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2019-07-15

井柏然出演的曾帅从小被 拐, 长大后踏上寻亲之路.十几年的沉淀, 让角度不同的两位当事人, 对拐卖儿童这件 事本身不再激进――雷泽宽对儿子的记忆 只剩下腿上的疤, 曾帅对家的概念也只不过 是竹林、 铁索桥和妈妈的长辫子――两人靠 着各自具象化的印记去寻找亲情, 《失孤》 的 设定, 注定它不是篇记叙文, 而是散文. 记叙文偏叙事, 散文重抒情, 《失孤》 因 此讲到了一个此类题材常见的盲区――当 事人在寻亲的过程中, 都是怎样熬过去的? 《亲爱的》 也有涉及这方面, 但并不深入, 无 外乎以泪洗面、 情绪失控等等想当然. 《失孤》 不一样, 它削弱了叙事性, 得以花大量笔 墨描摹角色状态. 随着影片的进展, 你知道雷泽宽每天风 餐露宿, 沉默着发传单, 一个地方接着一个 地方游走, 碰到过心地 好的交警, 遭遇过野蛮 村民的殴打, 因为没保 住摩托车哭泣, 没钱吃 饭给人刷过盘子……如 果再入戏一点, 你甚至能够记得他佝偻着走 路的样子, 有个记账的小本, 全部家当都装 在时刻紧抱在胸前挂在外衣里头的黑色挎 包上…… 这些充沛的细节, 随着影片的进展一点 点丰满起来, 直到影片结束, 勾勒出一个已 经把寻子这个行为当作生活本身的父亲形 象, 对于习惯了快速消费的生活方式的大众 来说, 《失孤》 的娓娓道来, 是另一种表达感 动的方式, 嗯, 就是我们常说的, 走心. 《失孤》 用过程代替结果 没有眼泪只有温暖 和雷泽宽相对应的, 是寻亲的被拐卖青 年曾帅.这是 《失孤》 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 因为鲜有此类题材敢几乎全片不去描写被 拐卖幼童.但这又恰恰是 《失孤》 关注的又 一个打拐题材影片盲区――那些在养育自 己长大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被拐儿童, 他们 的状态是怎样的? 《亲爱的》 有提到这种状态, 简单来说, 就是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孩子会认生. 《失孤》 不一样, 曾帅已经成年, 有自主意识, 他 一边决定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一边又决 意跟养父母家的姐姐成婚, 这种被拐经历造 就的拧巴状态和现实悲剧, 显然比简单的 认生 更让人深省. 他和雷泽宽的相处也是 《失孤》 着力通 过细节传递的感动之中的一种.两人最初 相识, 是因为共处同一种悲剧的两端, 是经 典款的 一见钟情 .后来的情感进阶, 描摹 地也特别有分寸, 曾帅先是遥遥尾随雷泽 宽, 见证了他的被打和情绪最低谷, 在相同 经历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感共鸣, 随后一起上 路、 进而求助对方帮助自己去寻亲, 相当于 已经将对方当成自己精神上的寄托. 随着离家越来越近, 两人的关系日益加 深, 澡堂共浴、 卧榻身体接触等细节, 已经显 示双方亲如父子, 最后的认亲场面, 曾帅在 全村人的眼泪里没有落泪, 显然是因为在与 雷泽宽的相处中, 他已感受到亲生父母这些 年来的生活状态, 达到了某种谅解.这没有 泪水的情感侧漏, 和结尾那段让人释怀、 放 下的佛语效果一样, 代表的依旧是 《失孤》 哀 而不恸的态度和立场. 值得一提的是, 就像结尾继续上路的雷 泽宽一样, 关于被拐这件事儿, 《失孤》 表达 的是一种 在路上 式的对过程的敬畏和理 解, 也正因为此, 全片基调是不相信眼泪, 只 提供温暖. 本报综合信息 据香港媒体报道, 社工将吴卓林的道歉信 交给吴绮莉, 像是随手从笔记本撕下来似的, 上 面用铅笔画了一个狗头, 貌似咬着牙流泪, 旁边 写着: I just want you to learn to be truly happy (我只希望你真正快乐) 再附一句: I'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