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 2019-08-12 |
1 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发展背景.2
第一节 发展基础.2
第二节 重大机遇.3
第三节 面临挑战.4
第二章 总体要求.4
第一节 指导思想.4
第二节 战略定位.5
第三节 发展目标.6
第三章 总体布局.7
第一节 优化空间结构.7
第二节 推动重点地区发展.10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11
第一节 提升城市功能.11
第二节 推进农村发展.15
第三节 加快城乡一体化.17
第五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8
第一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18
2
第二节 做强工业主导产业.20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5
第六章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8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8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0
第三节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31
第四节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33
第七章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33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34
第二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35
第三节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36
第四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37
第八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40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40
第二节 加快建设污染防治体系.43
第三节 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44
第九章 深化改革开放.46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46
第二节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48
第三节 加强区域合作.49
第十章 保障措施.50
3 1 前言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 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 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 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 位.为进一步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要求,制定本 规划. 本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 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渝北、巴南、长寿、江津、 合川、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石柱
31 个区县, 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 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
15 个市,区域面 积20.6 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
2011 至2015 年, 展望到
2020 年. 本规划是成渝经济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行动 纲领和编制相关规划的依据.
2
第一章 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成渝经济区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成为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 一,具有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 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自然禀赋优良.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土地肥沃, 水热资源匹配良好,适宜人类居住.天然气、水能、铝土、煤炭、 磷、盐卤等资源富集,且开发潜力巨大.拥有
4000 多种野生植 物,50 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6 处世界遗产和世界 地质公园. 产业基础较好.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蚕桑、道地药材、经济林竹等 特色农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门类齐全, 配套能力强, 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化 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航空航天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第三
3 产业发展较快,市场辐射力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商贸、 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城镇分布密集.拥有
2 个特大城市、6 个大城市、众多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
4046 万,城镇化率 43.8%,城市密度 达到每万平方公里 1.76 个,是西部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已经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 交通体系完整.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内河、民航、管道 运输相互衔接、 安全可靠、 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目前, 铁路、 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达
3936 和3353 公里, 民用机场
9 个, 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
13000 万吨. 人力资源丰富.人口总量大、密度高,常住人口
9267 万人, 劳动力资源总数达
6900 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超过
210 万人.拥 有各类高等院校
135 所,职业技术学校
789 所,在校学生
280 万 人以上.科研机构众多,科技活动人员约
30 万人.
第二节 重大机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 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不断 深化,南亚、东南亚与我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部地区产业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 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提供了有利
4 条件;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 措施,为成渝经济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国家在重庆、成都设 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允许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 革先行先试,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汶川地震灾后 恢复重建深入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全面启动,全国 各地加大对口支援力度, 为成渝经济区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 用.
第三节 面临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发展难度加 大.区域内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
技术创新 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 设施相对薄弱,支撑能力亟待加强;
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程度不 高,生态环境约束日益明显;
内陆型经济特征明显,拓展对外开 放难度较大;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任务繁 重;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区域内公共服务差距较大.这些都给成 渝经济区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 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统筹城乡 改革,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发展 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实现居 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 动, 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 的作用.
第二节 战略定位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坚持城镇化发展战略, 强化基础 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增强要素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 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 积极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市场竞 争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形成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 国前列的先进制造和高技术产业集群, 建设功能完善、 体系健全、
6 辐射西部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 改善内陆开放环境, 构建内陆开放 平台,畅通南向、东向、西北向对外大通道,加强与周边国家和 地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合作新路 子. 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深入推进重庆、 成都全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以城 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 范.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统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 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大生态网络建设力度,加强重点流域 和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水平, 推动绿色发展, 构建生态屏障, 保障长江上游生态安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 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 中心.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建成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 支撑体系;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7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基本公 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单位地区生产总 值能耗显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 率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 7%,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达到
39000 元, 城镇化率达到 5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 目前的 3.3∶1 缩小到 2.8∶1. 到20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我国综合 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 ........