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 2019-10-10 |
50 期 利润共享制:一个国企改革的可行方案 周放生 人大国发院简介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国发院)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的独立的校级核心智库.
国发院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 域的优势学科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新型研究平台、成果转化 平台和公共交流平台为载体,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对中国面临的 各类重大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作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人大国发院坚 守 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 的目标,着眼于 思想创新和全球未来,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 新型智库,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进步. 国发院通过学术委员会和院务会分别对重大学术和行政事务做 出决策.目前由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担任院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8楼 网站:http://NADS.ruc.edu.cn 作者简介 周放生,1949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湖南大学.1968年2 月起就职于陕西汽车制造厂,1986年进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工 作,1990年起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1998年任国家经贸委国 有企业脱困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资 产管理研究室主任,2003年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 改革局任职,之后担任副局长,现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 会长. 欢迎媒体摘发、转载或采访. 媒体热线:程建平;
办公
电话:010-62625159
15601321015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 主编:聂辉华 编辑部主任:邹静娴 本期责编:邹静娴 程建平 摘要2018 年11 月22 日,中国企业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先生在 人大国发院发表演讲 我亲历的企业改革及理论思考 .周放生先 生结合其亲历的中国
40 年改革实践, 总结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重要 经验就是简政放权.他先后以农民、企业、家庭为例,来说明改革 最重要的就是放权. 并指出,
40 年改革最重要的原动力就是: 阳光、 空间和自由,在他看来,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企业命运共同体, 利润共享制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有益探究,可以调动企业科技人 员创新的积极性.而国有企业实行这种机制的障碍在于 工资总额 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有待改革.同时也要认识到 利润共享制 与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存在区别.
1
一、改革开放
40 年中的企业改革实录 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 企业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要了解
40 年改革开放一定要了解
40 年的企业改革, 它包括国企改革、 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改革,这里重点研究国企改革.总结国有企 业改革
40 年的经验,最重要的一点是 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空间 就创造,给点自由就发展 ,作为
40 年改革的亲历者,我的体会正 是如此.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下很多农民饿肚子,直到
1978 年中 央决定支持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自己做主种植,价格也 进一步放开,不到两年的时间饥荒的问题就得到解决,这都是将种地 自由还给农民的结果,自此农村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企业层面上, 首先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民营经济开始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无论多大的企业都是一个车间, 生产什么?怎么生产? 原材料来自哪里?产品卖给谁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由政府决定的, 企业 完全没有任何自主权,改革以后开始放权让利,目前国有企业都成为 了独立的市场主体.计划经济时期不许搞个体户,也就是不允许发展 民营经济,1978 年中央决定允许个体户发展,允许民营企业发展,目 前中国大半个江山由
3 千万个民营企业支撑,这就是最大的变化,政 府把权力、自由放给了老百姓,只要照章办事,不违法乱纪,就可以 自主选择,再加上外资企业引入.中国
40 年的改革最重要的原动力 就是把阳光、空间、自由还给了老百姓,所有的改革都从这里出发. 当前针对给不给阳光、 给多少阳光的问题始终存在两种改革论的争论,
2 而继续还权于民,还利于民,以调动老百姓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的积 极性是最重要的改革. 其次进行了企业的承包制改革.最突出典型就是北京的首钢,承 包制改革当时叫做包子引进城,把农村改革的逻辑和思路引进城市, 实际上承包制改革是一种机制改革,也是收益改革,当时有三句话: 交够国家的, 留够企业的, 剩下是自己的 , 企业要跟政府签协议, 协定 交多少,留多少,职工分多少 .企业承包制改革是这几十年 国企改革最重大的突破,简政放权、放权让利,通过承包制改革整个 国有企业改革的口子拉开了.可以说承包制时期企业的积极性最高, 但当时也存在很多争议,1995 年承包制暂停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从制度上比承包制规范, 但是企业的活力可能不如当年 的承包制.现在承包制的历史已经过去二十多年,怎么评价承包制? 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因为改革要不断的借鉴和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接下来到了国企三年脱困的时期.三年脱困时期有一项政策 下 岗分流 ,这是为了应对企业亏损、职工太多提出的政策,可以说这 是大量的职工在为改革买单,当时下岗的人数惊人.事实上,这项工 作开展之前负责这部分的国家机关也在思考有没有比 下岗分流 更 好的方法?不让职工下岗,能不能改革?为此,他们放开了各地方去 探索,并进行调研.当时浙江江苏就提出了 改制分流 的做法,这 个比 下岗分流 更加合理.辽宁的一家企业就采用了这种方式,这 个企业当时有三万多职工开不出来工资,但是国家又有军工任务,当 时的总经理面临开工资开不出来,任务又要完成的困境,手里还握着
3 上面要求的下岗指标,只能先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但这不是办法,最 后他借鉴了一些地方的做法 改制分流 ,他在整厂
17 个子公司、 分公司做改制分流、员工持股,把补偿金转成股份,变成员工持股企 业,为了生存,职工们过去吃大锅饭懒洋洋的状态完全发生了变化, 他们开发各种产品到市场卖, 后来这些职工都没有下岗, 过得也不错. 当时这位总经理为了这件事请示过领导,但当时国家没有政策,这么 做他承担着非常大的风险,但是因为一些地方也在尝试这样,他冒着 被抓的风险也开始尝试. 直到
1962 年国家出台主辅业分离
189 号文, 这种做法才开始合法化,允许国有资产来支持国企发展.就是这批人 为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是当年的改革. 再以国企混改的一个例子来看当时的改革. 长沙市政府准备让当 地一家国有企业做混改试点,让其去增量投资,民营企业可以持股, 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这个国企的总经理找到民营企业,希望他们能够 投资,但这些民企都认为你不投,我们就不投,或者只投
50 万,就 是给个面子,并放了一句话, 你投多少我们投多少 .这个总经理 只能通过各种方法筹到钱去投资,以带动这些民营资本进入,因为投 资了就说明对这个企业发展有信心,当时就是这种情况,混改这些人 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 这就是
20 年间最早的混改, 当时国有持股 30%, 员工持股 40%,民营资本持股 30%,现在国有持股是 20%,民营和员 工持股增加. 过去是事有人做, 责无人负, 通过改革要做到事有人做, 责有人负,尤其是亏损、损失要有人承担后果.现在国有企业体制没 有人承担后果,是国家承担,老百姓承担,这个体制不能这样下去,
4 一定要通过混改解决这个问题.
二、 利润共享制 成为国企改革的有益探究 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企业命运共同体,包括股东利益、企业利 益、员工利益、客户利益、债权人利益、供应商利益等,最重要的是 员工利益――没有员工的利益,没有员工积极性调度,所有的都是空 的.改革初期的逻辑是发展决定分配,因为那时的饼不够大,要先把 饼做大,今天逻辑变了,就是分配决定发展,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从 激励制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