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9-07-17

100 m*40m、100 m*50~100 m 或50m*20m 测网控制. 5.2.1.2 样品采集 5.2.1.2.1 采样物质 采样物质应是原地岩石风化形成的残坡积物.采样时应避开风成沙、有机质和盐积物等干扰物.不 同地区根据景观特点、基岩风化程度、矿床类型、土壤自然粒级分布情况,通过采样粒级试验,确定采 样物质粒级;

也可参照 DZ/T 0011或类似地区确定的有效采样粒级. 5.2.1.2.2 采样层位 土壤采样层位为基岩面上发育的残坡积层.特殊景观区采样层位如下: a) 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采样层位为风积物层和钙质层之下的残坡积层;

b) 高寒山区及高寒湖沼景观区,采样层位为冰碛层、塌积层、腐殖层之下的残坡积层;

c) 森林沼泽景观区,采样层位为冰碛层、腐殖层之下的残坡积层;

d) 南方湿热气候地貌区,发育有较厚层残坡积土壤时,采样层位为淋积层之下的残坡积层;

e) 在冲积、风积、运积物覆盖较厚的地区,应使用机动浅钻,采集残坡积层;

f) 在无法取到土壤样时,可取岩屑样品. 5.2.1.2.3 采样深度 以采集到残坡积层为原则确定采样深度. 5.2.1.2.4 样品组合 采样时应在点、线距 1/5 范围内采集 3-5 件样品进行组合.浅覆盖区机动钻采集单点样品. 5.2.1.2.5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应遵守以下原则与要求: a) 样品采集过程中,应对土壤层和采样点周围土壤特点进行观察,确定是否为残坡积物质. b) 采样时去除样品中较大碎石块、草根、树皮、盐积颗粒等杂质. DZ/T XXXXX―201X

4 c) 样品采集过程中,应加强对构造、矿化、蚀变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当发现有明显矿化时,可同 时采集岩石样品. d) 样品应装入无污染布袋内, 用防水记号笔在布样袋上预先写明样品编号或样袋号, 样品过湿时 可加套塑料袋以防相互沾污. 5.2.1.2.6 样品重量 筛前重量原则上不低于 300g.土壤测量样品过筛后重量:≥150g. 5.2.1.3 定点与记录 5.2.1.3.1 野外定点 测量网和剖面测点布设应准确.测量精度要求参见 DZ/T 0153.测量网布设应使用测量仪器或高精 度卫星定位仪布设测量网, 在卫星定位仪上录入每一个采样点坐标信息, 并以一个工作区为单元保存定 点和航迹数据.卫星定位仪定点和航迹管理方法见 DZ/T 0011. 5.2.1.3.2 野外标记 测量网点应保留标记.剖面线两端处应留有较坚固木桩,测点可用竹、木或布条等作标识,用防水 墨水笔注明点线号. 5.2.1.3.3 野外记录 野外采样应进行现场记录.记录使用 2H、3H 标准铅笔填写,字迹应工整清晰,不得重抄、转抄或 涂擦改,记录使用统一的野外记录卡或手持电子记录仪.野外记录卡见附录 A 的表 A.1. 5.2.1.3.4 采样点变更 采样时,因地形地物、通行条件的限制及其他原因不能到达设计样点位或不能采集到合格样品,并 偏移大于点线距 1/5 时,应填写采样点位变更登记表(附录 B) . 5.2.1.3.5 样品编号 样品编号原则上以测线号+样点号连续编号. 每100 个样号中均匀留四个空号作为分析监控样之用. 5.2.1.4 野外样品加工及管理 5.2.1.4.1 样品接收 样品保管与加工人员负责接收样品.接收样品时应对照送样单进行样品清点,核对样品编号、样品 及样袋的完整情况、样品与送样单的对应数等,核对无误和无破损后,进行接交登记,由接交双方人员 签字. 5.2.1.4.2 样品干燥 布袋中的样品可在日光下自然干燥.为保持自然粒级,干燥过程中应及时揉搓样品,可用木槌适当 敲打. 5.2.1.4.3 样品过筛 加工样品应使用不锈钢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