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9-07-16

6 3.1.2 气象特征 本地区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 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气候受季风影响,台风季节较长,降水受季风控制,有干湿季 之分. 历年平均气温为一般在 20℃~21℃之间,最热月份出现在

7 月,月平均气温 28.2℃,最冷月份出现在

1 月,月平均气温为 11.8℃.气温在一天内的变化曲线呈一 峰一谷形状,日最高气温,夏季一般出现在

14 时,冬季为

15 时;

日最低气温,夏季 一般出现在

6 时,冬季为

7 时.若遇冷空气南下或受降水等因素影响,则会改变气温 日变化规律.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 911.7~1061.1 mm,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雨旱季明显,属年蒸 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干旱区.全年降水量的分布为:雨季占 56.5%,台风季占 33.3%, 干季占有 10.2%.常年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全年除 5~6 月份的蒸发量少于降水量 外,其余各月均大于降水量.年平均湿度(水汽压)为20 mb 左右,年平均相对温度 为78%. 年平均相对湿度 78%.全年的日照时数达

2200 h,日照率 50%.年雾日为 7~27 天.无霜期达

350 天以上,光热资源非常丰富. 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规律很明显.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 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一般情况下 6~8 月以西南风为主,9~5 月以东北风为 主. 主导风向东北风占全年风向频率的 17.78%,北东东、南南西向风占全年风向频 率的 16.7%和11.6%,全年静风频率占 0.15%;

全年平均风速为 6.1m/s,一年之中以 4~9 月平均风速较小,10 至翌年

3 月平均风速较大,一天中白天的风速大于夜间, 一般以午后

2 时左右风速最大,而下半夜风速最小.历年定时最大风速一般在

9 级, 瞬时最大风速达

12 级以上(60 m/s),多出现在夏季台风袭击时. 3.1.3 地质地貌 石狮市地区地貌多为平原,缓丘以及海滩类型.全市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区 内受新华系构造的影响,祥芝―围头断裂带从石狮东南部经过.地层以花岗片麻岩为 主.地质构造是火成岩,以酸性火成岩为多.地层除侏罗系上统及第四更新统、全新 统部分出露外,其余层系缺失.

7 地形大致由风积海积平原、台地和地丘组成,风积海积平原(海拔 0~10m)发 育于沙质海积和经风力搬运堆积的风积平原,地势平坦,多细砂易风蚀,易旱,分布 于沿海边及中部;

台地(海拔 10~50m)地表起伏,坡度平缓,地面组成物质多为坡 积残积物,土壤类型以赤红土,赤土为主;

地丘(海拔 50~250m)植物稀少,剥蚀 严重,地面物质以裸露岩石,坡残物为主,地带性土地为赤红土,主要分布于东南 部. 区域地形属于平原低丘地带,地势较为平坦.本地区的底质构造受东北向新华系 构造的影响,祥芝-围头这条断裂带从石狮东南部通过,断裂带周围呈现条状分布着 三层侏罗系动力变质的花岗片麻岩,局部有变粒岩.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全国地震 烈度区划图(2002)》,本区为地震基本烈度

7 度区. 3.1.4 水文状况 (1)地表水 石狮市无大型地表河流,只有以低丘、台地为中心呈放射状向海域汇集的季节性 时令溪流,境内有梧溪、厝上溪、塘园溪、龟湖流域、下宅溪、大厦溪、洋厝溪、 莲塘溪、溪岑溪和莲坑坂溪

10 条溪.流域面积 119.38km2 ,年平均径流量

6777 万m3 .溪河多为单独如海的间歇性溪流,溪小流短,蒸发渗透量大,径流量少,最终汇 入泉州湾. (2)泉州湾 ① 潮流 泉州湾为晋江和洛阳江汇合入海的半封闭性海湾.潮汐为正规半日潮为主,潮流 亦为正规半日潮流,潮流为东西往复流.平均涨潮差和落潮差都在 4.24~4.40m.平均 高潮水位 6.44~6.77m,平均低潮水位 2.26~2.43m.浅海水深 1.1~17m,流速 1m/s.平 均水温约 19.7℃,盐度年平均 30.1‰,pH 在7.0~8.2 之间.泉州湾潮流运动形式为比 较稳定的往复型潮流,涨潮时流向湾内,落潮时流向湾外,潮波进入港湾后,由于受 地理环境和水道的制约,主流流向在深槽水道进退,涨落潮流流向基本与岸线走向一 致,流速为表层大于底层,最大流速出现时间分别在高潮前后 2~3 小时,即半潮面前 后流速最大.泉州湾落潮历时长,涨潮历时短,转流一般为底层先转,表层后转的湾 口区常见的 逆向 流现象. ② 波浪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