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9-07-15

1927 年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之后 相继创建的国内部分专业音乐院校. 其中, 有的 如今已是国内名校, 有的却因历史的原因停办或 撤并, 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它们都在力图通过 教育的手段培育出建设中国新音乐文化人才, 并 以此在促进中国社会进步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 远的影响. 对早期专业音乐院校筹建作出贡献的 音乐宁波 帮中 , 最有 代表 性 的当 属应 尚能(1902-1974,声乐家,作曲家,宁波奉化人) 、 赵梅伯(1907-1999,声乐家,宁波奉化人) 、陆仲 任(1911-2011,作曲理论家,宁波镇海人)等. 应尚能、赵梅伯、陆仲任(萧友梅的学生) 是继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等之后,我国新音 乐发展的第二代音乐家,这个音乐家群体多数 仍然信守着上一时期所确定的爱国、 民主、 科 学的方向, 以音乐教育为中心展开多方面的音乐 活动, 探索以西洋音乐的科学方法来改进与更新 中国音乐 . [3]344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前出现的 第二代音乐家, 是在中国存亡危急之际为新音乐 披荆斩棘开辟前进道路的一代. 对真正意义上的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创设, 应尚能、 赵梅伯当属 元老集团 .尽管他们政治立场不同,解放后 又各奔东西,但在他们所认同的新音乐之路上, 却都散发着浓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相近的学术 观点,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 这些观点对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实践, 具有较 第4期沈浩杰: 音乐 宁波帮 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初创

119 强的指导意义和代表性. 1. 应尚能与我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 筹建.随着上海的沦陷,抗日斗争的逐步展开, 全国各地许多音乐工作者也随政府机关、 学校团 体向西南 大后方 转移.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 景下,应尚能于

1938 年到达武汉,不久又前往 重庆, 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任社 会组主任. 像许多进步音乐家一样, 应尚能始终 认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提升国民音 乐文化水平和用音乐表达爱国热情都该是相互 促进和有机统一的.正如他在

1938 年写就的一 篇题为《发展音乐教育之我见》的文章中所述: 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感化人的力量作音乐上抗 战建国的宣传. 假使同时用好的音乐来做这种宣 传,岂不介绍好的音乐给一般的民众么? [4]14 也就在那年, 应尚能带领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实验 巡回歌咏团, 汽车上装载一架钢琴随行, 沿着成 渝公路大小城镇,用爱国歌咏活动宣传抗战.

1940 年暑假,国立音乐院在重庆青木关成 立, 应尚能作为该院的筹建人之一, 被委任为教 务主任. 学校校舍只是农村的瓦房和草房, 师资 十分缺乏. 因此, 应尚能在繁重而困难的筹建工 作中,又特地去香港招募沦陷区上海的一些旧 友、名师,邀请他们到重庆任教,在大后方共同 创建专业音乐教育事业, 重庆国立音乐学院成为 当时大后方的最高音乐学府. 经过应尚能的不懈 努力,音乐学院的 班子搭得基本成型了、学习 上了轨道,他却被解聘了 . [4]231 应尚能遭遇意 外解聘跟学院院长的更换很大关系. 从踌躇满志 到壮志未酬, 应尚能悻悻然离开青木关, 赴任江 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主任. 为此严良蚁 生评曰: 老先生这一辈子的艺术道路比较坎 坷……对这些历经挫折的音乐家, 正是这种不公 平, 反而因其辛勤耕耘和学术成就, 更闪现了他 人品的高尚和事业的光彩. [4]231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