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 2019-07-16 |
90 年代的首部长 篇小说《国画》至今仍是畅销书,稳居公 务员最喜爱小说榜首.也因此,王跃文被 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从2001 年开 始,他专职写小说,2003年正式进入湖南 省作家协会,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他说,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上班、下班、写作,「累了就不写.」 写作秘诀:无违 王跃文日前携新书《无违》来到郑州做 客松社书店,与河南省作协主席邵丽共同 分享文学创作.在分享会正式开始前,他 接受了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 王跃文身穿一件深蓝色休闲衬衣,头发 白了大半,接受采访时手里一直攥着一支 签字笔.两个月前,有媒体如此描述: 「55岁的他,不再执意染黑头发,两鬓的 白色自然流泻,宽眉、宽唇、宽脸,随着 年岁打磨,呈现一种宽厚慈态,倒应了书 题的心境――《无违》.」 王跃文对「无违」的定义是不拘不泥, 守谦卑,知敬畏,但在记者看来,用字面 意思「毫无违和」更能体现王跃文的写作 与人生历程. 官样文章,在内地也被称之为「机关材 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消耗创作灵性 的事情.但王跃文却能在官样文章与官场 小说之间切换自由.「在县里工作时,在 家手写政府工作报告,写着写着有点头 大,把材料推到一边,开始写小说,小说 写累了,再写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星期的 时间,政府工作报告写好了,小说也写好 了.」他边描述边用手中的签字笔比划着 彼时的情景.他说,自己只要一写作,就 会进入忘我的状态,「进入到某种情境中 去,就必须用这种语言去表达.」 「官员」 与 「作家」 的身份切换 王跃文讲话声音很响亮,普通话中有浓 浓的湖南口音.他表示,自己在官场
20 年,熟谙官场的生态环境.曾有媒体跟他 开玩笑,他去做官,肯定平步青云,扶摇 直上,但他却说:「我知道应该怎麽做, 可我自己做不到.」 这或许也是王跃文能够在「官员」与 「作家」身份之间自由切换的原因.「我 在官场抱着就业的心.」8小时之内,对 待工作,王跃文积极、认真,从不懈怠, 该做什麽做什麽.八小时之外,则是他的 看书写作时间.「我是个生活简单的人, 不喜欢那种有目的的应酬,特别是有意地 攀附结交,我是不干的.」 王跃文身在官场却不陷於官场,他将官 场的所观所感写进小说,他的官场小说也 因为「真实」而深受读者热捧,甚至会有 人将其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对号 入座,但他却对此坚决予以否认,「我反 对写作时照搬生活.」 王跃文认为,文学的真实应该是作家笔 下的艺术的真实.他以自己早期作品《国画》为例,「这部小说有 50多万字,里 面的事情和人物没有一个是我把生活中真 实的东西直接搬过来的,但是为什麽读者 还是觉得写得很真实?那是因为我对整个 这一块儿生活非常了解,营造出的那种氛 围和关系,以及人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式等,让人感到十分真实.」 文学是树 自然生长 对王跃文而言,文学就像地里的树,它 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小时候王跃文并未受 到特别的文学启蒙或熏陶,也并未读过多 少书.但王跃文对生活有着很强的记忆力 与观察力,或许这是作为作家的本能. 在亲戚讲述一遍故事后,他不仅能原原 本本地复述故事本身,还能还原亲戚讲故 事时的一声咳嗽.「所有的场景、声音都 在我的脑海里」,「老家同伴一起玩过的 事情,讲起来都像是发生在昨天,但同伴 们完都好像没有发生过.」而他在上小 学二年级时,学校组织看《红灯记》,要 求高年级写观后感,但他却抑制不住要表 达其观后感受,便也写了一篇,并受到校 长的表扬. 王跃文很注重「从容地叙事,慢慢儿 来,不紧不慢地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他说,自己写任何东西都不写提纲,有一 个大致的脉络在心里,故事就自然生成. 「我现在手边正在写的中篇,刚开始写的 时候,是源自於我对小时候乡村风情的记 忆,写着写着,我就知道应该怎麽处理 了,故事自然就生长出来了.」 因此,王跃文不讲究刻意谋篇布局,搞 得非常跌宕起伏,曲折离奇,为小说而小 说.「那不是我追求的,我注重对生活日 常状态的描述.越是日常的生活,越贴近 生活的真实,越贴近生活的本质.」这或 许是读者追捧王跃文的原因之一,就连一 同采访的媒体同行也感慨,初中读到王跃 文的《国画》,至今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