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 2019-09-20 |
2 目录前言.
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指标体系.2
5 评价方法.6
6 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7 I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指导和 推动钢铁行业高炉炼铁工序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和避免污染物 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 指标体系 ) .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指数总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 Ⅰ级代表国际清 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 、中 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姜琪、李艳萍、熊樱、买帅、吕杰、杨奕、刘锟、杨宝玉、 吴礼云、张青玲、刘玉忠、张昕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生产工艺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 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行业高炉炼铁生产工艺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潜力与机 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 排污许 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663 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632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正版) 》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3 年第21 号令)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试行稿) (国家发展改革委、 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 信息化部
2013 年第33 号公告)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 年第3号公告)
3 术语和定义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试行稿) 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指标体系. 3.1 高炉炼铁工艺 指采用高炉冶炼设备将含铁物料(烧结矿、球团矿、块矿) ,造渣溶剂(石灰石等) ,以 及还原剂(焦炭)从高炉炉顶加入高炉内,同时向高炉炉内喷入燃料(煤粉)并由高炉风口 吹入热风助燃,通过高温冶炼得到液态生铁、炉渣、高炉荒煤气的生产方法与技术. 3.2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配置脱酸系统 高炉煤气净化采用干法除尘的, 配置去除煤气中氯化氢等酸性气体, 用于防止后续煤气 管道以及包括 TRT(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等附属设备出现腐蚀的系统. 3.3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利用(TRT 或BPRT)装置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利用装置包括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和煤气透平与电 动机同轴驱动的高炉鼓风机组两种.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Top Gas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简称 TRT) ,是利 用高炉炉顶煤气的压力能,经透平膨胀做功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煤气透平与电动机同轴驱动的高炉鼓风机组(Blast Furnace Power Recovery Turbine,简2称BPRT) ,是煤气透平与电机同轴驱动的高炉鼓风能量回收成套机组.该机组中的高炉煤 气透平回收能量不是用来发电, 而是直接同轴驱动鼓风机, 没有发电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和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二次能量转换的损失,回收效率更高. 3.4 平均热风温度 指高炉在一定时间内实际使用的平均热风温度. 3.5 高炉环境除尘设施 指出铁口、主沟、渣铁分离器、渣沟、铁沟、沟嘴、高炉上料卸料点等部位的捕集净化 设施. 3.6 燃料比 指高炉冶炼每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燃料量.燃料量指入炉的干焦、干焦丁、煤粉、重油 总量. 3.7 入炉焦比 指高炉冶炼每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干焦炭量. 3.8 高炉喷煤比 指高炉冶炼每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煤粉量. 3.9 生产取水量 指高炉冶炼每吨合格生铁需要的取水量. 3.10 水重复利用率 指高炉炼铁工序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3.11 渣铁比(干基) 指高炉冶炼每吨合格生铁所产生的炉渣量(干基) . 3.12 限定性指标 指对清洁生产有重大影响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 在对钢铁企业进行清洁 生产水平评定时必须首先满足的先决指标. 本指标体系将限定性指标确定为: 炼铁工序能耗、 颗粒物排放量、产业政策符合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突发环境事件预防等六项指标.
4 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企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 1.
3 表1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生产工艺 及装备 0.30
1 高炉炉容 0.24 40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60% 30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60% 12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 100%
2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装 置配置率,% 0.15
100 ≥60 ≥25
3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配 置脱酸系统,% 0.06
100 ≥65 ≥50
4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利 用(TRT 或BPRT) 装置配置 0.15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45kWh/t 铁;
或BPRT 装置配置率 ≥50%,节电量≥40%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42kWh/t 铁;
或BPRT 装置配置率 ≥30%,节电量≥30%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35kWh/t 铁;
或BPRT 装置配置 率≥30%,节电量≥20%
5 平均热风温度,℃ 0.18 ≥1240 ≥1200 ≥1160
6 除尘设施 0.11 物料储存:石灰、除尘灰等粉状物 料,应采用料仓、储罐等方式密闭 储存,其他散状物料密闭储存;
物料输送:散状物料密闭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封闭或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 闭 物料储存和物料输送:散状物料密 闭储存和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封闭或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 闭 物料储存和物料输送: 散状物料密 闭储存和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 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闭 高炉环境除尘及矿槽除尘配备有齐全的除尘装置,确保无可见烟粉尘外逸
7 炉顶均压煤气回收 0.11 采用该技术 - 资源与能 源消耗 0.35
1 炼铁工序能耗* , kgce/t 0.18 ≤380 ≤390 ≤400
2 高炉燃料比,kg/t 0.14 ≤495 ≤515 ≤530
3 入炉焦比,kg/t 0.11 ≤315 ≤340 ≤365
4 高炉喷煤比,kg/t 0.11 ≥170 ≥155 ≥140
5 入炉铁矿品位,% 0.15 ≥60.0 ≥58.5 ≥57.0
4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6 入炉料球团矿比 例,% 0.03 ≥30.0 ≥20.0 ≥15.0
7 炼铁金属收得率,% 0.06 ≥95.0 ≥90.0 ≥88.0
8 生产取水量,m3 /t 0.14 ≤0.6 ≤0.9 ≤1.2
9 水重复利用率,% 0.08 ≥98.0 ≥97.5 ≥97.0 污染物排 放控制 0.15
1 颗粒物排放量* ,kg/t 0.27 ≤0.1 ≤0.2 ≤0.3
2 二氧化硫排放量, kg/t 0.13 ≤0.06 ≤0.10 ≤0.12
3 氮氧化物(以二氧化 氮计)排放量,kg/t 0.13 ≤0.20 ≤0.30 ≤0.38
4 废水排放量,m3 /t 0.20
0 5 渣铁比(干基),kg/t 0.27 ≤300 ≤320 ≤350 资源综合 利用 0.10
1 高炉煤气放散率,% 0.40 ≤0.2 ≤0.5 ≤1.0
2 高炉渣回收利用 率,% 0.30
100 100 ≥99
3 高炉瓦斯灰/泥回收 利用率,% 0.20
100 100 ≥95
4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 利用 0.10 配备余热回收装置并利用 - 清洁生产 管理 0.10
1 产业政策符合性* 0.15 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
2 达标排放* 0.15 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
3 总量控制* 0.15 污染物许可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
4 突发环境事件预防* 0.15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及污染事故防范措施,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5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 系0.05 建有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 能有效运行;
全部完成年度环境目 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达到 环境持续改进的要求;
环境管理手 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有效建有环境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
完成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 理方案≥80%,达到环境持续改进的 要求;
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 作业文件齐备、有效 建立有环境管理体系,能有效运 行;
完成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环 境管理方案≥60%,部分达到环境 持续改进的要求;
环境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6 物料和产品运输 0.10 进出企业的铁精矿、煤炭、焦炭等 大宗物料和产品采用铁路、水路、 管道或管状带式输送机等清洁方式 运输比例不低于 80%;
或全部采用 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 汽车运输 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减少公路运输比例
7 固体废物处置 0.05 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废物 贮存设有标识,转移联单完备,制 定有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无害化 处理后综合利用率≥80% 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 贮存设有标识, 转移联单完备, 制 定有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无害化 处理后综合利用率≥70% 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贮 存设有标识, 转移联单完备, 制定有 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无害化处理后 综合利用率≥50%
8 清洁生产机制建设与 清洁生产审核 0.10 建有清洁生产领导机构,成员单位 与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有清洁 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
定 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清洁生 产方案实施率≥90%;
有开展清洁生 产工作记录 建有清洁生产领导机构, 成员单位 与主管人员分工明确;
有清洁生产 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
定期开 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 清洁生产方 案实施率≥70%;
有开展清洁生产 工作记录 建有清洁生产领导机构, 成员单位与 主管人员分工明确;
有清洁生产管理 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
定期开展清洁 生产审核活动, 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率 ≥50%;
有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记录
9 节能减碳机制建设与 节能减碳活动 0.10 建有节能减碳领导机构,成员单位 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与所在 企业同步建立有能源与低碳管理体 系并有效运行;
制定有节能减碳年 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节能减碳工 作,年度管控目标完成率≥90%;
年 度节能减碳任务达到国家要求 建有节能减碳领导机构, 成员单位 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与所在 企业同步建立有能源与低碳管理 体系并有效运行;
制定有节能减碳 年度工作计划, 组织开展节能减碳 工作, 年度管控目标完成率≥80%;
年度节能减碳任务达到国家要求 建有节能减碳领导机构, 成员单位及 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与所在企业 同步建立有能源与低碳管理体系并 有效运行;
制定有节能减碳年度工作 计划, 组织开展节能减碳工作, 年度 管控目标完成率≥70%;
年度节能减 碳任务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说明:
1、表中带 * 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
6 5 评价方法 5.1 计算方法 本指标体系采用限定性指标评价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5.2 计算公式 5.2.1 二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