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 2019-10-06 |
1 受访专家 李学锋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原铁路医院) 中医科主任 身边的病例: 七八天前,
70 多岁的老胡右 耳里突发疼痛, 家人带他到医院做 了耳道检查和CT 检查, 未发现器 质性病变, 耳道内也没明显水肿.
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消炎药, 可他服 用后症状并没有缓解, 疼痛还从耳 朵放射到了头部, "半个头 都跳着疼" . 洛龙区的王女士: 我患湿疹多年, 起初皮肤痒, 难以忍受, 抓后出红疹 子, 我到过许多地方治疗, 都是用药后 病情稍有好转, 停药没多久就复发, 而 且比以前更严重.现在湿疹蔓延到腹 部、 四肢, 局部皮肤增厚, 患处抓后就 流水, 天气慢慢热了, 短袖我都没法 穿.急盼热心人士提供治疗良方, 助 我早日摆脱病痛. 涧西区的张先生: 三年前, 我的 症状跟您的类似.起初, 我以为是过 敏了, 就买了药膏涂抹, 后来症状越 发严重了, 到医院被诊断为湿疹.我 服过多种药物, 还用过激素治疗, 病 情不但不见好转, 反而加重了.经朋 友介绍, 我到位于古城路西苑桥南 中信银行东
20 米的鹤春堂做中医治 疗, 病情很快好转, 再也不用为湿疹 发愁了. 中医常说 "皮肤疮疡虽形于外, 实发于内, 没有内乱, 不得外患" .鹤 春堂中医以百年古方为基础, 采用纯 中药治疗, 以内养外, 一人一方, 不用 激素, 疗效显著.鹤春堂专治各种痒 症、 湿疹、 皮炎等反复发作的皮肤 病.患者可拨打
64622336 咨询或前 去就诊. (怡文) 夏季湿疹来袭, 爱美的您是否苦恼不已 对付湿疹 中医疗法有奇效 受访专家 薛菲菲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原铁 路医院) 中医科主治医师
3 个月前, 51岁的杨女士当了奶奶, 平时除了上班, 她又多了一份带孙子的活 儿.虽说带小孙子心里是高兴的, 但杨女 士身体有些吃不消, 她最近总觉得疲惫, 一动就出虚汗, 怎么休息都缓不过来. "我们常说一个人病得很重叫病入 膏肓, 其实, 膏肓是穴位名, 从病入膏肓 这个词, 咱们能看出膏肓这个穴位还挺 重要的. " 薛菲菲说. 药王孙思邈在 《千金方 ・ 杂病论》 中说: "膏肓穴无所不治. " 虽然它没那么神 奇, 但薛菲菲说, 艾灸这个穴位, 可以治 疗由虚劳引起的大部分病症, 比如肺气 虚弱导致的咳嗽、 气喘、 盗汗等. 膏肓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 各四指宽处, 可将艾条点燃后置于穴位 上方, 用悬起灸的方法灸
15 分钟左右, 虚劳严重者可以每天灸一次或隔天灸 一次. 漫谈艾灸 疲惫出虚汗 艾灸膏肓穴 记者 柴婧 通讯员 王小燕 小婧: 那确实麻烦, 尤其是老年 人, 多数脾胃虚弱, 可不能随便喝蒲 公英水. 李学锋: 对啊, 最近我经常跟患 者说, 偶尔吃几口蒲公英没啥, 可不 敢天天用它泡水喝! 小婧: 我们也经常提醒读者 呢!这该怎么办呢? 李学锋: 因为那
5 名患者基本 都是肝胆火旺引起的耳朵里疼, 所 以需要清泻肝胆.我给他们开的药 方大差不差, 主要成分是黄芩、 牡丹 皮、 钩藤和夏枯草, 还配伍了其他药 材.有个老太太喝了三服药, 耳朵 就不疼了. 小婧: 这么快?比吃止疼药还 管用. 李学锋: 很多人觉得中药起效 慢, 其实, 只要对证, 吃一服药就能收 到效果, 不对证啊, 吃一车药也白搭. 小婧: 那是不是还要提醒大家 多喝水呢?毕竟天这么干. 李学锋: 喝白开水当然是好的, 不过还要注意调节情绪, 一般脾气 不好的人更容易肝火旺.在天气不 错的时候出门转转, 多好啊! 小婧: 从耳朵里疼到偏头疼, 老胡 还真是挺受罪的. 李学锋: 看来他的症状确实比较 严重.一般人耳朵里疼不会持续太长 时间, 疼一下就过去了.有的人会买 点止疼药吃, 有的人就硬扛. 小婧: 老胡不仅没硬扛, 还做了 CT检查呢!虽说最终也没查出病因, 但不得不说他真是个细心的人! 李学锋: 这样做是对的. 小婧: 会不会有人觉得他太矫情? 李学锋: 身体出现持续性疼痛, 先 到医院接受检查, 排除器质性病变, 这 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不仅老胡不矫 情, 他家人的行为也值得点赞, 如果大 家都能这样做, 很多大病可能在早期 就被发现了. 说病因: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多半与肝胆火旺有关
2 小婧: 没有查出器质性病变, 对 老胡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 李学锋: 说来也巧, 最近我接诊 了5名同类患者, 他们都是耳朵里疼. 小婧: 他们都上火了? 李学锋: 老胡的情况我得看了 之后才能判断, 那5名患者基本都 存在肝胆火旺的问题. 小婧: 那不还是上火了? 李学锋: 上火这个范畴太大, 如 果有人看到这儿, 以为耳朵里疼就 得喝蒲公英水就麻烦了. 说治疗: 需要清泻肝胆等对证治疗
3 扫二维码, 关注鹤春堂, 拥 有好皮肤 受访专家 尤娅利 市第三人民医院 (原铁路医 院) 营养科主任 汤粥煮好后放一段时间, 上面会漂 一层黏黏的 "皮" .有人觉得这层 "皮" 营 养丰富, 有人则觉得这层 "皮" 含大量油 脂, 应当撇掉.那么, 这层 "皮" 到底是什 么呢? 尤娅利介绍, 米粥熬好后, 上面的那 层 "皮" 就是人们常说的米油, 其主要成 分是糊精, 即米所含的淀粉分解成葡萄 糖的中间产物, 还有一部分不饱和脂肪 酸和少量单糖. 米粥熬的时间越长, 糊化越充分, 米 油就越多, 越容易被人体消化、 吸收.婴 幼儿、 老年人及需要进流食的患者, 可以 常喝米油滋润胃肠道, 减轻消化道负担. 牛奶和豆浆加热之后, 表面产生的 那层薄薄的 "皮" , 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 白质, 且脂肪多是不饱和脂肪酸, 比较健 康.牛奶 "皮" 中还含有维生素 A、 维生 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 普通人群可以放 心食用, 但肥胖者和 "三高" 人群最好不 要吃, 以免摄入脂肪过多, 影响心脑血管 健康. 至于排骨汤、 鸡汤、 鱼汤等的汤"皮" , 主要成分是油脂.普通人偶尔喝 一两次没关系, 建议 "三高" 人群、 肥胖 者、 消化功能不强的人, 喝汤前最好把上 面的 "皮" 撇掉. 汤粥上的 "皮" 有营养 但并非人人适宜 医生: "三高" 人群和肥胖者慎吃 记者 仝景菁 通讯员 王小燕 如果您正在遭受其他疾病的困扰, 如果 您想寻求中医的帮助, 赶紧拨 打电话18637990450 ,小婧带您找专家, 免挂 号费哦! 绘图 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