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09-23
书名:名士风流(增订本) 作者:柳鸣九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提要:这一代西学大家们 书名:我的奇妙书店 作者:(德)哈特利布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提要:书店里的人生 书名:巴别尔全集 作者:(俄)巴别尔 出版:漓江出版社 提要:被挖掘的俄苏文学经典 书名:春琴抄 作者:(日)谷崎润一郎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提要:日常生活里的幻灭 三味书屋 ・ 连载

11 2017 年7月12 日 星期三 第1122 期 责编 薛胜吉 美编 刘志霞 审读 法红玉 排版 周少燕 xsj@qingdaonews.

com 如果说抗日烽火岁月中的 西南联 大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 西 北联大 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同时诞生的 同胞兄弟,是一株藤上的两颗瓜,都是中 国抗战期间大学精神的 最高表现 . 当卢沟桥头的炮声响起之后,为保存 中华文化血脉,平津地区文教机构纷纷内 迁.1937 年9月10 日, 以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 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

以北平大学、 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 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这俩 兄弟,一个向南,一个向西. 后来随着战局的变化,长沙临时大学 继续迁徙到昆明, 改名西南联合大学;

西 安临时大学也继续南迁到汉中,改名西北 联合大学. 再后来,西北联大被拆解,进入 五校 分立,合作办学 时期.从成立到撤销, 西 北联合大学 之名仅仅存在了

1 年零

4 个月.不过,人们习惯上把西北联合大学和从 西北联大分立出来后的几个院校统称为 西北联大 . 因为其实质还是西北联 大―― ―西北联大的办学宗旨、师资、学生、 设备还保留在这五校之中,一直传承延续. 更重要的是,西北联大并未因分立而 缩小,反而得以扩大发展,为西北地区的 文、理、工、农、医、师范等较为完整的高等 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农、医两院却是西 南联大没有的. 自1937 年到1946 年期间,西南联大有 教授(含副教授)338 名,共培养毕业生3882 名, 西北联大与其子体国立五校则拥有505 名教授的师资队伍,培养了9257 名毕业生. 如果说西南联大培养了一批学术精 英人才,西北联大却是造就了更多的实用 技术人才. 与西南联大的 南渡北归 不同,西北 联大是 扎根西北 生根开花 .若从中国 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这一视角去 审视它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北联大 的丰功伟绩不亚于西南联大,甚或有超越 的事功.西南联大只有一个师范学院留在 了昆明,主体全部回迁. 抗战胜利已经

70 多年了. 西南联大 早已远去, 西北联大的主体却薪火相传,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林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都与 西北联合大学 有直接或间接的传承 联系. 然而与西南联大声名赫赫相反,西 北联大至今湮没无闻…… 陈平原在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一书中提出一个问题, 内迁学校很多,为 何西南联大最有名?陈平原认为,西南联 大师生的 湘黔滇旅行团 从一开始就注 意搜集资料,专人记录日记,沿途采风问 俗,拍摄各种照片,顺便做社会调查及文 化考察,所以我们今天能够读到林蒲《湘 黔滇三千里徒步旅行日记》、钱能欣《西南 三千五百里》、杨式德《湘黔滇旅行日记》 等等. 这也是西南联大故事广为传播、深 入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反,作为 同胞兄弟 的西北联大为 何长期湮没无闻? 至今没看到出版哪位西 北联大师生的详实日记或长篇回忆, 只听 说黎锦熙先生有很多日记被其后人捐赠给 了博物馆,还只是计划整理中.一些零星的 工作记录(如刘德润《第二中队迁移行军纪 要》、徐世度《奉派至汉中区觅校舍工作日 记》等),或回忆片段(如《罗章龙回忆录》、 彭迪先《我的回忆与思考》等),又怎么比得 上西南联大师生的连篇累牍、声情并茂? 先天不足,后天也不够.去年秋天我在 西北大学拜会姚远老师时,我们交流过一个 问题,就是日渐兴起的西北联大研究还在象 牙塔内,在小圈子里,没有走入民间,也就不 为大众所知,不能起到普及传播的作用. 我写这本《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 一段传奇》,不敢当作学术专著,只是尝试 做一点普及作用.正如陈平原老师为拙著 写序所言: 张著徘徊在史学与文学之 间 , 对于普通读者了解这所早已被遗忘 的大学,还是很有意义的. (《西北联大: 抗战烽火中的一段传 奇》,张在军著,金城出版社

2017 年版) 青岛书城有售

电话:85875440 新华书店特约 新书快递 西北联大 的传奇 张在军 在意大利读画 冯骥才 有时写作来自于一种机缘.

2016 年入秋时候不期而遇―― ―十月之初,先是受邀飞 往遥远的希腊雅典去参加 中欧文明对话 ;

到了十月底,应 好友韩美林之约,去了一趟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出席他在 那里举办的艺术大展开幕式.这突如其来的两次出行,使我 来了灵感.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意大利是复兴古希 腊罗马文明的圣地 , 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 日出 的地方. 何不用这个机缘, 去活生生体验与感知一下那个使人类永 恒骄傲的历史,并向历史提一点问题? 于是,我确定好一条路线,在威尼斯活动之后,立即南 下, 围着亚平宁半岛的中北部绕上一圈. 将那些曾经被文 艺复兴的光辉照亮的地方一个个跑下来.我要看那些古城, 我知道意大利人是自己历史的知音,他们敬畏历史、珍惜历 史的每一个细节.当然,我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看艺术:建筑、雕塑、画,特别是画. 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 其实画后边的东西不是看出来的,是读出来的.所以这本小 书名为 读画记 . 我想知道画后边的画家和艺术史, 雕塑里边藏着的思 想,古城中依然活着的生命和灵魂,更想知道 复兴 真正的 目的是什么?它史无前例地到达怎样的高度?它给后世留下 了什么?它靠哪些非凡的大师实现这个复兴?复兴仅仅是重 现昔日的辉煌吗? 当然, 我还会情不自禁地用别人比较一 下我们自己.因为比较是一种获得思想的方法. 尽管我有那么多思考,我还是珍惜此行中种种神奇又美 妙的感知.所以在写作上,我没有选择思想随笔,而是采用了 游记的笔法.因为,游记适合这种不期而遇的写作.行旅之 间,有感而发,兴致所至,随手写下,而这种写作一定带着许 多惊奇的发现和活脱脱的心灵感受,就像一本 艳遇 的日 记. 其实,此前我两次来过意大利,当时都有很强烈的写作 冲动, 回来后也写过几篇短文, 可是回来后被什么横着插 进来的事 拦截 了.记得我曾经很想写一写在庞贝废墟里 的思考,在锡耶纳那条古街上深刻的感触等等等等,可是, 只要没有写下来就什么也没有.游记是无法事后再写的,它 是一种即兴的写作. 这一次我非写不可了. 其中, 还有一个私人化的缘 故―― ―今年是我的金婚之年.妻子是我此行的同伴,我想以 此书作为一种金婚的纪念.对于写作的人,这可能是最好的 一种纪念, 尽管我在此书中没写下任何与金婚有关的细节 与文字.我之所以在这里把自己这 隐私 说出来,是想表明 我对此次旅行所付出的心力. 作家大多是情感用事的,即 便思想也蕴含着情感,是一种情感化的精神表达吧. 我这是第三次来到意大利. 前两次写过几篇有关意大 利文化的手记,由于内容与这次的 读画记 相关,故附录在 后,以便彼此呼应. (此文系《意大利读画记》一书序言) 读 《个人的体验》 胡艳丽 从精神的炼狱中挣脱出来的 人, 才拥有真正强大的灵魂.《个人 的体验》 是大江健三郎以自己的真 实经历为蓝本,经 黑暗料理 而成 的一部直指人性软弱与丑陋的小 说. 大江健三郎在现实生活中的选 择,照亮了这部小说,让人看到人性 中尚有光. 小说的主人公鸟,不仅长得像鸟, 性格也像鸟, 喜欢无拘无束自由飞翔 的生活. 在24 岁踏入婚姻的那一年, 他连续宿醉了四个月,为此他退学了;

27 岁这一年,妻子产下一个 看起来 像长了两个脑袋 的孩子,为此他在外 面整夜宿醉,被校方解聘.面对一个出 生即有严重缺陷, 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的孩子,渴望自由的鸟,想去非洲旅游 的鸟, 渴望着野性、 想在草原奔跑的 鸟,能战胜内心的懦弱,像个真正的男 子汉那样去承担责任吗? 这不仅是主人公鸟面临的精神 困境,也是

1963 年时的大江健三郎 所要面对的现实选择. 作为一个父 亲理应付出一切代价,为孩子治病, 小心翼翼地抚养孩子长大;

但从人 性自私的角度,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 都能够心甘情愿为一个无法正常生 长的孩子付出自己一生的幸福. 回到鸟这个人物, 他心智远未 发育到和年龄相称的程度. 面对突 如其来的人生厄运, 他无力到失去 了行为控制力,因惊惧而仓皇逃窜. 他想让孩子自然死亡, 但偏偏孩子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他想假医生之 手, 但没有哪位医生愿意成为他的 同谋;

他想亲手结束孩子的生命,但 他又没有背弃社会正义的勇气,更 惧怕承担责任……在这命运的岔路 口,鸟选择了重回大学旧情人火见子 的怀抱.当然,这与爱无关,更与责任 无关,不论是火见子的房间,还是火 见子的身体,都是他逃世的工具. 书中有很多细腻的细节描写,有 鸟和医生的对峙,有他无颜面对岳父 的尴尬,有他在酒和性中沉迷时内心 的矛盾、痛苦与挣扎.自始至终,鸟所 担忧的永远都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