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贾雷坪皮 | 2019-09-25 |
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编号:JGJ79-2002-SM@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roung treatment of buildings JGJ 79-2002 J 220-2002 条文说明资料2002 北京第1页共89 页@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roung treatment of buildings JGJ 79-2002 条文说明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3 年1月1日筑龙网2002北京第2页共89 页SM@@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目录1总则63基本规定64换填垫层法64.1 一般规定.6 4.2 设计84.3 施工13 4.4 质量检验.14
5 预压法15 5.1 一般规定15 5.2 设计16 5.3 施工27 5.4 质量检验.28
6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29 6.1 一般规定.29 6.2 设计29 6.3 施工33 6.4 质量检验.34
7 振冲法34 7.1 一般规定.34 7.2 设计35 第3页共89 页[email protected] 施工36 7.4 质量检验.37 @ 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8砂石桩法37 8.1 一般规定37 8.2 设计38 8.3 施工40 8.4 质量检验.42
9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43 9.1 一般规定.43 9.2 设计44 9.3 施工47 9.4 质量检验.49
10 夯实水泥土桩法
49 10.1 一般规定.49 10.2 设计50 10.3 施工50 10.4 质量检验.51
11 水泥土搅拌法
51 11.1 一般规定.51 11.2 设计54 11.3 施工58 11.4 质量检验.61
12 高压喷射注浆法
61 12.1 一般规定.61 12.2 设计62 第4页共89 页[email protected] 施工63 12.4 质量检验.65 @ 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13 石灰桩法
66 13.1 一般规定.66 13.2 设计66 13.3 施工69 13.4 质量检测.70
14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70 14.1 一般规定.70 14.2 设计71 14.3 施工74 14.4 质量检验.75
15 柱锤冲扩桩法
75 15.1 一般规定.75 15.2 设计76 15.3 施工78 15.4 质量检验.80
16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80 16.1 一般规定.80 16.2 设计81 16.3 施工84 16.4 质量检验.87
17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88 附录 A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88 第5页共89 页SM@@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1总则1.0.1 随着地基处理设计水平的提高、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施工设备的更新,我国地 基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对于各种不良地基,经过地基处理后,一般均能满足建造大型、 重型或高层建筑的要求.由于地基处理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地基处理项目的增多, 用于地基处理的费用在工程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因而,地基处理的设计和 施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 保质量、保护环境.
3 基本规定3.0.1 本条规定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的工作, 其中强调要进行现场调查研 究,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管线和环境情况等. 3.0.2 大量工程实例证明,采用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的方法,能减 少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因此,本条规定对于需要进行地基处 理的工程,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尽 量选用加强上部结构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这样既可降低地基的处理费用,又可收 到满意的效果. 3.0.3 本条规定了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宜遵循的步骤. 着重指出在选择地基处理 方案时,宜根据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其中 强调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因为许多工程实践证明, 当岩土工程条件较为复杂或建筑物对地基要求较高时,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地 基,往往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或造价较高,而由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 方法很可能是最佳选择. 3.0.5 本条是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规定应按地基 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当需进行地基处理时,应对处理后的地基 进行变形验算.
4 换填垫层法4.1 一般规定第6页共89 页[email protected]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浅层软弱地基.当在建筑范围内上层软弱土较 薄,则可采用全部置换处理.对于较深厚的软弱上层,当仅用垫层局部置换上层软弱土 @ 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时,下卧软弱上层在荷载下的长期变形可能依然很大.例如,对较深厚的淤泥或淤泥质 土类软弱地基,采用垫层仅置换上层软土后,通常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但不能解决 由于深层土质软弱而造成地基变形量大对上部建筑物产生的有害影响;
或者对于体型复 杂、整体刚度差、或对差异变形敏感的建筑,均不应采用浅层局部置换的处理方法. 对于建筑范围内局部存在松填土、暗沟、暗塘、古井、古墓或拆除旧基础后的坑穴, 均可采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在这种局部的换填处理中,保持建筑地基整体变形均匀 是换填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开挖基坑后,利用分层回填夯压,也可处理较深的软弱土层.但换填基坑开挖过深, 常因地下水位高,需要采用降水措施;
坑壁放坡占地面积大或边坡需要支护;
及因此易 引起邻近地面、管网、道路与建筑的沉降变形破坏;
再则施工土方量大、弃土多等因素, 常使处理工程费用增高、工期拖长、对环境的影响增大等.因此,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 常控制在 3m 以内较为经济合理. 大面积填土产生的大范围地面负荷影响深度较深,地基压缩变形量大,变形延续时 间长,与换填垫层法浅层处理地基的特点不同,因而大面积填土地基的设计施工应另行 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换填垫层法常用于处理轻型建筑、地坪、堆料场及道路工程等. 第7页共89 页[email protected] 采用换填垫层全部置换厚度不大的软弱土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轻型 建筑、地坪、道路或堆场,采用换填垫层处理上层部分软弱土时,由于传递到下卧层顶 面的附加应力很小,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结构刚度差、体型复杂、荷重较大的 建筑,由于附加荷载对下卧层的影响较大,如仅换填软弱土层的上部,地基仍将产生较 大的变形及不均匀变形,仍有可能对建筑造成破坏.在我国东南沿海软土地区,许多工 程实例的经验或教训表明,采用换填垫层时,必须考虑建筑体型、荷载分布、结构刚度 等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于深厚软弱上层,不应采用局部换填垫层法处理地基.对于 不同特点的工程,还应分别考虑换填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压力扩散能力、密度、渗透 性、耐久性、对环境的影响、价格、来源与消耗等.当换填量大时,尤其应首先考虑当 地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条件.此外还应考虑所能获得的施工机械设备类型、适用条件等综 合因素,从而合理地进行换填垫层设计及选择施工方法.例如,对于承受振动荷载的地 基不应选择砂垫层进行换填处理;
略超过放射性标准的矿渣可以用于道路或堆场地基的 换填,但不应用于建筑换填垫层处理等. @ 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4.2 设计4.2.1 垫层设计应满足建筑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首先垫层能换除基础下直接 承受建筑荷载的软弱土层,代之以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层;
其次荷载通过垫层的应力 扩散,使下卧层顶面受到的压力满足小于或等于下卧层承载能力的条件;
再者基础持力 层被低压缩性的垫层代换,能大大减少基础的沉降量.因此,合理确定垫层厚度是垫层 设计的主要内容.通常根据土层的情况确定需要换填的深度,对于浅层软土厚度不大的 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土.对需换填的软弱土层,首先应根据垫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的 宽度和基底压力,再根据垫层下卧层的承载力,设垫层的厚度,经本规范式 4.2.1-1 复核,最后确定垫层厚度. 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值可以根据双层地基理论进行计算,但这种方法仅限于条形 基础均布荷载的计算条件.也可以将双层地基视作均质地基,按均质连续各向同性半无 限直线变形体的弹性理论计算.第一种方法计算比较复杂,第二种方法的假定又与实际 双层地基的状态有一定误差.最常用的是扩散角法,按本规范式 4.2.1-2 或4.2.1-3 计 算的垫层厚度虽比按弹性理论计算的结果略偏安全,但由于计算方法比较简便,易于理 解又便于接受,故而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第8页共89 页SM@压力扩散角应随垫层材料及下卧土层的力学特性差异而定,可按双层地基的条件来 考虑.四川及天津曾先后对上硬下软的双层地基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及大量模型试验, 通过实测软弱下卧层顶面的压力反算上部垫层的压力扩散角,根据模型试验实测压力, 在垫层厚度等于基础宽度时,计算的压力扩散角 均小于 30°,而直观破裂角为 30°. 同时,对照那戈洛夫双层地基应力理论计算值,在较安全的条件下,验算下卧层承载力 的垫层破坏的扩散角与实测土的破裂角相当.因此,采用理论计算值时,扩散角 最大 取30°.对 小于 30°的情况,以理论计算值为基础,求出不同垫层厚度时的扩散角 , 根据陕西、上海、北京、辽宁、广东、湖北等地的垫层试验,对于中砂、粗砂、砾砂、 石屑的变形模量均在 30~45MPa 的范围,卵石、碎石的变形模量可达 35~80MPa,而矿渣 则可达到 35~70MPa. 这类粗颗粒垫层材料与下卧的较软土层相比, 其变形模量比值均接 近或大于 10,扩散角最大取 30°;
而对于其他常作换填材料的细粒土或粉煤灰垫层,碾 压后变形模量可达到 13~20MPa, 与粉质粘土垫层类似, 该类垫层材料的变形模量与下卧 较软土层的变形模量比值显著小于粗粒土垫层的比值,则可比较安全地按
3 来考虑,同 时按理论值计算出扩散角 .灰土垫层则根据建研院的试验及北京、天津、西北等地经 验,按一定压实要求的 3U7 或2U8 灰土 28d 强度考虑,取为28°.因此,参照现行 θ θ θ θ θ @ 筑龙网www.sinoaec.com《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资料编号:JGJ79-2002-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给出表 4.2.1 中不同垫层材料的压力扩 散角. 4.2.2 确定垫层宽度时,除应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垫层应有足够的宽 度及侧面土的强度条件,防止垫层材料向侧边挤出而增大垫层的竖向变形量.最常用的 方法依然是按扩散角法计算垫层宽度,或根据当地经验取值.当>
0.5 时,垫层厚度 较大,按扩散角确定垫层的底宽较宽,而按垫层底面应力计算值分布的应力等值线在块 层底面处的实际分布则较窄.当两者差别较大时,也可根据应力等值线的形状将垫层剖 面做成倒梯形,以节省换填的工程量,当某础荷载较大、或对沉降要求较高,或垫层侧 边土的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