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 2019-07-16 |
记者: 《挂职笔记》 写了与挂职有关 的人物故事, 它虚构和非虚构的比例是 多少?因为您的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 的, 感觉跟真的一样. 邵丽: 那只是一种写作的方式, 其 实虚构占90%, 真实的有10%的成分. 比如 《人民政府爱人民》 , 当时我一 个朋友在某县当县长, 我们在一起吃饭 的时候, 他拿了一封信, 说, 这是我们县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写的, 她写信质问 我 "我中学的费用是县上给的, 我高中 的费用也是县上给的, 为什么我上大学 了反而县上不管了? " 她不是用一种寻 求同情的方式, 而是用非常强硬的态度 置疑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政府也解决不了.因为我们 的教育制度规定, 大学已经不是义务教 育了, 需要大家赞助一部分, 政府确实 没这部分资金.这样一封信, 我感觉很 有意思.看完这封信后, 我就写了一篇 关于上访教育体制的小说, 主要写信访 问题, 写一个小女孩因为没有拿到学 费, 就自己出去打工, 结果打工的时候 失踪了.然后她父亲不停地上访, 一个 县里面的四大班子都围绕这一个人, 不 管是什么场合、 什么时候, 他不停地到 各个级别的部门上访, 他说我什么也不 要, 政府一定得还回我女儿.这个故事 虚构的成分占90%. 记者: 《刘万福案件》 在 《人民文学》 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和热议, 也获得了很 多奖项.在 《刘万福案件》 中, 你讲了一 个富有传奇色彩又天然蕴含着悲剧的 故事.刘万福村里的七十多口人到县 委送锦旗, 感谢党和政府给了他三次生 命.当你深入到故事的内核, 却发现故 事本身的发展逻辑, 从而揭开了刘万福 "三死三生" 的演进过程.这个故事是 你挂职期间亲身经历的吗?作为一名 作家, 你是如何处理素材和小说之间的 关系的? 邵丽: 《刘万福案件》 包括 《第四十 圈》 , 都是生活中确确实实发生的事, 我 也都见过当事人或者他们的亲属, 所以 我当时听了这个事之后, 也觉得特别震 撼.至于小说和素材的关系, 我觉得一 个是表, 一个是里, 小说只是一种表现 形式, 真正的内里, 还是事物本身的逻 辑和它的真实性.就刘万福这个案件 来讲, 我没有更多的演绎.其实我主要 不是想写故事, 而是写我们的困惑.在 基层, 尤其是在乡村, 刘万福这样的人 太多了, 这也不是让我们最悲哀的, 最 悲哀的是产生刘万福这样的一种社会 氛围、 社会环境和人们麻木不仁的态 度. 记者: 《北区的河》 与 《城外的小 秋》 , 是对当代中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 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裂隙以及故乡陷 落的真实描摹,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 题的? 邵丽: 我非常留恋昔日那些自然的 炊烟袅袅的村落, 可是农村现代化的进 程也是不可阻挡的.记得一次去一个 县里搞调研, 我说了我的观点, 那个县 的县委书记问我, 那样的村庄也许你来 参观一下觉得是美的, 让你住上三天, 没有自来水, 没有电, 也没有排水系统, 苍蝇漫天飞舞, 你能住下来吗?这就是 我们要面对的, 一个矛盾、 痛苦、 尴尬的 发展过程.农村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 对乡村牧歌式的回忆, 大部分都是想象 出来的, 即使是真正的农村, 现在也在 城市化.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当然, 我们要通过文学这种方式, 把我们 对乡村这种怀念的情绪表达出来. 我写的不是 官场小说 邵丽 当代著名女作家, 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