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9-07-15
13 周刊

2016 年12 月5日星期一 责任编辑: 王国平 美术编辑:杨震 13-15版 文学评论 文论之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 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 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 目光再 广大一些、 再深远一些, 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 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

这一重要论述对于 扎实推进文艺理论研究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今日推荐的两部文学理论研究新作, 可以看出文学领域中坚学术力量的努力方向.华中师范大 学文学院李遇春教授在 古 与 今 之间频繁穿梭往返, 试图打通人为设置的壁垒, 以整体的目光、 流动的视野看待文学的演进与绵延.杭州师范 大学人文学院单小曦教授则聚焦新媒介环境对文学带来的新格局新面貌, 他的理论阐释和学术梳理, 不时有新的 发现 , 应和着时代的强劲呼 吸.他们的实践表明, 文艺理论研究在坚持体现 继承性、 民族性, 原创性、 时代性, 系统性、 专业性 特点的基础上, 要有新的开拓与作为. 编者按 有感而发 他们依水草而居, 帐篷外就 是莽莽苍苍的林海.狂风卷席着 飞雪, 夹杂丛林猛兽的嚎叫和召 唤驯鹿时敲击桦皮桶的声音, 一 起融入使鹿鄂温克人的胸怀.如 此的环境营造, 让读者感受到冷 冽与温情的双重阅读体验. 《驯鹿 角上的彩带》 (作家出版社2016 年6月出版) 展现了这样一幅使 鹿鄂温克民族的生活画卷. 作者芭拉杰依是出生在大兴安岭深处驯鹿营地的鄂温克人.她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民 族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达沙 的父母和哥哥外出做皮货交易生 意, 留下十几岁的达沙在家照顾 年幼的弟弟妹妹.年轻的猎人帕 什卡给达沙送来彩带以表心意, 却引起了达沙的误解.两人在不断的接触中相知相爱, 几经波 折终于走到了一起.但故事并没 有安置一个圆满幸福的结局.在 达沙生下孩子后, 帕什卡因旧病 复发, 死在与达沙一同回娘家的 途中.达沙一人把孩子抚养成像 父亲那样优秀的森林猎人. 《驯鹿角上的彩带》 的语言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 极具民族 性的语言使虽未曾到过大兴安岭林地深处的读者有如亲历过一般.作者开篇写道: 从去年入冬以来, 爸爸还是第一次这么 精细地设置齐全完整的新营地.纠的哈然比平时扩大了一圈.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 难以明 白这里的 纠 哈然 是什么意思.看完注释后, 才知道 纠 就是用木杆做支架外覆兽皮的圆锥形帐篷,是鄂温克人的房屋. 哈然 即为 纠 的面积.类似这样的使鹿鄂温克人的日常用语在书中比比皆是. 驯鹿为伴,风雪同眠,使鹿鄂温克人的生活环境原始而严酷. 大雪就这样将一切都覆盖了,直到那遥远得不能再遥远,永远走不到的天边.雪带走了一切生气, 这个白茫茫灰蒙蒙的 世界变得死气沉沉, 成为没有气 息、没有声音、没有人气的冷酷世界. 这曾是达沙眼中的世界, 也是现实中使鹿鄂温克人真实的生活环境.生活对他们是严酷的, 夜晚的风会把 纠围子 的 一角掀起, 走散的驯鹿群需一一 寻回, 因大雨而暴涨的河水会淹 没来不及撤离的营地, 暴风雪的 寒夜会掠走鲜活的生命.岁月风霜的无情摧残, 反而使他们愈 加勇敢与坚强.无论丛林如何变着 花样 展示自己的威力, 他 们都是坚定的守护者, 一切都因 为爱,因为对大地的朴素情怀.严酷的是自然环境, 温暖的是世 风人情.在冷冽的风雪中点燃一堆火炭,加以温情,驱走身体与心理的严寒, 是他们温暖自己 与岁月的神圣仪式. 用全部的心血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他所爱的人 的帕什卡,成全帕什卡善解人意的敖兰, 热情豁达的舅 妈……这些至真至善的人, 是使 鹿鄂温克人的代表, 他们用心中 的温暖抵抗着自然的严寒, 创造 着独异而骄傲的民族记忆.正如作者芭拉杰依所说: 这林间小道留下了多少鄂温克人让人心碎、不可忘怀的往事,人们牵着驯鹿从这里走过, 也将人世间 的悲欢离合铭刻在林间的树木上, 只要树木不死, 死了不倒, 这林间的小路上就铭刻着鄂温克人永恒的记载. 品读这样的作品, 体味这样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世界, 让人沉浸在人性的 温爱 与 纯净 之中, 既是一趟领略民 族风情的奇妙旅程, 也是一次高 贵的身心休养与人生冥想.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且将深情赋林海 王丹辰 读 《杨川庆诗选》 可以发现, 审视和描摹黑龙江自然风情和人文景观, 成为诗人美学探索和 艺术追求的重要维度.在 《四排 听歌》 一诗中,诗人写道: 老歌手在唱/一个民族在唱/乌苏里缓缓从心头流过/四排村乘桦树 船/驶进诉说里/歌声在响/赫哲人端起酒碗/饮唱歌的日子/海量海量/莫日根从歌声里走出来/如火/烧热渔人们的胸膛. 如此独特韵味氤氲在杨川庆的诸多诗作中, 成为解读其诗歌作 品的重要视角. 杨川庆在写作北疆生命状态和边塞生命状况时, 将传统意 蕴和手法移植嫁接到 现代 诗中, 增添了咏物与抒情相结合的 情趣, 倦怠的天空在远来的呼啸中/急遽地变换面孔/而水/把一切看在眼里/纹丝不动/一片树叶悬在半空很久/阳光匆忙地 扶起摇动的白桦/完成最后一次 夏眠 ( 《北方汛期》 ) , 这些诗句, 巧妙地将季节、气候、世象等物态融入诗作中,使作品呈现 从直观感相的摹写、 活跃生命的传 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宗 白华语) 的艺术效果. 他的诗歌不注重叙事性和承袭性, 故事 和 细节 经过主 体的过滤与淘洗, 留下的只有空 灵的体验和淡淡的感触.同时, 诗歌的语境颇为丰厚, 但着力点 和切入点却是具体可感的, 表现 在创作实践中就是对北方冰雪这一意象的反复描绘.在这本诗选里,关于 雪 的吟咏就有《雪还在飘落》 《在雪地上行走的 时候》 《应该面对这场雪》 《雪中有过美丽的歌声》 和 《风雪之夜》 等, 诗人赋予 雪 神话般的特质 和功效, 将 雪 的晶莹、 深幽、 纯洁、淡雅、静谧、恬淡的自然属性, 以及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的生存境界都以 哲学命题 来阐释和抒发. 杨川庆将笔触对准物化世界.松花江、 白桦林、 火山岩、 防洪纪念塔、广场、码头、冰帆、车轮、枫叶、雾凇、峡谷等,都成为诗人对生命生活形态延展的叩问, 从而构建起诗人善意地与物 化世界进行心灵对话的梦想.《驼 队》 关注的是沙海上昼夜行走的骆驼, 以整体以队伍的名义/从出发地出发/停时是一队走时也是一队/纵使黄沙掀起拍 天巨浪/他们依然用沉默高筑起 铁墙/而把脚印/整齐地延伸在目光里 , 由此生发出 铃声是不 会沉默的/沿着霞光流淌着一支 乐曲/如泉/嘀嗒着一百种渴望 的达观与坚毅.诗人以驼队整齐规范切入主旨, 表露出对动物 世界羡然而亲近的人文情怀.故乡是一个情感的地理概念与微 型世界, 因为人的生命之旅大都 是从故乡开始的.在 《杨川庆诗 选》 中, 作者对故乡进行了浓墨重 彩的描绘和歌吟: 爬了十七年/ 我的山还在长高/在她的心坎/我 举目四望/看不到如岸的边沿/游 了十七年/我的河还在流/在她的 身上/我看到如峰的波澜/涨满了 缠绵 ( 《恒山》 ) , 这些诗篇不仅承 载着诗人浓浓思绪和难以化解的 乡愁, 而且印证了布罗茨基所说 的 诗歌是人类原始记忆的表达 的美学论断.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对故乡的歌吟 刘金祥 近年来, 学术界对中国新文学 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有了更深入、 更 客观的认识, 探索二者的关联以及 古代文学的现代转型问题也成了学术热点.李遇春的新著 《中国文 学传统的复兴》 (商务印书馆2016 年5月出版)就是这方面的成果,并呈现很突出的特点, 那就是紧扣 文体 , 以文体为中心探索古今文 学之变. 该著分为三编.第一编主要在理论上阐述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关系.其中最有分量的两篇文章《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重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 和《 传奇 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 都以文体作为 基本出发点.前者全面梳理中国新文学传统,探究各文体演变轨迹, 试图在宏观上把握 传统转化 这个核心主题, 后者以 传奇 为个 案, 是对前者的典型论证和具体细 化.第二编是对几位当代作家和作品的评论.这些评论的共同特点是都侧重于考察文体艺术, 无论 是韩少功的 进步的回退 , 还是贾 平凹的 说话 美学,朱山坡的 叙事探索 , 乔叶的 复调诗学 , 都围 绕着小说文体的中心, 追溯其与中 西文学传统之间千丝万缕的传承和变迁关系.最后一编关注 旧体 诗词 ,更是直接以传统诗词这一具有争议性的文体为题, 从具体的 叙述 问题,到方法上的 实证精神 ,再到整体性的 经典化 命运 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所以,三部分虽然各自独立,但实质上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是对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文体问题的系统思考. 这种思考紧贴具体文本, 在分 析作家作品时非常细致, 也能够准 确地认识作家, 针砭创作当中的问 题.比如《 进步 与 进步的回退 》 一篇, 从文体艺术角度全面梳 理韩少功数十年创作的艺术流变轨迹, 剖析作家在创作背后潜在的 思想脉络, 是一篇相当完备的韩少 功小说艺术变迁论.再如以《废都》 《带灯》 《老生》 等为中心, 对贾 平凹的长篇小说文体艺术进行了探讨, 细致总结了贾平凹近年来在 长篇小说艺术上的自觉努力, 并指 出这些努力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的深度关联. 对于深入认识新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 这种思考更具有积极意 义.传统不是僵化不变的, 它不只 是存在于典籍,更是活跃于现实中.中国新文学虽然在形式上多脱胎于西方文学,但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却是潜在、深刻而且久远的.而在中国文学的新旧演变中,文体艺术是重要的内容.李遇春以文体为中心来论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且,对新文学与传统的研究,最需要的是深入作家作品中,切实地剖析其思想和艺术特质,探究源流,方能明确究竟何者来自于西方,作家们又究竟是如何取法于传统,以及明辨其得失.也许因为研究界太多受影响和受制约于文化视角,也可能因为作家作品分析太需要精细和执着,人们在探讨新文学与传统关系时,多立足于文化思想的宏观角度,具体而有功力的艺术探究著作很少见.这部论著虽然不能说每篇都是佳作,但大都是下了不小功夫, 很见功力的. 当然,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联,包括文体上的沿袭、转化和创造,在表现上都很细微,内容却又非常驳杂,其涉及的问题和领域都远非一部论著、一个学者所能完成.李遇春所涉猎的也只是其中的部分问题.但无论从对作家作品研读的深入角度,还是从对新文学溯源的历史高度,以及从学科拓展的角度,这种探索方向都很值得学界重视,特别是值得未来更年轻的学者们去投入,可以期待它成为一个广阔的学术生长点.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重建以文体为中心的古今文学关联 贺仲明 当今社会新变的突出表现之一, 是数字新媒介对现实生活的深 度介入, 产生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 文化生态, 其中包括新文艺格局的 形成.单小曦在新著《媒介与文学―― 媒介文艺学引论》 提出 媒介文艺学 的观点,体现出了以理论回应现实的诉求.在他看来, 建构媒介文艺学需立足于当代社会文艺现实和中西方文艺理论现实.而回应并切中这两个现实, 也 构成了这部论著的突出特色. 关于当代社会, 理论界早有诸 如信息社会、后现代社会、消费社会、电子媒介时代、数字媒介社会等不同的概括.其中都含纳着一个重要事实, 即数字新媒介对当代 社会现实和文化的建构.与以往的印刷文化时代相比, 今天的文艺 现象在生产活动过程和文学形态拓展上有了重大变化. 就文学整体活动而言, 数字媒 介社会中的媒介要素力量进一步增强,其存在性地位进一步显现.单小曦认为,当前的数字媒介,不仅是文艺载体, 还具备文艺生产力 功能, 要看到它对文学活动现实发 生和在开启文学意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殊价值.比如, 没有媒 介的连接作用,作者、作品、世界、读者等要素就无法形成现实的动态循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