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9-07-14

3 月19 日下午, 《中国科学报》 记者曾致电 化学系的几名老师,得到的答复要么是 不清 楚 , 要么是 没有这个事 , 但也有人让记者等 待学校发的公告. 有消息称, 事发后校方即对师生们下了 封 口令 , 使这一消息被封锁在理工楼内.只有网 络上传出的零星信息. 不过,这使得各种捕风捉影的猜测随之而 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 人大化学系主任因抑郁症 自杀 .对此说法,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曹廷炳 的朋友、 同行都表示反对. 国家纳米中心研究员蒋兴宇是曹廷炳在美 国哈佛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时的同学, 他们的导师是化学界赫赫有名的教授 George Whitesides. 直到

3 月19 日, 他才收到一条关于 曹廷炳辞世的短信. 他总是积极地对待各种事情, 绝不可能是 抑郁症. 蒋兴宇对 《中国科学报》 记者表示. 在 哈佛大学相处

3 年,他对曹廷炳开朗的性格印 象深刻, 他遇到困难时最多抱怨几句就过了 . 今年

2 月14 日, 因为一个朋友回国, 蒋兴 宇招呼曹廷炳一起吃饭, 席间充满了愉快的谈 话 . 蒋兴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此事告知了 George Whitesides 教授. 他也表示非常震惊, 问我为什么 , 但蒋兴宇一直没有给他的导师答 复.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蒋兴宇常常会陷 入沉思, 反应略显迟钝, 仿佛想从 噩梦 中醒 来, 抑或是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挣扎. 无独有偶,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张德也在 几天后才得到曹廷炳去世的确切消息. 他向 《中 国科学报》 记者称: 谁都可能患抑郁症, 廷炳怎 么可能!

2010 年6月, 他与曹廷炳在一次基金申请 答辩会上结识.年轻、 阳光、 帅气是曹廷炳留给 张德的第一印象. 后来, 由于相似的家庭背景和 人生经历, 张德和曹廷炳联系日益密切, 几个化 学所的高分子研究同行也与曹廷炳成了好朋 友. 去年国庆长假期间, 中关村地区几所大学、 研究所的高分子圈里的同行组织了一场名为 未名杯 的 拖拉机 纸牌比赛.这是圈内科学 家们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曹廷炳也兴致勃勃 地参加了. 他打牌打得不好, 但总是乐呵呵的. 牌友 们评价. 很有前途的青年科学家

3 月21 日, 在曹廷炳辞世

5 天后, 人民大 学网站上才发布讣告, 其中未涉及死因. 但猜测并未停止.科研压力, 经济压力, 人 际关系乃至内斗……讣告发布后,越滚越大的 信息雪球使曹廷炳的死因被外界议论纷纷. 曹的一位研究生同学告诉《中国科学报》 记者: 在北大读博期间, 曹廷炳曾是导师的骄 傲. 考虑到导师年事已高, 学生们至今没有告 知曹廷炳辞世的消息. 博士毕业后, 导师曾多次劝说曹廷炳留校 任教,但他仍选择了科研水平更高的哈佛大 学. 哈佛大学化学系 Whitesides 课题组云集了 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 曹廷炳的研究则是利 用光刻板产生新的高分子结构. 高分子纳米 图案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曹廷炳开辟了高分 子研究的新道路. 张德这样评价. 与曹廷炳共同参与一个

973 项目的一 名研究员也对记者说: 廷炳是个很优秀的科 学家, 回国后学术界都对他很接纳, 应当不存 在科研上的压力. 据悉, 在人民大学短暂的 科研生涯中,曹廷炳还积极与清华大学教授 张希的课题组召开联合组会, 并有

40 余篇高 水平学术论文在 《德国应用化学》 、 《新材料》 等期刊上发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