的剧苑景象, 李梅 很幸运地在这样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青春才华. 她从一个 戏曲演员、 一个演职人员的角度充分肯定和赞美这种样式的 戏曲演出, 然而将年轻的越剧与古老的秦腔联系、 比较起来, 马上感触到自己 只是 把秦腔在有限的时空一遍一遍的唱 响, 与外地剧种相比还有差距, 进而大声发问: 为什么我们没 有类似 《同唱一台戏》 这样的平台去推广秦腔呢? 歌舞有 《同 一首歌》 , 南方有 《同唱一台戏》 , 大西北秦人秦腔界就想不出 类似的点子和举措来? 是在等待什么还是根本没有想起来, 抑 或索性不去想? 这些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日 渐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 我们也看到对发源地、 名人故里、 历史 遗迹之争在一些地方愈 演 愈烈、 甚或让人生疑的现象. 西北 五省秦腔艺术节 (亦即中国秦腔艺术节) 在兰州举办了几届或 多或少引起了西北各地的议论, 多少年来遗留的秦腔发源地 之争辩也难免再起新波. 酷爱秦腔、 视秦腔艺术为自己天职的 李梅没有空喊, 没有凭借满腔 乡情 信手拈来 本源性 的问 题, 而是发出自己困惑性的反视与反思: 我们陕西需要不需 要成为秦腔发展永恒的沃土? 如果大家一致认为需要, 那我们 应该做什么? 或者说我们本来就是这片沃土的话, 我们做的怎 么样? 这便是陕西的李梅其人, 这便是她的心境与思量. 我揣度, 关于筹建秦腔博物馆, 李梅也会产生自己的一种 思维, 其实办节、 建馆陕西高人自有主张. 不是有这样一句令 人玩味的话吗, 有一种睿智叫暂缓, 有一种浮躁叫抢先 . 在 我看来, 世事再纷繁, 出人才、 出佳作、 出国家级精品并且坚持 二为 方向, 才是院团乃至一个地方戏剧文化最重要的使命. 办秦腔节只是促进秦腔艺术交流发展的一种方式, 涉及到西 北几个省区的实际状况与相互间的关系问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