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枪械砖家 2019-09-23
走近会计系 I

2017 年第

3 期 走近会计系 II 编委会 主编:李怡宗 执行主编:汪荣飞 副主编(微信平台负责人) :樊帅 副主编(学术) :李涛 编辑(学术) :周茜 副主编(就业) :杨文君 编辑(就业) :赵健宇、王西子 副主编(生活) :陈硕 编辑(生活) :李绍坤、张h 副主编(信息发布) :纪宇 副主编(硕士) :董小华 编辑:全体会计系硕士生 副主编(本科) :刘峻豪 编辑:全体会计系本科生 副主编(MPAcc) :黄超 排版:蒲劲秋 校对:李隽卷 财务:邓 本刊联系地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100871 联系

电话:010-62767992,传真:010-62767992 投稿

邮箱:pkuzjkjx@126.

com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 I 目录编委会.II 教师风采.1 学术经纬.8 学生天地.15 本科生专栏.26 MPACC 专栏.34 教师风采

1 教师风采 d 言行身教,侠士风骨 ――访会计系王立彦教授 (2008 年8月走进汶川地震灾区,山下是震后北川县城) 教师风采 教师风采

2 王立彦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 《中国会计评论》主编、 《中国管理会计》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审计专业委 员会主任、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审计学会环境审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 经历:生长于山西,心系吕梁黄土塬坡、情牵雁门关外风雪;

教书在燕园,研究学术、编 辑期刊,是工作责任,也是人生乐趣. 理念:勤勉、平常心、与世为善、为他人增值. 作为晚辈,对王立彦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其学术研究中饱含的深厚情怀早有耳闻.王老 师本学期为研究生讲授《会计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程,仅仅两次课下来,同学们便已领教王老 师缜密的学术风格,折服于老师的洒脱与魅力.借这次采访的契机,小分队得以近距离领略王 老师的风采.老师热情的接待使我们如沐春风,先前心中的不安一扫而光,采访也进行得很顺 利. 践行支教,文气仁心 王老师已多次参与北大对西藏大学的支教,采访时恰逢王老师参加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对 云南弥渡县德苴乡的对口扶贫工作返回校园,支教扶贫的话题聊起得很自然.介绍高校援藏现 状时,王老师如数家珍:北京大学是支教西藏大学的组长单位,有多所高校参与其中并对口负 责不同的院系,北大主要对口的是医学和国学领域专业,经济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则分别由其 他几所大学负责.老师介绍道,北大还对口扶贫云南弥渡县,主要协助解决当地发展的资金、 交通、干旱等问题.教育方面当然也会涉及,例如已在当地的中小学相继建立了多个博雅图书 室. 当采访小分队急切地向老师打听偏远地区高校交流机会的问题时,王老师详细地进行了回 答: 之前在西藏大学举办的学术论坛就邀请过会计系的博士生参加.学校学院会为大家提供 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其中就有支教扶贫的项目.在中央十九大'

2020 年全面脱贫'

的号召 下,欢迎更多的学生将参与到此类活动中来. 听到这里,我们对王老师的用心尽责感到无比 钦佩.相信王老师的西藏之行不仅对当地同胞有不一般的意义,也是通过言传身教为支教边疆 的接班人播种萌芽. 领域切换,应时而变 教师风采

3 王老师原为统计专业出身,面对一路会计读来的采访小分队,以自己的学科领域转换为剪 影,回顾了光华的管理学科顺应时代需要而诞生的历程: 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之初,正是改革 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之后.我是

1987 年受厉以宁老师鼓励、报考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为闵庆全教授.1988 年入学,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同时接触到宏观经济核算中对微观会计方 法的应用.毕业时

1992 年,恰逢我国市场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上市公司随之出 现,这使得经济管理相关学科的研究得以迅速落地到企业层面,会计也逐渐被了解和重视.国 内各综合大学纷纷与时俱进地设立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北大为例,最早的经济管理系包含国民 经济管理专业,1993 年设立工商管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的前身) ,其中就包含会计专业.

1990 年代中期开始,更高专业人才需求日盛,会计学术研究迅速接受欧美发达社会的大学学 术研究范式,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加入到了会计研究的行列中并做出了成绩. 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首任会计系主任,我系点点滴滴凝聚着他的心血,王立彦老师 秉承 更加努力,多做实事 的精神,带领会计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会计系的建设和发 展做出了开山式贡献. 会计支点,学海拾英 从会计学科教育发展历程谈开后,王老师进一步阐释多元化背景对学术研究的作用. 会 计研究应立足于产业、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 老师教导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能仅限于纸上 谈兵,还必须注意落到实处,同时鼓励大家与不同专业背景(例如战略、组织行为、金融等) 的同学交流合作,对于我们的研究会有益处. 除与实务结合、紧扣市场经济之外,老师还分享了他对 会计 (Accounting)与 社会责任 ( Social Responsibility)之间关联的独到见解:谈到 accounting ,很自然通过词根联想到 accountability 这个相关联的概念.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结果会被企业内外部众多关联方所采 用,而多方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于是便导致了会计、审计人员的困惑处 境.但是作为一名会计专业人员,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会计界先进人士为这个职业奠定的公信 力基础,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最后,王老师亲切地为我们在光华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在博士期 间应该提前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多参加活动增加经历,比如出国交流等.老师还建议大家尽 早修完学分、为出国作必要的准备(尤其英语交流能力) ,同时在国外交流的过程中也要与国 内的老师同学保持交流合作.这让我们对未来四年忙碌的学习研究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相 信每位同学在光华的生活都会是多姿多彩的. 身行千里,心往神驰 教师风采

4 从知青下乡到铁路机车工人,从家乡山西到大西南读书,从执教燕园再到访学海外,辗转 各地的王老师始终将 勤勉、平常心、与人为善、为他人增值 作为自己的人生理念.作为光 华会计系的元老级人物,王老师致力于为会计研究和实务界培养人才,却仍然平易近人,乐于 分享,而能与大隐于市般的王老师有这样一次深入的交流,岂非小分队之幸事. 言行身教, 侠士风骨 ,用来形容王老师或许再合适不过了吧. (撰稿人:马h、李荣、孙嘉瑞) 教师风采

5 访会计系博士毕业生周楷唐 周楷唐,

2017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 院会计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审计,已有论文被《经济研究》、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会计研究》等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或接收. 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 深秋夜里十点,楷唐学长还在办公室工作. 一般我会集中晚上

7 点-11 点的时间,专注 工作.不过这个点不算晚.在光华博士期间,常常有忙到凌晨离开工位的时候. 说起那一段 博士的生活,学长感触很深, 凌晨四点的北大于我并不陌生,街上的保卫大叔,食堂阿姨都 认识我,会和我打招呼. 学长说道,刚进光华时,同届的学生们都或多或少有过学术经历, 而自己在读博士之前没有认真的写过一篇论文,甚至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学术研究.他倍感压力,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选择学术的道路.一方面他苦学专业课程,补习了很多数学基础课程,另 一方面他大量阅读文献,到后来可以做到对文献中大部分的引用文章都很熟悉.这样的厚积薄 发后,学长在博士三年级一年完成了两篇英文文章和三篇中文文章,其中有些已经获得了不错 的发表. 学术的道路是漫长而孤独的,需要不断的付出和探索.学长坦言来自课程的压力、同学的 教师风采

6 压力、导师的压力和自己的压力其实非常大,但是他从没有觉得自己喘不过气.一是因为他在 时间管理上坚持分清主次,绝不拖延, 尤其是在做 project 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专注和高效. 数据最好一次跑完,分几次做之后会浪费很多时间 .二是他有特别的减压方法――去剧院看 演出. 北京的剧院我基本上都去过.每次在剧院虽然可能看不懂剧情,但自己能在两个小时 内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种专注的感觉非常好.不过有时候太累了会睡着在剧院里,有好几次 是被保安叫醒的. 当然,他也经常锻炼身体, 我喜欢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全神贯注的工 作.如果感觉状态不好,我也不会勉强自己,可能会先干点别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 选择学术,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一条人生道路 ,学长说, 虽然这条路可能不是 一帆风顺,但是哪个更好的你不是从水里火里来. 如果选择学术,唯有不断努力,全力以赴. 把自己能掌握的事情认真做好,莫负岁月悠悠,莫负时光匆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光华的第一年,受到学术熏陶,我开始逐渐认识自己,我想选择的就是这样一条学术 的道路.因为做学术让我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事物,新的想法,不断迎接挑战. 学长说在光华 最大的收获就是他认识到了自己,并且决定选择一条他愿意一直走下去的道路. 而且在博士 期间我当过很多门课的助教,我很喜欢跟学生们上习题课,解答问题.他们对我的反馈也非常 好.可能我就是很适合当老师的! 学长坦言,自己之所以坚定学术道路,与他的导师和光华老师们的悉心教诲是分不开的.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吴联生老师把我带进了学术研究的殿堂,吴老师对于学术研究的 严谨与高标准、高要求,极大的督促了我去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 学长也十分感谢他的论文 合作导师麻志明老师, 麻老师不论是对于文献的把握还是实证的研究方法,都给了我很多的 指导 .正是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放的学术视野以及对于高水平研究的追求,也使学长 他更加坚定学术研究的选择,去不断努力做出好的研究. 回首四年的时光,学长很庆幸自己没有虚度光阴.他给学弟学妹提出了三点意见: 一是 不要心急.我在博士二年级第一学期才开始认真做文章,当时其他人都有了很多发表,而自己 连working paper 都没有.但是其实当入了学术的门之后,会有很多好的想法涌现.所以现阶段 应该做的就是多多积累,不要焦虑,要坚信努力不会白费,总有一个时刻你所期待或者追求的 东西会到来.二是不要怕犯错误.好论文是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能做出来的.我们看到了一 篇篇优秀的发表,但看不到背后作者的付出与努力.只有当你真正的把想法付诸实践,不断去 试去做,才能从错误中成长.三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找工作时,对方最看重的也是你独立 思考的能力.在学校时老师还能不断的给你指导和点拨,但是自己也有终为人师,去启发去引 导学生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不断 教师风采

7 的训练.比如我的导师就会经常对我的观点或文章提出问题,然后我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当然 最终答案可能不是最优或者最适合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做学术是一件非常辛苦、孤独但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当问及如何与自己独处时,学长说 我孤独惯了,我的生活很简单,就是老师和论文. 这样的一条道路,他付出了汗水,经历 了磨练,走的坚定而踏实.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回首在光华的岁月,学长说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来光华时我不知道为何而来,不 知道自己追求什么;

离开光华时我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已经明确了未来的道路,找到了 一条我感兴趣而且愿意投身的道路. 在光华的训练,让学长对学术有了自己的理解, 最开 始是不懂瞎想的阶段.这时候读的文献不够多,也没做过研究,给别人提 critique 也是只能提 问题,没法解答.后来是开始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给别人提的问题也能有一些解决的 方法.再是通过不断积累开始自己能写出一些好文章.当学术的大门打开时,会感觉停不下来, 也不想停下来. 此时再回看过去,学长坚信选择了自己最适合也最享受的生活状态和方式, 会有种正的马太效应:你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做的很好――获得认可――更大的热情― ―做的更好. 现在学长已经开始任教,有了自己的学生,他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 我不知道大 家听不听得进去,但是我希望他们能从我这儿得到些有用的东西. 学长对未来的希望是: 还要不断努力,在学术上不负自己,也不负老师们的教导;

在育人上,希望能像我的导师当 初影响我一样,给我的学生们一些启发和引导.像光华的老师们那样,做一个优秀的学者和师 者. 访谈的最后,楷唐学长再次表示了对会计系、对老师、对师弟师妹们的感恩与祝福,他也 坚信光华学子们未来会一届比一届做的更好, 因思想而光华,因追求而远大 的精神将会影 响更加深远. (撰稿人:冯琰琰) 学术经纬

8 学术经纬 第十届会计与公司财务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总结

2017 年7月11 日至

14 日,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举办了为期

4 天的 第十届会计与公司财 务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全国各地的

68 位会计与财务领域的研究生参加了本届暑期学校,共 同学习交流. 本届暑期学校的授课阶段共有三天,老师们分别以问卷与实验设计、计量分析以及管理会 计、财务会计、审计、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几个专题展开,为同学们系统地介绍了会计学术研 究的一些基本框架和范式. ?

7 月12 日12 日上午,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任润老师给大家讲授了 问卷设计与实验设 计 专题.任润老师从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角度分别介绍了基本的方法并给出了实际的范 例,加深了大家对于实验和问卷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12................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