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 2019-08-12 |
花卉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发展花 卉产业对于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 人均收入翻番,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都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2010 年全 国花卉种植面积 91.76 万公顷,销售额近 862.00 亿元,分别是
2000 年的 6.2 倍和 5.4 倍.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
2011 年,国家林业局将花卉产业作为林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列入 《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科学编制《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 (以下简称《规划》 ) ,对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进 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 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 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 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2]1 号) 》和《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林规发[2011]194 号) 》 ,制定本 《规划》 . 《规划》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现代林业建设的新 形势,在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我国花卉产业发展 的现状、问题、需求和潜力;
遵循花卉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我国花 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确定了全国花卉产业 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建设重点,提出了实施《规划》的主要政策和 保障措施. 《规划》作为指导全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各地 开展花卉工作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一章 发展现状.1
第一节 主要成就
1
第二节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
第二章 需求分析.7
第一节 发展形势
7
第二节 发展潜力
10
第三章 发展思路.12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2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2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3
第四节 产业布局
15
第四章 发展战略.24
第一节 花卉品种创新体系
24
第二节 花卉技术研发推广体系
26
第三节 花卉生产经营体系
27
第四节 花卉市场和流通体系
29
第五节 花卉社会化服务体系
30
第六节 花文化体系
32
第五章 建设重点.36
第六章 保障措施.39 附表(图)44 表1-1:2010 年全国花卉产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44 表1-2:2010 年全国花卉产销情况统计表
45 表1-3:2010 年全国花卉生产经营实体情况表
46 表1-4:2010 年全国花卉保护地栽培情况表
47 表2:2015 年全国花卉产销目标规划表
48 表3:全国花卉生产布局规划表
50 表4: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建设规划表
55 表5:国家重点花卉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规划表.56 表6:国家级花卉市场和国家级花卉物流中心建设规划表.......
57 图1:中国花卉产业布局示意图
58 名词解释.59
1
第一章 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卉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巩固提高和调整转 型的发展阶段.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在由传统单一的花 卉种植业向花卉加工业和花卉服务业延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花 卉产业链.
第一节 主要成就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花卉产业规模稳步发展,生产格局基本形 成,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市场建设初具规模,花文化日趋繁荣,对外 合作不断扩大,对于绿化美化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 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产业规模稳步发展 据统计,
2010 年, 全国花卉种植面积 91.76 万公顷, 销售额 862.00 亿元,分别是
2000 年的 6.2 倍和 5.4 倍.江苏、河南花卉种植面积超 过10 万公顷,分别达到 11.57 万公顷和 10.61 万公顷;
广东、江苏的 花卉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分别为 110.80 亿元和 104.86 亿元,实现了 历史性跨越.
二、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形成了以云南、辽宁、广东等省为主的鲜切花产区,以广东、福建、云南等省为主的盆栽植物产区,以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四2川、湖南、安徽等省为主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为主的盆景产区,以上海、云南、广东等省(市)为主 的花卉种苗产区,以辽宁、云南、福建等省为主的花卉种球产区,以 内蒙古、甘肃、山西等省(区)为主的花卉种子产区,以湖南、四川、 河南、河北、山东、重庆、广西、安徽等省(区、市)为主的食用药 用花卉产区,以黑龙江、云南、新疆等省(区)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用 途花卉产区,以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为主的设施花卉产区. 同时,洛阳、菏泽的牡丹,大理、楚雄、金华的茶花,长春的君子兰, 漳州的水仙,鄢陵、北碚的蜡梅等特色花卉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科技创新得到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省级以上花卉科研机构
100 多个,设置 观赏园艺和园林专业的高等院校
100 多所,花卉专业技术人员达到
16 万人.成立了?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建立了?国家花卉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花卉新品种选育及商品化栽 培关键技术研究示范? 、 ?名优花卉矮化分子、生理、细胞学调控机制 与微型化生产技术?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得国家植物 新品种权保护的观赏植物新品种有
259 个,其中由我国自主培育的有 '
中国红'
月季、 '
风华绝代'
菊花等.
四、市场建设初具规模 据统计,2010 年全国有花卉市场
2865 个.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 易中心、广东陈村花卉世界、江苏武进夏溪花木市场等已经成为全国 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花卉市场.全国现有花店近
8 万家,网络花店
2000 3 多家, 还有一大批具有我国特色的批零兼营花店分布在各大批发市场. 随着产业发展,花卉营销手段不断出新:北京世纪奥桥园艺中心、浙 江虹越园艺等为代表的时尚花卉超市和花园中心不断涌现,以长沙都 市花乡、成都春天花坊等为代表的连锁花店开始形成,网络花店、鲜 花速递和花卉租摆等新型零售业态不断出现.
五、花文化日趋繁荣 以举办大型花事活动为载体,不断挖掘花文化内涵,将花卉主题 展览展示与花卉产业园区建设、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使赏花为主题 的旅游市场逐年扩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进入新世纪以来, 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和全国性花事活动,主要有:沈阳、西安世界园 艺博览会,北京和上海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广州亚洲杯插花花 艺大赛,重庆亚太兰花大会,广东顺德、四川成都、北京顺义和山东 潍坊中国花卉博览会,沈阳和西安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重点城市和 重点花卉产区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花卉主题活动.
六、对外合作不断扩大
2010 年,全国花卉出口 4.63 亿美元,是2000 年的
18 倍.云南、 广东、福建已成为主要出口花卉生产基地,产品销往日本、荷兰、韩国、美国、新加坡及泰国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正在开拓澳洲、 东欧、东盟、中东和中亚等花卉出口的新兴市场. 中国花卉协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先后成为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AIPH) 、世界月季协会联盟(WFRS)、国际茶花协会(ICS)、亚洲花店 协会(AFA)会员单位,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通过中国花卉协会的中介作
4 用,吸引了一大批境外花卉企业落户国内,促成了一批国内花卉企业 到国外投资兴业.
5
第二节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不强 我国主要商品花卉品种、栽培技术和资材等基本依赖进口,花卉 种质资源保护不力,开发利用不足,科研、教学与生产脱节现象仍然 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花卉新品种和新技术较少.
二、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不高 我国花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相对落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 化程度较低;
花卉产品质量不高,单位面积产值较低;
产品出口量较 小,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花卉市场布局不合理、 管理不规范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突出;
花卉物流装备技术落后,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花卉物流企业发展 滞后,税费负担过重.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行业管理缺位.花卉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国家和地 方政府部门大多没有专门的花卉行业管理机构;
花卉行业组织不健全, 无专职人员、无经费保障、无办公场所现象突出,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凝聚力与影响力不够. 二是扶持政策缺乏.对花卉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技术研 发等公益性事业扶持不够;
对市场建设、物流配送、社会化服务等产 业基础性建设缺乏支持;
对花卉品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创建、
6 龙头企业发展等缺乏鼓励性政策;
行业投融资和保险体系缺失. 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花卉统计渠道不畅,统计系统不健 全,统计数据不准确,发布不及时;
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检测机构缺 乏;
花卉标准体系不完善、宣传贯彻执行不到位;
花卉认证工作尚未 起步;
全国性花卉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缺乏,生产供应与市场需求信息 不对称.
7
第二章 需求分析
第一节 发展形势 从国际上看,花卉生产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一是花卉产业 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和 国际花卉贸易联盟(Union Fleurs)发布的《2011 年国际花卉植物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