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 2019-07-14 |
4 在荒凉、偏远地区从事田野工作,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野外生存常识、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进行 长短途旅行的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其他一些学术单位的研究人员来说,可能是陌生而遥 远的,但对我们来说则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通过您的谈话,我们感到您们的研究工作确实有许多引人入胜之处,同时我也很想知 道,作为北京大学的研究单位,您们有没有自己独创的、能在国内外独树一帜的东西? 答:我们在
10 年的探索中,确实形成了某些自己的风格和思路,但学术工作很大程度上需 要同行之间的互相借鉴、交流和互相促进,所以很难说有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只能说我们 有自己的侧重点,或者说运用的比较多的研究方法,比如 类型分析 、 比较研究 、 社区 研究 、 区域研究 等. 类型分析 是费孝通先生多年学术工作中运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我 们一直在领会和吸收;
以田野工作的方式从事 社区研究 , 也是我们研究所的一个重要 风格 , 这种 风格 实际上继承了我国老一代社会学、人类学者在
30、40 年代开创的学术传统.同时, 我们比较多地注意 点――面 结合,强调 区域研究 、 模式研究 ,等等.
10 年来,我们研究所的学术工作一直是在费孝通先生的指导下进行的,他一贯身体力行, 至今仍经常亲自带队从事调查和考察. 费先生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渊博的知识, 为我们 破题 , 提出指导性建议.10 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继承老一代学者献身学术事业的精神,深入理解他 们已经取得的学术成果,这是我们新一代学术工作者提高自己学术水准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加 强学术积累,提升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总体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老一代学者筚路蓝缕,奠定了 多方面的学术基础,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抛开这些基础.只有注重学术传承,在继承前人成果 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经过连续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形成实力雄厚的 中国学派 . (原载《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第192 期) 李亦园、乔健、蒋斌三先生谈人类学研究
一、关于研究与应用 李亦园(李):我认为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还是不要马上去注意应用,还是先客观地去做研 究,把问题搞清楚了,再把研究结果用于实际,这样做比较好.如果先有应用的立场.然后再去 做研究,会把材料引向符合应用的口径上,那就比较危险.如何实践是要靠专门的人才解决的. 一个研究者不可能既是推广者又是实践者,这样角色容易混淆. 蒋斌(蒋):我想谈谈高山族的文化变迁和现代化问题.人类学家在研究这种变迁问题时, 侧重点仍是放在现状上.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角度是关于族群研究的.这是由于高山族传统文化、 社会组织不一样,因此就会有不同的适应模式.比如有比较强大的氏族群社会,他们往往会依靠 群体力量来积累资本,进行农牧产品的运销.在一个阶级化的社会(如我研究的排湾族),它在 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原有的传统文化(阶层特色)还会表现出来.在现代国家,领袖的产生往 往是透过投票选举出来的.但在阶级社会中,往往会形成两个阶层,当然各地情况都不相同,有 的比较明显,有的仅有些迹象.象选举村长,就有可能是这届选个贵族,下届选个平民,再下届 再选个贵族…这并不有意安排,而是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在起作用.这样的发展问题,台湾人类 学同仁多在研究中了解他们的发展策略,有时也会提供建议和批评.我在前天讲过,台湾政府对 原住民(高山族)的文化采取了一种称为 山地人民生活改进运动 的改造措施,对很多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