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贾雷坪皮 | 2019-07-16 |
80 年代中前期,能在短短几 年描绘出一片自成气候的小说风 景,值得称道. 弃诗从文 的林 希厚积薄发,潜心打磨出 《买办之 家》《相士无非子》《小的儿》《高买》 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提高了 津味 小说的海拔高度和地域影 响指数.杨显惠每年都要风尘仆仆 地返回甘肃老家打捞历史遗迹, 《夹边沟记事》 与 《定西孤儿院纪 事》 以扎实的白描内功展示了罕见 的思想厚度和人性深度.鲍昌的 《芨芨草》《庚子风云》 、吴若增的 蔡庄 系列、王家斌的 海洋 系列、汤吉夫的 高校 系列等作 品,丰富了 后文革 时代的天津 文学的库存.他们未必都是土生土 长的天津 土著 ,但其成长背 景、人生经验、师承借鉴和文学观 念,或多或少地都与天津这座城 市有着剪不断的复杂关联. 锐意探索的多元化格局 上世纪
50 年代出生的赵玫、 肖克凡、 王松、 李治邦、 李唯、 李晶,
60 年代出生的武歆、 龙
一、 尹学芸、 秦岭、 狄青等 第三代作家 不习惯 于既有文学观念的因袭守旧和小说 操作层面的循规蹈矩,其展示艺术 个性的欲望远远超过自己的前辈, 并已经具备了精英写作的潜质. 对于赵玫而言,形式往往也是 内容,无论是反映都市知识女性的 《朗园》《秋天死于冬季》 ,还是取 材于古代历史人物的 唐宫三部 曲 (《武则天》《上官婉儿》《高 阳公主》) ,皆显示出摇曳多姿、 辨识度极强的文本风采.如何从旧 工业小说模式中突围,一直是肖克 凡小说的探索要义, 《最后一座工 厂》 描写了经济转轨中的 国企 命运, 《机器》 《生铁开花》 则为一 座老工业城市的历史变迁做了精彩 的文学记录.王松深谙小说叙事精 义而别具寓意, 《红汞》《红风筝》 多层面切入 文革 叙事, 《双驴 记》 等后知青小说则深刻展示出人 与社会的尖锐冲突和人性扭曲.李 治邦的 《暗示》《巴黎老佛爷店》 等小说,融故事与风俗、味道于一 体,精妙点染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 化特色和当代流行生活. 武歆为寻求小说叙事的创新之 门始终锲而不舍, 《陕北红事》 《延 安爱情》《归故乡》 的故事发生在 大时代的缝隙,大洪流的边缘,大 背景的角落,视角 诡异 ,深味 隽永,拓展了另一种叙事空间和可 能性.龙一进入隐秘而惊魂的历史 事件书写,一向从容不迫,别有兴 致, 《长征食谱》 是对长征叙事举 重若轻的大胆想象, 《潜伏》 则是 对红色谍报题材的诱人探索.尹学 芸近期异军突起,风姿绰约,举凡 底层疾苦、官场生态与知识分子纷 争等社会景观尽在笔端, 《士别十 年》 《李海叔叔》 《天堂向左》 等作 品表明,她已经找到了独特的小说 叙事之魂.秦岭个性化的小说叙事 极具当代性和现实感, 《皇粮钟》 《吼水》《天上的后窗口》 活色生 香,野趣横生,在展示西部风情画 卷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乡村现 状的迷茫与痛思. 散文随笔与诗歌写作在多元化 的天津文学格局中别具风光.孙犁 作为当代散文随笔大家有口皆碑, 此后,蒋子龙、冯骥才、谢大光、 贾宝泉、冯景元、任芙康、肖克 凡、武歆、周凡恺、狄青、秦岭等 新老作家笔耕不辍,风生水起,已 形成题旨纷呈、千姿百态的写作群 落, 活跃于全国各类报刊. 他们未必 以书写天津风土见长, 却在建造各 自的散文随笔家园中而各显身手. 鲁藜晚年屡有诗作问世,林希 写出泣血之作 《无名河》 .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